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会有赛龙舟(端午节主要习俗分析)
赛龙舟的由来: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代的楚人不愿与贤明的大臣分离,在河中失去了生命,很多人划船追上去救他们。他们互相追赶,到达洞庭湖后就消失了。之后,每年5月,都会划龙舟纪念它。信息网用龙舟驱散河里的鱼,以免吃掉屈原的尸体。赛马的习惯在吴国、越国和楚国都很流行。
图片来自互联网
久而久之,这已经成为中国的传统习俗之一。因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在河流或湖泊里赛龙舟。原因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的圣人屈原。
其实“赛龙舟”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在鼓声中雕刻成龙形的独木舟,玩比赛游戏娱神娱人,是一个半宗教半娱乐的节目。
历史官方微信号:qulilshi_v5
后来,除了纪念屈原,世界各地的人们也给龙舟赛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江浙一带划龙舟,对于纪念出生于当地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具有重要意义。夜航龙舟上,灯笼装饰,来回穿梭,场面动人有趣。贵州苗族在农历5月25日至28日举行端午节,庆祝插秧成功,祝丰收。云南傣族同胞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颜洪武。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有不同的赛龙舟传说信息资源。直到今天,在南方许多靠近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都会举行各具特色的龙舟比赛。
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省开始举办龙舟赛。当时,台湾省知府蒋曾在台南市霍克基的半月池主持过一场友谊赛。台湾省每年五月五日举行龙舟比赛。在香港,也举行比赛。
此外,龙舟赛最早是传入日本、越南、英国等周边国家。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项目,每年都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第一届国际端午节在中国第二故乡屈原的故乡湖南省岳阳市举行。赛前举行了“龙头节”,既保留了传统仪式,又注入了新的现代因素。
龙头被抬进了祖庙。运动员用红丝带画完龙首后,牧师念悼词,为龙首“开灯”(即点亮光点)。然后,所有参加端午节的人都鞠了三个躬,把龙头抬到古洛河,跑去赛龙舟。60多万人参加了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这是在盛会之前空。此后,湖南定期举办国际端午节。龙舟比赛将会在全世界被谣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