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传)

米开朗基罗传(米开朗基罗)

今天的书叫《痛苦与狂喜:米开朗基罗传》,讲述了著名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故事。通过这本书,让我们了解一下米开朗基罗痛苦与狂喜并存的传奇人生。

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大杰出人物之一,与他齐名的另外两位艺术家是达芬奇和拉斐尔。目前,我们经常把这三位大师放在同一水平上,认为他们都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但他们并不这么看。他们的关系不是从不背弃朋友,其实很差。

这三个人中,达芬奇年龄最大,比米开朗基罗大24岁,米开朗基罗比拉斐尔大8岁,也就是说达芬奇是他们中最有名的。1500年,48岁的达芬奇刚刚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当时他的人气其实已经达到了顶峰,所有意大利人都知道这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然而,就在他享受着所有人的钦佩时,所有人的目光突然转向,被一尊雕像吸引住了。

最后的晚餐

这是一件大理石作品,纯白色,模仿圣母玛利亚手持刚刚死去的基督。作品中没有多余的人,只有两个人,圣母玛利亚和基督。基督躺在圣母玛利亚的怀里。她垂下眉毛,右手握住基督的背,左手向上展开。她的表达不同于其他同类作品。她的表情很平静,而不是歇斯底里的嚎哭。仔细看一会儿,你可以从雕像上感受到一种极度的悲伤和绝望。整个雕像的抛光非常精细。基督的裙子、眼睛、肌肉和骨骼,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总之,整个雕像在技术、构思和创意上都无可挑剔。

为基督哀悼

看到这部作品后,所有人都震惊了,甚至有人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更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是一个24岁的年轻人声称要拍这部作品,一开始大家都不相信。这是米开朗基罗的著名作品《为基督哀悼》。当然,达芬奇也看过这部作品。正当他暗暗称奇的时候,米开朗基罗的第二部作品又诞生了。这是一座高4米的雕像。主题是基于圣经故事人物大卫。你可能听过大卫的故事,就是一个叫大卫的小男孩,在战场上与一个魁梧的巨人歌利亚搏斗,用石头作为武器将歌利亚打昏,最后砍下他的头,赢得了胜利。

这个主题其实是老生常谈,很多人都做过类似的作品。别人做这个主题的时候,都选择大卫获胜的时刻,要么大卫踩在歌利亚的身上,要么大卫抱住歌利亚的头,总之就是一种胜利的姿态。但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不一样。他选择了战前的时刻。那一刻,大卫很紧张,向前看,充满了力量。从雕像上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战前的紧张气氛。整个雕像在技术、构思和创意上无与伦比。看到这个雕像后,大家都彻底信服了。看来这小子真的不是一般人。

当时,达芬奇听说雕像要放在佛罗伦萨的广场中央,他立刻慌了神。他很快四处游说,说服当时的统治者把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放在广场的一个小角落里,而从来不把它放在广场中央。米开朗基罗听到这个消息,就飞过去和达芬奇吵了一架,两人从此成了仇人。当然,这是两位艺术大师关系中的一个插曲,最后,雕像被放置在广场中央,被视为佛罗伦萨最值得骄傲的艺术作品之一,万人观看。

这次就此打住,下次继续。

题外话:阅读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边界,获得更多的视角,但盲从是不能接受的。...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注意果断转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