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中秋节的故事(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

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中秋节的故事)

中秋节介绍

中秋节又称中秋节、秋节、中秋、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月戏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汉字文化圈里很多中国民族和国家流行的传统文化节日,它的日子是农历八月十五。因为它只是三秋的一半,所以它被命名为中秋节。有些地方,中秋节定在8月16日。

但是你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吗?你知道我们为什么在中秋节吃月饼吗?全国各地如何庆祝中秋节?慢慢听我说!

中秋节始于初唐,盛行于宋代。到了明清时期,它已经成为与春节同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传统节日,尤其是当地华人和华侨。从2008年开始,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中秋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古以来,中秋节就有祭祀月亮、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喝桂酒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延续了很长时间。中秋节象征着人们与满月的团聚,为了思念家乡和亲人,希望有丰富多彩和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端午节、春节和清明节也被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传说

相传,在古代,天空中同时出现十个太阳,晒死庄稼,让人苦不堪言。一个叫后羿的英雄有很强的实力。他同情苦难的人民,拉开上帝的弓,一次射下九个以上的太阳,为了人民的利益,严格命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升起和落下。

后羿的妻子叫嫦娥,后羿除了打猎,其他时间都和妻子在一起。很多有远大理想的人来这里学习艺术,没用的孟鹏也考上了。

有一天,后羿去昆仑山访友求教,向太后要了一包仙丹。据说吃了这种药,可以瞬间成仙。但后羿舍不得离开妻子,暂时将仙丹交给嫦娥收藏。

把嫦娥药藏在梳妆台的宝盒里。三天后,后羿带领众弟子去打猎,别有用心的孟鹏装病不出门。后羿领众将走后不久,孟鹏持剑闯入内府后院,威胁嫦娥交出仙丹。嫦娥知道自己不是孟鹏的对手,在危难之际,转身打开宝箱,取出长生不老药,一口吞下。嫦娥吞下药,立刻飘离地面,冲出窗外,飞向天空。因为嫦娥关心她的丈夫,她飞到最近的月亮,变成了一个仙女。

晚上,后羿回家,丫鬟们哭诉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讶又生气。他拔剑去杀那些恶棍。孟鹏已经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他抬头看了看夜空给嫦娥打了个电话,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的明亮明亮,有一个像嫦娥一样晃动的身影,后羿很想他的妻子,于是他派人去嫦娥最喜欢的后花园,摆上一个甜案,摆上嫦娥平时喜欢吃的蜂蜜和新鲜水果,在月宫里给嫦娥献上了遥祭。听到嫦娥奔月长生不老的消息后,人们在月下立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拜月的中秋习俗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民众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反抗元朝。朱元璋联合各路抵抗力量准备起义。然而,朝廷的官兵搜查得非常严密,很难传递消息。军师刘伯温想出一个计策,命令部下把写有“八·十五起义”的纸藏在饼里,然后派人分头送到全国各地起义部队,告知他们八·十五晚上起义的反应。起义当天,所有叛军一起响应。

不久,徐达攻占了元朝的首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极了,赶紧把口口相传,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所有的士兵和战士都会和百姓一起欢乐,当年他参军时偷偷传递信息的“月饼”会作为时令糕点,犒劳大臣们。从那以后,“月饼”变得更加复杂多样。中秋节后,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前后的习俗

中国城乡的人们都有在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饱,中秋月饼甜,香”。起初,月饼是用来祭祀月神的。到了现代,随着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的出现,月饼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精美,外形美观。月饼外面还印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坛封月”。用月饼象征着人的团圆,用月饼象征着人的长寿,用月饼象征着对家乡的思念,用月饼象征着对亲人的思念,用月饼象征着对丰收和幸福的期盼,是全世界人民的心愿。月饼还被用作送亲戚朋友和连接感情的礼物。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也多种多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人们为了长寿,中秋节都要过南浦大桥。在建宁,中秋节晚上挂灯笼是向月宫求子的好兆头。上杭县的人过中秋节,当他们的孩子大多在拜月时,请邀请岳家。龙岩人吃月饼时,父母会在中心挖出直径两三寸的圆饼给长辈吃,这就意味着晚辈不可能知道其中的奥妙。这一习俗源于月饼中含有反袁杀人信息的传说。在拜月金门过中秋节之前,你应该拜上帝。

广东潮汕有中秋节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儿童。有句俗语叫“男不满月,女不祭灶”。晚上,当明月初升时,女人们会在院子和阳台上立一个箱子来祈祷空。银烛高燃,香烟萦绕,桌上摆满了好果子好蛋糕作为仪式。还有当地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潮汕有句俗语:“一河入海口,芋头吃”。八月是芋头的收获季节,农民习惯用芋头祭祖。

中秋节期间,江南地区的民俗也是多种多样的。南京人中秋节喜欢吃月饼,一定要吃金陵名菜桂花鸭。南京一家人赏月叫“庆团圆”,团坐喝酒叫“满月”,旅游市场叫“走月亮”。

在江苏无锡的中秋之夜,烧香是必须的。熏香被薄纱包围,画着月宫的风景。还有用线香编织的香桶,上面插着纸做的魁星和五颜六色的横幅。上海中秋宴席上是桂花蜂蜜酒。

江西省吉安县中秋节晚上,每个村庄都用稻草烧藏红花。瓦罐变红后,放入醋。这时,村子里会飘满香味。在忻城县的中秋节期间,从8月11日晚上一直到8月17日都会挂草灯。

在安徽婺源的中秋节,孩子们用砖和瓦建造一座宝塔。塔身装饰有窗帘、匾额等装饰品,塔身前摆放着一张桌子,陈列着各种祭祀“塔神”的器具。晚上内外都亮着灯。鸡西中秋小朋友玩中秋炮。中秋枪是用稻草扎成辫子,浸泡后捡起来打在石头上,发出很大的响声,有在火龙中游泳的习俗。火龙是草做的龙,里面插着香。当你在火龙中游泳时,会伴随着锣鼓,走遍村庄后会被送到河边。

四川人除了吃月饼,还得打年糕、杀鸭子、吃芝麻饼、蜂蜜饼等等。在一些地方,橙色的灯也被点亮,挂在门口庆祝。还有孩子在柚子里放香,沿街跳舞,叫“舞动流星香球”。嘉定县的中秋节被称为“观礼会”,祭祀土地神,表演杂剧、声乐和文物。

在北方这边,山东省庆云县的农民在8月15日祭拜土谷神,被称为“少年苗社”。诸城、临沂、即墨等地,除了祭祀月亮,还要去扫墓祭祖。冠县、莱阳、广饶、有成房东也在中秋节招待租客。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叫“麦坚”的时令食品。中秋节,山西省六安市为女婿举行了宴会。在大同县,月饼被称为团圆饼,中秋节晚上有守夜的习俗。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节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画着月亮星君和关帝在夜晚读春秋的图像。河间县人认为秋雨是苦雨。如果中秋节下雨,当地人认为青菜一定很难吃。陕西西乡县的中秋之夜,男人们在悬崖上划船,女人们安排好了盛宴。无论贫富,你都必须吃西瓜。中秋节有吹鼓手沿门打鼓,讨钱。洛川县中秋家长带领学生给老公带礼物,午餐比学校聚餐多。

有些地方还形成了许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还有香港的舞龙、安徽的塔桩、广州的中秋、晋江的烧塔、傣族的石湖、肃州、拜月的赏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菜、高山族的舞球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