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边际效用的生活例子(双重边际效应)

双重边际效应(边际效用的生活实例)

现在,有很多购物节。你的成功是什么?作为供应链专业人士,我理论上非常反对这种人为的供应链扰动,但在2012-14年,我完全投入到行动中,从一年最多用三次电烤盘,到一整年买洗衣液。我忘了ICC比例,废品率,模式变更风险,供应链中的备件成本...更不用说在Modu平均每平方房子7万人民币的仓储费用了。这两年,从“离婚”的做法开始,就被控制只买一些消耗品、花年卡、小时工等服务。

在购物节的商业游戏中,大玩家是平台、制造商和零售商。作为最终消费者,不管他们是否受益,我们都是看各种商业案例的吃瓜者。作为一个有品位的吃瓜者,我们来了解一下供应链中的双边际效应。

双重边缘化:在早期对产业组织行为的研究中,美国经济学家宾勒发现,当市场上产业链中存在单一上游卖方(如制造商)和单一下游买方(如分销商)时,上下游企业为了各自利益最大化,会使整个产业链经历两次涨价(边缘化)。双边际效应是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自主决策过程中,为实现各自利润最大化而决定的产品价格高于其边际生产成本的现象。

你有没有想过你认识每一个汉字,却可以像看不懂一样一起读?

别担心,让我们整理一下里面的概念。边际效用:又称边际贡献,是指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品,其产生的效用就趋于迅速降低。是指在其他投入固定的情况下,某一投入不断增加,但新增加的产出或收入会逐渐减少。也就是说,当增加的输入超过一定水平时,每个新单位输入的输出就会减少。在财务分析中,这种效应可以用一个清晰的数学公式来表示。

为了便于理解,让我举一个流行的“栗子”:

2017年底,美国推出了性机器人。第一次有人接触到这么完美的身材比例和丝滑的肌肤触感,感情体验非常强烈。然而,他第二次接触时,它会更轻,第三次接触时,它会更轻...有了这样的发展,他接触这个漂亮的机器人的次数越多,他的情感体验就越冷漠,一步步变得无趣。那么他肯定会在“以旧换新”的推动下改变风格。。。

这种效应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中同样有效,在经济学中被称为“边际收益率递减”,在社会学中被称为“剥夺与满足命题”。我们不要再扩展了。我们再来看供应链双边际效应中的另一个术语“边际成本”。

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是指单位新生产的产品(或购买的产品)所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会先降低后增加。边际成本用于判断增加或减少产出是否具有经济成本效益。这是管理会计和商业决策中的常用术语。

为了便于理解,让我举一个流行的“栗子”:

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正在开发的终端快递机器人服务于一栋办公楼。每天有100件快递,节日期间快递数量增加到每天130件,达到机器人搬运的最大数量。电子商务在节日期间赚了更多的钱,但仍然使用机器人,固定成本保持不变,每封快递邮件的投递成本降低。购物节期间每天有190件快递发货,电商还要再送一个机器人。虽然快递的数量是快递的两倍,但电子商务公司每次快递的成本更高。

结合这两个栗子来理解供应链的双重边际效应是

省省吧,不用麻烦了,反正AI机器人要取代你了。

开个玩笑,就是为了不被机器人取代,才着急吃“栗子”。

供应链的双边际效应意味着制造商和分销商都具有一定的市场力,如果缺乏协调的定价决策,最终价格将高于制造商和分销商总利润水平最大化的水平。

换句话说,消费者花了更多的钱,制造商和经销商都赚不到更多的钱。不仅没有双赢,反而是三输。。。

双边际效应的内因是分散决策机制。分散决策机制在企业管理中有很多好处和优势。但在供应链协调中,在分散决策机制下,在生产企业成本加利润的价值链下,供应链中的风险转移,单边风险集中在零售商身上。

为什么风险会转移?在传统的供应链模式中,制造企业以成本加利润的定价将产品销售给分销渠道,最后销售给零售商:

企业的产成品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只要合同合法,就受到法律保护。

当零售商获得大量产品时,他们必须支付仓储费、管理费和“应付账款”。产品卖不出去,就都落在自己手里了。如果零售商拖欠货款,将会有很大的法律风险。

如果分销和零售是如此棘手的生意,为什么那么多商人热衷于买卖?而不是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制造商?

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会计期间有哪些现象?

期差现象中能看出什么样的现金魔力?

零售商如何规避风险?理论依据是什么?

如何解决供应链协调中的双边际效应?

如果分销和零售是如此棘手的生意,为什么那么多商人热衷于买卖?而不是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制造商?

拿“栗子”来说:零售商和制造商库存周转期的差异。

联华上海公司一个月销售的商品除以其平均库存,计算出库存周转率。假设平均库存100万元,每个月可以卖出400万元,也就是说100万元一个月可以周转四次,也就是周转一次需要7.5天。

可口可乐中国从美国总公司进口浓缩液。当浓缩液在纽约港吊装到船上后,开始纳入进口中国公司的存货周转期。在海上航行28天后,船舶将进入海上保税仓库,然后制造商将清关并提取货物,运输到工厂进行稀释和装瓶,并按照联华超市规定的时间发送到其分公司。它的库存周转期大约需要40天。

库存是一笔不能用的钱,不同的库存周转期是一堆钱不能用的时间。

那么制造企业和零售企业的会计期间有什么区别呢?

应收账款方面,联华超市要求所有购买商品的顾客在柜台付款。即使客户不付现金,而是刷信用卡,他们基本上也是当天到达。无论你是开着玛莎拉蒂在高富帅,还是流浪街头的小天使,现代城市没有一家店铺能让孔乙己给一盘花生米赊账。因此,零售应收账款的周转期为0天。

可口可乐是世界级品牌,联华是华东品牌。可口可乐公司要想通过华东联华超市销售,必须同意每月收款60天。月结指月1日交割,月底结算,期限31天;月末交割,月末结算,期限为0天。每月发货结账期有31天和0天,平均15天。15天加两个月结算后,信息网络将变成75天。因此,可口可乐公司的付款期限为75天。

可口可乐公司的应付账款是支付给母公司和其他企业的浓溶液。可口可乐公司对国内配件厂商的付款期限约为75天,对母公司的付款期限约为30天,因此平均付款期限约为45天。

你在账户差异中看到了什么样的现金魔力?

联华超市资金积压期为-68天,可口可乐公司为70天。这意味着制造业肩负着零售业负资本积压的日子。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制造业是在给零售业提供资金进行支付。

在供应链的双边际效应下,单边风险确实集中在零售商身上,但没有人会做某些刁钻且无益的生意。如果零售业产生的充裕现金流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赚钱的方法就是多赚钱。

当零售和互联网结合成为互联网+,在钱生钱会有更多的机会。

再举一个“栗子”:你买过美国樱桃吗?

有一天,你在微信上看到了一个朋友转发的开通链接。还没上市的美国樱桃,正常零售价39元一斤。现在只要19元卖一斤两斤,40天后才会发货。这样的半价优惠等一会儿也是值得的,于是你就在自己方便的时候下单,转发到朋友圈,炫耀正确的吃货姿势。

不算国内其他大城市,就拿这一行负责上海的人来说吧。魔都3000万人1%预定,人均100元消费3000万。30%会提前支付给美国农场,最后的货款和运输费会在船到达香港后支付,所以一个月2000万现金在手。。。。赚钱的方式是百度,你不会错过闪闪发光的供应链金融概念。

不同的现金周转率,或者说资金效率,会导致相同生产经营下企业完全不同的成本和利润差异。库存是一堆搬不动的钱。不同的存货周转期是一堆钱搬不动的时间,钱是有时间成本的。

供应链的双边际效应体现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上。上下游企业为了各自利益最大化,使得整个产业链经历了两次边缘化的过程,这其中就包含了金钱的时间成本。

当供应链协调性较差时,上下游企业缺乏协调时会出现定价决策,导致最终商品价格高于制造商和分销商总利润水平最大化的水平。

那么如何解决供应链协调中的双边际效应呢?

当供应链协调性较差时,上下游企业缺乏协调时会出现定价决策,导致最终商品价格高于制造商和分销商总利润水平最大化的水平。

比如15年前的2002年,在VMI、Consensus等库存寄售方式还未推广的情况下,国美、苏宁不断向上游厂商挤水,通过抛出大订单推低采购价格,实现规模和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然而,整个供应链实际上是一个。当一些小家电零售商的生存受到威胁时,他们不得不求助于上游,以各种方式抗议自己的行为,最终导致渠道冲突。2002年1月苏宁进入杭州手机市场时,杭州当地经销商组成“手机联盟”起诉苏宁,纠纷中的部分机型耽误了上市时间。下游渠道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会蔓延到上游渠道,引起整个供应链的连锁反应。厂商也极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产品因为渠道冲突而耽误商机,尤其是产品生命周期短的电子产品。这些冲突的背后,是利益“双重边缘化”的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供应链协调中的双边际效应呢?

目前实践中主要有两种方式:回购合同和风险分担;融资,收益分成。

1.回购合同,风险分担

回购合同,即供应商以低于批发价的价格回购零售商未售出的产品,因此本合同的转让利润是在上述批发价合同支付的利润基础上扣除未售出产品的回购价值。

如果运用得当,非对称需求信息下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可以通过数量折扣契约和回购契约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批发价格合同与回购合同相结合,可以鼓励零售商增加订单,降低缺货风险,增加销售利润,利用回购合同分担风险。这种方法常用于季节性商品。

但是,如果回购合同的游戏规则制定不当,经销商得到空,也会造成严重的危机。

不知道你有没有喝过太子奶,一种暴露你年龄的饮料。如今已经很少见到了。曾经是中国儿童饮料第一品牌,也是央视8888万元的广告冠军。

太子奶老板制定了“零风险管理”的经销商政策,一度覆盖全国7000多家经销商。在回购合同底部和大额批发的刺激下,有一个经销商一次支付2000万元购买商品,主要出于供应链协调的本质目的而失去了回购合同。

虽然饮料不是季节性商品或新鲜产品,但它们也有保质期。随着经销商回报的增加,造成越来越多的浪费和资金链紧张。2007年初,太子奶的老板向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投资银行募集资金,并签署了一份赌博协议。如果太子奶未来三年业绩增长超过50%,投资方将减少股权;如果业绩增长低于50%,太子奶老板将失去61.6%的股权。

新获得的资金全部用于扩大生产,还向花旗银行借款5亿元信用贷款。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太子奶虽未涉案,但销量也大幅下滑,在建的昆山生产基地成了未完工项目。之后是金融危机下花旗银行加息、赌博协议提前生效、强制托管等商业战争大戏。2010年,太子奶的老板被监禁,2012年无罪释放,但他的商业帝国早已崩溃。

虽然太子奶灭亡的主要原因是资本运作失败,但太子奶给经销商做的错误回购合同却是危机的导火索,曾经赫赫有名的商场英雄惨败。

2.融资租赁,收入分享

融资租赁,也称为设备租赁,是指实质性转移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全部或大部分风险和回报的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最终可以转让,也可以不转让。

融资可用于大型设备、游乐实施、市政工程、通用机械等领域。如今,各种流行的共享项目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扩展应用。据说,对于一辆共享单车来说,仅用户注册的押金就聚集了150亿的资金池。这远远超出了供应链协调的范围,直接变成了供应链金融。有时间在这个高大的概念里写出有趣的理论和案例。

作者|奔跑的小鼹鼠

来源|小鼹鼠谈供应链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沙龙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