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鼓教程(握棒和基本演奏方法)
一、握法
影响手与鼓棒之间惯性的两个最重要的概念是中鼓棒的控制和鼓棒的挥舞。控制方面:握棒方式主要有三种。
1.直腕型:握棒的方式与左右两手相同,拇指、食指、中指捏在鼓棒的三分之一处,无名指、小指自然贴近背部,以免影响棒的运动,双手掌心相对,注意双手的对称和平衡,鼓棒的敲击点要相对集中。提米鼓、梯形木琴等基本都是用这种腕法演奏的。
2.标准式:右手为直腕式,左手虎口夹在鼓棒末端约三分之一处,置于无名指与小指的关节处,食指、中指自然弯曲,整个手型为半握拳。手掌向内。用老虎嘴的拇指握住棍子,用无名指和小指握住棍子。两个鼓大约成90度。用左手旋转力量打击。这种手腕技术主要用于演奏小鼓和爵士鼓。
3.抱腕式:持棒式与直腕式大致相同,但双手要向内翻,使手掌朝下,两鼓棒集中在敲击点,两棒呈90度左右的角度。在室内演奏的玛巴琴、钢琴、爵士鼓、小军鼓,都使用这种手腕手法。
注意:无论如何控制鼓棒,都必须灵活运用手臂、手腕和手指,尤其是手腕和手指,使双手与鼓棒融为一体,自然轻松地移动鼓棒。
二、架子鼓的基本演奏方法
(1)鼓槌打击法:鼓槌又称小鼓,是西方无调性打击乐器中最重要的乐器,也是鼓类之一。铃鼓的演奏姿势也是架子鼓的演奏姿势。打鼓时,由于脚需要同时踩鼓和发簪,所以以坐姿演奏。打球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胸、肩、臂等上肢自然放松。演奏时,手臂自然向上弯曲,放在鼓面上,双手握住木槌,右手拇指第二关节和食指第二、三关节握住鼓面手柄,拇指和食指第三关节自然靠拢,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手掌弯曲,与木槌手柄保持一定间隙,控制鼓面。左手掌心向内,鼓槌柄夹在拇指食指虎口处,鼓槌底部由无名指第三关节支撑。其他手指自然弯曲成手掌方向的握球。掌握正确的木槌姿势,还要有正确的敲击方法。训练中一定要记住打击乐这个词,也就是弹。鼓槌击中鼓面后,需要立即恢复击鼓准备动作。击鼓动作要瞬间完成,要有弹性,要有充分的共鸣。演奏时要轻快、集中、坚决、有力,声音效果要饱满。初学者在练习打击乐时也要注意打击乐的位置,应该在鼓中心3到5厘米的位置。此外,还有侧攻、侧攻、交替攻、碾压等。练习时可以先单手练习,再双手练习,或者双手交替练习。
(2)低音鼓蹬踏法:用右脚蹬踏低音鼓。正常情况下,脚后跟踩在踏板后端,以踝关节为轴,前脚掌踏板用来带动鼓槌撞击鼓面。踏步时,大腿、小腿、脚的肌肉要相应放松,锤头敲击鼓面后要立即回位,形成一个圆形的踏步动作。玩得特别用力的时候,可以把脚悬空后用脚趾踩住踏板,这样右腿的整个重量都落在一个点上,这样加强了踏力,获得了预期的效果。
(3)踩发卡:用左脚踏板踩发卡。其引人注目的要领是在踏板后端踩脚后跟,以踝关节为轴,前脚掌踩踏板。前脚掌被击打时,不需要立即返回,而是控制延迟,产生封闭的声音效果,这也与右脚鼓不同。
(4)鼓击法:鼓击与鼓击相同。换鼓打击时,需要用手腕带动小臂和大臂自然移动到鼓的其他部位,形成自然协调的运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