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属于哪个省(天津成为河北省省会)
天津
历史上,天津曾三次成为河北省的省会。第一次是清末,第二次是民国时期的1930年到1935年,第三次是1958年到1967年。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天津成为河北省会,全省人民和财产都集中在天津,天津会发展得更好,但事实并非如此。为什么呢?得从头说起,故事讲清楚了,能理解一些不方便分析结论的东西。
明成祖朱迪的首都是北京,河北被称为“北直隶”,意思是“直属朝廷”。是保卫王朝中心的关键防线,也是保证朝廷开支的经济基础。清朝顺治年间,直隶省建立,总督驻大明宫。雍正年间,保定改为直隶省会,意为“保稳”。1860年天津开埠后,直隶总督经常到天津洋务,后来天津改为直隶首府。清朝末年,天津首次成为河北省的省会。
1928年,天津成为南京行政院管辖下的一个特殊城市。930年,河北省会从北平迁到天津。1935年,天津再次隶属行政院,河北省省会迁至保定。换句话说,从1930年到1935年,天津第二次成为河北省的省会。
天津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1949年7月,河北省建制恢复。省会位于保定。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天津成为直辖市。当时保定位于河北省中部,交通便利,历史文化名城,有做省会的基础。但保定由于缺乏工业条件,不太可能成为工业城市,国家已经进入工业化建设时期,工作重心应该转移到工业城市。因此,1954年,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林铁向刘少奇同志提出,把天津划归河北省。
刘少奇就此事咨询了天津市委。天津市委第一书记黄派人调查研究,邀请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大家都不赞成接受河北省委的要求。向刘少奇汇报市委座谈会纪要,河北省委的要求暂时搁浅了。
河北省委上书中央,要求把省会迁到石家庄。石家庄市位于平汉铁路和郑泰铁路的交汇处,工业相对发达。当时做省会比保定更合适。1954年,经华北局和国务院批准,同意迁都河北。1955年7月,全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河北省集中力量完成“一五”规划,省会暂时外迁,省下来的资金用于粮棉增长。河北省的省会仍然在保定。
保定
河北的经济一直没能上去。省领导认为,如果天津能划归河北,就可以利用天津的经济实力,帮助河北发展经济。林铁专程到北京面见毛主席,继续提议将天津划归河北省。这件事他也和周总理讨论过几次。主要原因有:第一,天津在历史上曾是河北省的省会;第二,很多兄弟省份都有大城市作为省会城市,但河北省没有;第三,省市合并有利于工农结合和城乡互助。
好事多磨、林铁终于说服了毛主席和周总理。1958年2月,天津由直辖市改为河北省辖市。天津不欢迎这个决定,市委派李市长和副市长到北京向中央领导说明天津的情况,但是没有希望。1958年4月,河北省省会从保定迁至天津。
天津划归河北省后,虽然地方还是那么大,人口还是那么多,但天津市委、市政府不再是省部级组织,领导干部也没有被降职。原天津市委第一书记黄调任辽宁省委第一书记,很多干部陆续调离天津,基本上是平调。原天津市委书记、副市长万任天津市委第一书记,原天津市副市长李任天津市市长、市委书记、河北省副省长,均属平调。
天津
天津已经成为河北省的省会。河北省直属机关约6000名干部职工从保定来到天津。天津市委、市政府想尽办法腾出11万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和2000多套宿舍,省级机关一入住就开始工作。很快,河西尖山新建了一批住宅楼,被称为“省宿舍”。
随后,河北省委进行了一系列的合并和概括——原位于马厂路的天津师范大学更名为河北大学(现迁至保定),原位于丁子谷的天津工业学院改为由河北省牵头(现名河北工业大学)。这些学校都要为河北招生,为河北培养人才。过去天津的体育比河北强,省委从天津抽调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到省运动队。
天津医学院附属总医院是天津最大的医院。省委想把这个医院改为省直建制。万征求了天津市委文教部的意见,认为很难落实,因为总医院是天津医学院的教学医院,离不开医学院。经过河北省委负责人与万多次讨论,最终决定由天津市负责为河北省另建一所医院(现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天津
据记载,当时天津的一些局不尊重省厅领导,局长也没有参加省厅召开的局长会议。有些局遇到问题,不按要求向省厅请示,而是去中央部委。一些局甚至不按要求向省级办公室发送统计报告。有干部笑称省委干部是“老檀儿”,说“省委搬到天津,把小白楼旧货店的狐狸毛桶都买了”。
天津划入河北省后,虽然是省会,但地位高于保定、石家庄、唐山、张家口、承德等城市。但在调拨资金物资时,中央部委不再直接分配到天津,而是通过河北省进行二次分配。考虑到全省的平衡,河北省将天津本应收到的部分资金和物资分配到其他地区,导致天津很多工厂的生产出现了问题。天津各工业局、工业公司、国有工厂派人员到北京部委反映情况。
1959年1月,天津领导人万、李、应邀来京汇报工作。周总理派人到天津考察,最后决定:今后在调拨资金物资时,天津仍按直辖市处理。做法是在下达计划指标时,在河北省后立即加一行“天津”,称为“计划单列市”。
天津
此时,天津仍然是中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在经济困难的三年里,天津市民的口粮供应仍然由中央政府从其他省份转移,就像重工业集中的北京、上海和辽宁省一样。
天津人也得到了一些好处。比如1963年天津受洪水威胁,省委决定在天津西部挖坝,洪水改道,淹没了文安等县,保证了天津市区的安全和完好。此外,河北省还帮助天津解决了粮食、副食品、轻工原料等配置供应方面的诸多困难。
1966年,毛主席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求各省市各建二、三线,把工厂一分为二,一半迁到大陆。河北省向天津发布了一份长长的名单,要求天津搬出100多家工厂,将数十万员工疏散到河北省各县。最终,天津搬迁了40多家工厂,其中少数完全搬迁,而一家工厂的大部分搬出了一小部分,留下了一大部分。
保定
随后,河北省委作出决定,将省会从金曜迁至保定。因为天津地处沿海,是国防的前线。一旦发生战争,天津可能成为战场。迁回保定,有利于尽快面向农村,提振粮食生产。1967年1月,天津恢复为直辖市。
换句话说,从1958年4月到1967年1月,天津是河北省的省会。1968年1月,河北省议会由保定迁至石家庄。1971年1月,河北省领导刘子厚建议省会也迁回保定。周总理指示:“不要迁都河北!”从那以后,河北省的省会一直留在石家庄。(正文:何雨欣)
石家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