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技术(十大汽车新技术)
看到2020年即将结束,相信很多读者都打算在农历新年前买新车。不过,如果你是像我一样喜欢研究汽车技术的人,那么不妨等等,因为2021年新车中会有很多全新的汽车技术。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2021年我们将在中国看到的最新汽车技术!
2021年,全新一代奔驰c级(W206)即将完成国产换代。届时,奔驰最新的M254系列发动机也将一同亮相。其实M254系列发动机早在今年9月就已经搭载在海外中期改款的E级上了,但国内中期改款的E级并没有改变,所以这个首发机会自然会留给明年C级的换代。
M254发动机未来将完全取代目前的M264系列。这款发动机可以理解为奔驰S500L上的3.0T直六M256发动机的版本,双缸切断。与目前的M264发动机相比,最大的特点是48V轻混系统的BSG电机换成了效率更高、功率更大的ISG电机。
此外,全新M254发动机取消了传统的皮带结构,空调制系统改为电能驱动,发动机的启动依靠飞轮一端的ISG电机。这样做的好处是车辆的启停更加顺畅,空调节在熄火状态下可以保持更长的工作时间,车辆熄火滑行和动能回收效果会更好。
具体排量方面,M254依然有1.5T和2.0T排量,还会提供高低功率匹配。也就是说,新一代奔驰c级入门级车型依然会有1.5T+48V轻混系统的高概率,但新动力总成的性能和运行品质肯定会有很大提升。
丰田对三缸发动机的反应速度堪称后知后觉。在本田、通用、福特甚至宝马都在三缸阵营失败后,丰田开启了这个不信邪的品牌。这次,丰田带来了基于TNGA架构的DynamicForce系列最新产品,1.5L三缸自然吸气发动机,代号M15A。
亚洲龙M20A发动机
熟悉丰田发动机号的同学一定知道,丰田现在有M25A和M20A系列,而这款最新的M15A实际上是M20A 2.0L发动机在目前亚洲龙、凯美瑞、C-HR等车型上切掉一缸后的产物。参数方面,从目前报道的信息来看,丰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为121马力,145牛米,算是1.5L的正常水平。
不过这款发动机最大的亮点不是动力,而是油耗。首先,它是基于M20A切断气缸,它也有高达40%的热效率。此外,三缸发动机的油耗表现也值得期待。
按照丰田的计划,1.5L三缸发动机将搭载在2021年推出的新款雷凌和卡罗拉上,但不用担心,目前的1.2T和1.8L混动系统仍将保留,1.5L版本将以更低的价格降低丰田汽车的入门门槛。至于大家关心的三缸抖动、NVH和实际油耗的表现,还是等以后试驾新车再说吧。
除了三缸发动机,丰田还将在2021年将最新最强的TSS2.5智能安全系统带到中国。TSS2.5本质上是对现有TSS2.0的升级,重点加强车辆防撞预警、紧急避让和驾驶辅助系统。比如在防碰撞预警方面,TSS2.5识别危险情况更为准确,还能更好地识别“鬼探头”等事故。这对于中国相对混乱的交通环境非常有效。
此外,TSS2.5在原有TSS2.0跟随前车轨迹的基础上,支持跟随前车轨迹的路口转弯,转弯时还能进行防撞预警、主动避让等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在TSS2.0上,所谓的轨迹跟随只是跟随前方车向前直行,没有地面标线,不支持转弯的操作。
更重要的是,TSS2.5还新增了沃尔沃驾驶员辅助系统中首次提供的主动式紧急变道和风险规避功能。当车辆检测到前方危险时,除了制动外,还可以通过雷达判断车身周围的环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主动避让平行路线,进一步避免事故发生。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TSS2.5系统将会出现在2021年发布的新款凯美瑞上,然后逐渐推广到基于丰田TNGA的车型,如亚洲龙、ES、C-HR等。
2021年,大众国产ID.4系列车型将正式上市。这一次,它仍将由南北大众生产。其中上汽大众版命名为ID.4 X,一汽-大众版命名为ID.4crozz,与大众目前销售的高尔夫纯电、朗逸纯电等MQB平台的“油改电”车型相比,ID.4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已经切换到大众- MEB的真正纯电平台。
MEB平台是大众汽车专门为电动汽车设计的平台,因此在前后轴预留了空的电机空间,并为前后轴的电池组设计。此外,由于电机本身的体积远小于传统的汽油机和变速箱,MEB平台的车型一般都是长轴距短前悬架的造型,可以在有限的体积内使前后轴之间的电池组空尽可能的大,从而提高车辆的续航能力。
此外,纯电动平台的结构设计与“以电代油”有很大不同,最重要的是底盘和电池组的匹配。在传统的油改电平台中,由于电池组是后天添加的,所以需要单独对电池组进行保护,以保证电池组的安全。在开发阶段,纯电动平台将电池组与车辆底盘集成在一起,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组的安全性,还可以缓解不必要的加固带来的车辆重量增加,从而提高车辆的续航能力。
在这里,我们不妨取一组数据进行对比。电动版上汽大众途岳采用MQB平台油替代电力,电机功率只有136马力,电池组容量只有44.1千瓦时,官方NEDC续航只有315公里。尺寸相近的一汽-大众ID.4 CROZZ采用MEB纯电平台,电机功率达到204马力,电池组容量提升近一倍达到84.8千瓦时,NEDC工况下续航同样为550公里,是油改电与纯电平台最直观的差距!
2021年,国产特斯拉Model Y将正式上市,而在Model Y的生产过程中,一项全新的技术非常关键,那就是特斯拉最新的集成压铸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汽车装配生产过程中,预先冲压铸造的零件通过铆接、焊接或粘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结构。但是这种生产方式会有一些弊端。首先,由于元器件数量较多,在生产过程中对加工设备和加工时间有较高的要求。另外,不同部位的接合位置也要加强,否则会影响车身的刚性甚至安全性。
特斯拉在今年8月率先在Model Y上使用了一体铸造技术,即将熔融金属液倒入大型模具中,将原本需要70多个零件的车辆尾部结构简化为只有4个铸件。它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在重量更轻的前提下,提高了零部件的强度。
不出意外的话,国产Model Y未来也将采用整体铸造技术生产,这显然有助于车辆的产能和成本。届时,国产Model Y将成为廉价且全容量的纯电动SUV,进一步提升特斯拉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根据此前曝光的消息,东风日产预计将于2021年在中国推出日产最新的e-power混合动力系统。该系统专注于小型汽车平台,有望应用于Sylphy等家用车。因此,三大日系品牌将在混合动力家用车市场展开新一轮的竞争。
日产e-power可能大家都不熟悉。其实这个系统已经在海外上市了。与丰田的THS和本田的i-MMD相比,日产的混合动力更适合小型车。在结构上,e-power可以理解为没有直驱发动机的本田i-MMD。该系统由1.2L三缸自然吸气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和电池组组成。
其中1.2L自吸发动机只负责发电,与车辆没有直接联系。无论在任何速度下,车辆都由驱动电机驱动。这样做的好处是车辆可以获得和电动车一样的乘坐舒适性和响应速度,同时得益于汽油发电机的存在,没有电动车的续航焦虑和充电烦恼。
有些学生可能会好奇看到这个。这不是李ONE的增量程序吗?其实两者有一个本质的区别,那就是日产的e-power混动系统,汽油是唯一的能源,而电池组容量很小(只有1.5千瓦时)。李ONE是传统增程式电动车的技术路线。汽油发动机负责发电提高车辆续航能力,电池组可以单独充电作为纯电动车使用。
由于发动机只负责发电,这款1.2L三缸发动机可以采用纯米勒循环设计提高热效率,并保持发动机在热效率最高的转速下工作,以最低的油耗驱动车辆。
但是由于1.2L发动机的实际功率只有82马力,为了保证车辆行驶时不会被电机欠驱动,e-power的驱动电机功率只有116马力。好在电机扭矩已经达到了280牛米,车辆起步动力还是很不错的,但是中后期加速很一般。
因此,这种混合动力系统仅适用于小型和紧凑型汽车或小型SUV车型。纵观日产国内产品线,只有Sylphy和Hacker是符合这套产品且销量不错的车型。如果日产能在明年给Sylphy增加一个混动系统作为选择,相信一定能获得更好的销量。毕竟在Sylphy的车主中,有大量的网约车用户,他们的使用环境是在城市工作。此时,高效的混合动力系统显然更具竞争力。
说到插电式混合动力,比亚迪自然是最有影响力的品牌。毕竟DM系列的出色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明年,比亚迪全新DM-i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将正式登陆市场。与之前比亚迪推广的高性能DM-P混动不同,全新DM-i注重高效,将于明年与全新紧凑型车秦PLUS一同上市。
首先在结构上,DM-i是由比亚迪最新的晓云1.5L自然吸气发动机、E-CVT变速箱、两台电机和电池组组成的混动系统。简单来说,DM-i在结构上与本田i-MMD混动类似,也有纯电动、增程式、发动机驱动三种模式,但增加了额外的电池外充功能,可以保证车辆120公里的最大纯电里程。
这款DM-i系统的另一个核心是比亚迪全新的1.5L小云发动机,专门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打造。采用全球阿特金森循环设计,压缩比15.5:1,热效率高达43%,超过丰田混动发动机的41%。参数方面,这款1.5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10马力,135牛米,作为“A循环”发动机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水平了。要知道,丰田的1.8L混动发动机只有98马力!
得益于超高热效率的内燃机和类似本田i-MMD混动的结构设计,比亚迪的DM-i混动系统能够带来出色的油耗表现。根据官方消息,搭载DM-i系统的秦PLUS在完全不充电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实现3.8L/100km的油耗,足以与卡罗拉Twin Engine、凌派锐混动等其他车型相抗衡。
未来,DM-i混动系统将成为比亚迪在家用车市场的又一杀手锏。对于不过度追求性能,更在意燃油经济性的用户来说,比亚迪成为了“两个领域”之外的又一选择。
比亚迪继续走自己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路线,长城则带来了自己的全新DHT混合动力技术。与采用插电式电路线路的比亚迪相比,长城选择了硬派、硬派日系的全混动技术。长城的DHT混动包括常规非插电式HEV混动和插电式PHEV混动,各有高低功率可选。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甚至有一个配备P4电机的电动四轮驱动系统。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非插电式HEV版本。这套系统的整体结构与本田的i-MMD非常相似,由高效内燃机+发电机+驱动电机+电池组+固定传动比变速箱组成。
整个系统的运行逻辑也与本田i-MMD大致相同。纯电动模式下,车辆由电池组供电,电机负责驱动车轮。这时,发动机停止运转。在混合动力模式下,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机将电能传输到驱动电机以驱动车轮。同时,发电机可以通过发动机或动能回收的方式随时为电池组补充能量。
在高速模式下,发动机可以通过固定传动比的变速箱直接驱动车轮。但与本田i-MMD的纯发动机直驱不同,长城DHT可以直接驱动发动机的车轮,驱动电机还可以在车辆需要动力时辅助车辆行驶,从而实现更强的高速加速能力。
官方声明称,搭载1.5T发动机+130kW驱动电机的“高功率”版本,系统综合功率可达245马力,但城市综合油耗仅为5L/100公里,高速油耗仅为6.5L/100公里。数据表现还是很不错的。这款DHT全混动系统将于明年安装在长城的各种车型上,包括销量王哈弗H6以及未来的WEY品牌车型。
可见,2021年,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都会给汽车市场带来一些新技术。更令人欣慰的是,每个家庭都没有盲目追求新能源领域,尤其是以比亚迪和长城为首,已经看到了高效混合动力技术的优势。也希望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能更加关注国内汽车市场,为消费者带来更先进的技术!
2021年你最期待的技术突破是什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