知乐空间

信仰观后感(信仰纪录片观后感)

对文献综述的信念(信念综述)

“信息资源在线”述评

□甘孜州人民检察院李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不助人”、“免于毁灭”等现象时有发生,但仍有许多值得我们赞美和尊重的感人事例向我们传递着正能量。这种正能量从何而来?它们来自信仰。

什么是信仰?信仰有什么意义?你为什么需要信仰?首先,信仰的含义是指对某种思想、教义、宗教或某个人或某事物的极度信任和尊重,并将其视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信仰是一种精神追求,我们将其视为生活的准则。那么作为当代青年和共产党员,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信仰呢?今天带着这样的疑问看了历史纪录片《信仰》。这部纪录片通过三集的内容,即只要真理是真,志在新的一天,时代的先锋,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祖国经历的巨变到现在的时代,共产党人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为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信仰付出的艰苦努力和惨痛代价,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党员和感人事迹。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长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自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我们经历了94个春秋。祖国的土地被摧残得满目疮痍,土地上的高楼大厦和人民安居乐业,都预示着东方巨龙正在腾飞。那么是什么推动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出阴霾呢?答案当然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作为共产党人,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以信念为天,以人为本,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第二,共产党人的信仰被用作精神动力和正能量。

激励中华民族奋进,开拓未来。在纪录片《信仰》中,我们总能看到共产党人奉献青春和生命。毕竟它来自于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信仰是“一团火”和“一滴水”。信念为“寒冬”时代的革命先烈送去温暖,信念为“干渴”时代的革命先烈送去清泉。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袭击了中国。大地颤抖,山川变迁。你会去哪里?中国正遭受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此时此刻,我国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起了义务缴纳抗震救灾“党费专项”活动。5个多月来,全国共产党员自愿缴纳“党费专项”97.3亿元。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信念,并展示了这一信念。正是信念让我们的共产党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与人民同甘共苦。他们的行动都反映了党和人民的感情。最后,在生活富裕、物质资源丰富的今天,有人认为我们不再需要信仰,因为我们已经经受住了风暴,是时候享受革命成果了。我想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共产主义信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国的脊梁,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准则。作为新时代的年轻检察干警,我们要始终坚守共产主义信仰,忠于工作、忠于生活,无私奉献,认真履职,让共产主义信仰一点一滴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一万年太长,只争朝夕。”共产主义信念将是我的动力,陪伴我走上为人民服务的道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