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社会实践(清华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自1985年实行三学期制以来,清华增加了五周的暑期学期,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其中,社会实践已成为清华学子践行真知、充实羽翼的必修课。
这件事永远不要知道,要去实践。今年夏天,又有一批清华学子在祖国大地上印下了自己的足迹,将自己的声音传播到了各大洲。你要去哪里度假?让我们一起接近它们,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
经验是最好的老师。
丝绸之路新探索:建设海外实践课堂培养学生全球能力
7月21日至29日,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灿教授的带领下,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新雅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化学工程系等6个系的9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缅甸联合开展了“丝绸之路新探索”海外社会实践活动。
与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李晓燕合影
成员参观云南能头大柯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合影
支队成员与仰光街的首席教授王灿交换了意见。
在为期9天的行程中,成员们参观了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和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并与该参赞处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以了解过去的生活、中缅之间的政策交流。通过考察在缅中资企业,可以了解中缅设施互联互通、贸易融资畅通的现状和未来。通过与缅甸非政府组织代表和仰光大学学生代表的交流,我能感受到中缅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化工系2017级硕士研究生蒋晓彬感慨地说,学校组织学生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考察,将年轻一代的微观思维与国家宏观战略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对中国和世界有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和思考。
“丝绸之路新探索”校级海外实践项目是清华大学团委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增进学生对人类共享未来共同体的理解,组织师生访问“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而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暑假,全校20个系的30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4位教授的带领下,分别赴缅甸、巴西、塞尔维亚进行调研。
供稿|学校团委
图|韩
探索“创新之国”:辅导员赴以色列开展社会实践
7月29日至8月8日,清华大学辅导员海外社会实践团18名师生赴“创新之国”以色列,赴特拉维夫、海法、耶路撒冷等地进行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
8月6日上午,清华大学辅导员实践支队走访特拉维夫大学。实践支队先后与总裁顾问、亚洲事务中心主任奥利·弗洛默女士、国际部亚洲办公室主任欧阳丹丹·马特塔斯-阿普尔洛特女士、纳米技术中心国际合作负责人、特拉维夫大学-清华大学XIN中心经理尤瓦尔·库皮茨先生进行了座谈。
支队与中国驻以色列大使詹永新合影。
欧阳丹丹女士介绍了团队成员。
支队成员与当地学生交流
作为这一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小组围绕“创新、创业和职业选择”采访了多名特拉维夫大学的学生。调查中发现,以色列学生具有强烈的创业倾向,而这种倾向的来源——敢于冒险、挑战权威的国民性。大学是以色列教育和商业最重要的纽带,与特拉维夫大学师生的交流让支队成员有了独特的视角。
清华大学辅导员海外社会实践项目自2015年成立以来,先后组织辅导员赴美国、新加坡、日本、印度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旨在加深辅导员对国际社会和中国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培养辅导员的全球胜任力。
文字|张震邵云纹方杰瑞
图|程
“温暖的爱”宿舍学生爱心团队赴云南开展公益社会实践活动。
8月4日至8月22日,团委“创益筑梦”公益社会实践支持计划“温暖的爱”旅舍学生关爱联合支队赴云南临沧、怒江开展社会实践,由化工系、工业工程系、汽车系、水利系、外语系、社科学院等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社会实践以关爱农村居民为主题,以社会调查和净水设备支持为主要实践内容。
临沧市净水支队队员在当地合影留念。
临沧市净水支队队员在家中与蚂蚁堆中学的一名学生交谈。
在云南省临沧、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由于地形环境和地理位置的限制以及近年来“撤点并校”政策的影响,当地大部分中小学以寄宿制学校为主,学生住宿条件长期不完善。
“温暖的爱”住宿生关爱联合支队三支队深入当地学校和住宿生家中,亲身体验住宿生真实的生活环境。临沧市温暖爱心支队在走访过程中为5名孩子送去了5000元助学金。经过详细调查,怒江净水支队在泸水民族中学食堂和大兴镇中心安装了净水器。临沧市净水支队计划在蚂蚁堆中学安装一台多功能净水器,可直接提供纯热水、温水或冷水,预计可满足500名学生的日常饮水需求。
怒江净水支队的学生正在演示净水器的安装。
今年夏天,共有13支“创益筑梦”计划分队赴各地开展各类公益实践活动。学生识别社会需求,发挥专业特长,创新公益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
文字|杨王婷
图|战子兵城冉熙
40年使命:赴深圳、北京调研通信产业发展。
8月13日至8月17日,“四十年使命”深京通信产业改革与5G发展思路研究支队6名学员赴深圳、北京调研改革开放40周年特区发展和通信产业改革情况。
团队成员在华为总部拍照。
团队成员与电信工作人员合影。
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深圳在面临土地、资源、人口、环境承载力等制约的发展问题时,明确将自主创新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2017年新兴产业增加值中,贡献最大的三大产业分别是信息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互联网产业。深圳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区的道路上,为特区做出了新的贡献,争当前列。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我校团委组织开展“四十年使命”社会实践项目,20个支队、210余名师生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入手,深入改革开放重要领域,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定位。
文|刘思源
俄罗斯研究生“知行计划”实践:拓展全球视野,让清华发声
7月25日至8月3日,经济管理学院航空航天空学院电子系、机械系等9个系的10名博士生赴俄罗斯进行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俄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实习支队合影
支队成员在莫斯科机场集体学习。
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张书友表示:“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一带一路倡议’所蕴含的‘商务合作、共建共享’的深刻内涵,已在中俄两国间获得广泛共识。”
“作为一名年轻的学生,我们应该客观地认识问题,树立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回国后,我希望设计一场讲座,把这次俄罗斯实践的感受与‘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独立创新国家’的主题结合起来,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实践带来的力量。”同学余说。
清华大学骨干研究生“知行计划”海外实践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其创新创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深入研究。截至目前,已有150余名骨干研究生深入印度、泰国、巴西、德国等国家。
文|于
图|潘瑞豪
“远航计划”支队赴安徽雄安、凤阳开展实践。
8月1日至6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6个不同院系的9名学生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开展以“改革开放、乡村振兴、滁州发展”为主题的暑期就业实践活动。支队成员与滁州市委组织部林斌副处长深入交流,学习小岗村“大责任精神”“沈浩精神”,转学习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党组织生活、主题宣讲等活动。
8月16日至8月20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生命学院、环境学院等9个系的学生来到雄安新区进行为期5天的暑期就业实习。支队成员参观了新建成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实地调研了白洋淀污染防治和央企一条街建设情况,并与中建装饰集团一线建设者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规划师座谈,了解雄安新区的规划理念和建设现状。
实习支队与大合同负责人合影
实践支队走访雄安市民服务中心
2018年清华研究生暑期“航海计划”的社会实践主题是“勇闯兴国,争做时代新生代”。来自26个院系的112支暑期“启航计划”社会实践分队,奔赴全国各地和世界多个国家,为实践单位和场所的发展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