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马云(马云对华谊说的话)
作者:王不易
来源:商界人士(ID: Biz-leaders)
一个
马云曾经对华谊王兄弟说过一句话:“你现在这么出名,但是你的产业这么弱,为什么不利用资本呢?”[1]
这句话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又一个十年。“资本”成为2010年至2020年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词。
在马云叫醒王氏兄弟之前,包括华谊在内的所有民营影视公司都有他们的名气和积累,但他们的工作是车间式的,他们到处收钱,聚在一起就拍照。王中磊甚至不知道A轮和B轮。王中磊说,过去拍电影的时候,经常和香港影视公司合作。因为香港老板有钱,“我们需要大老板”。[1]
2006年,马云亲自投资华谊,拿了10.7%的股份。这只是前奏。
2009年10月,创业板推出。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开盘,其中华谊兄弟涨幅最大。王哥的敲钟和收获2亿幸福,让人们开始关注民营影视。
首批创业板公司在深圳举行鸣金仪式。图为华谊董事长王。来源:视觉中国
王中磊说,在敲钟的那一天,他感受到了资本与影视的联系。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铃声。
2010年底,博纳在纳斯达克上市,次年,光线传媒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民营影视企业插上资本的翅膀,飞进黄金期。
有人在微博问:为什么感觉2009年以后优秀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少?作家汪海林回答:2009年创业板开通,影视资本化。
汪海林有一段著名的演讲——“回忆煤老板当投资人的日子”。他在演讲中说,刚入行时,大量投资者是煤老板和房地产开发商,后来互联网公司进来了。他比较了两种资本,并“肯定”了前者:“他们除了一个女演员什么都不要,他根本不干涉我们的创作。”否认后者:“他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大数据,各种流量,大IP,越来越离谱。”
图为视频截图。
创造仿佛天生警惕资本。
资本进入影视行业后,有目共睹。
2010年之前,中国的屏幕数量每年增加100-626块。2010年,屏幕数量暴增1500块。2015年新增屏幕8035块,屏幕总数达到31627块。屏幕越多,票房损失的信息资源就越多。2000年,全国总票房为8亿元;2010年全国总票房100亿元;2015年,全国总票房突破440亿元。
中国电影票房上一次大幅上涨是在2002年,当时张艺谋的《英雄》以3000万美元的投资和1000万元的宣传费开启了大片时代。当时很多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人都说:“我很多年没去电影院了。”《英雄》激起了人们对电影消费的欲望。
电影《英雄》剧照
张艺谋不想把《英雄》拍得这么大,但香港影视公司老板江志强坚持要拍。张艺谋非常紧张:“我们花了这么多钱,在中国没有市场。我们能赚回来吗?”当江志强回忆起这件往事时,他说:“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导演如此关心他的老板,因为他认为没有老板他就拍不出电影。他老板死了我怎么拍电影?”[2]
张艺谋的思维和王中磊非常相似。毕竟那是2002年。王中磊认识马云已经四年了。
2001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是华谊的大牌,4300万元。2002年《英雄》国内票房2.5亿元,全球票房14亿元——《英雄》推高了中国票房,更新了影视行业的玩法。此后,一亿多部国产电影频频亮相,大制作、高片酬成为时代现象。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三位导演相继跻身亿元俱乐部,第五代地位稳固。民营影视企业在这十年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五大民营企业”的格局正在形成:华谊、广广、博纳、小马奔腾、星美。2010年国产电影票房57.34亿元,《私人五人组》总票房突破30亿元。
如果说《英雄》开启了中国电影的最后十年,那么资本就是这十年的绝对主角。
二
“中国电影票房达到10亿元的时候,我在做生意,在发展自己的事业;票房达到100亿元的时候,我在观察;票房达到300亿,我就拍。”
快路集团原董事长石健翔说了这句话。
快路集团最初从事电缆和房地产,后来从事金融。2011年,施建祥开始涉足影视圈,投资了《忠诚的杨家将》《八星拥抱欢乐》《叶问》。最终让他出名的是《叶问3》。石健翔预计《叶问3》票房30亿元,希望用《叶问3》创造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但最终,ip man 3电影史上留下的关键词是“鬼域”和“票房注水”,ip man 3的风波最终导致快路集团的救赎危机,石健翔“互联网加电影+金融”的梦想破灭。
电影《叶问3》剧照
他还有一个比《叶问3》更大的项目,投资7亿元——《轰炸》,范冰冰担任特别演员。目前还没有消息发布。
施建祥的资本轨迹被很多人重复。这种重复终于在2014年掀起了一个小高潮。伊凯资本CEO王然在微博上调侃:“养猪、做乳制品、开餐馆、做金属管、卖五金、放烟花的中国企业有什么共同点?回答:都成了影视公司。”
2010年到2015年,是资本最青睐影视行业的几年,也是民营影视的黄金五年。
《泰国》将国产电影带入了十亿次。近年来,中国票房连年增长,2015年比2014年增长了48%。内地票房前十的电影公司中,有8家是民营企业。资本冲进这片热土。
中南重工更名为中南文化,北京旅游更名为北京文化,铜陵珠宝成立钻石电影产业,熊猫烟花计划收购影视公司...如果说从事影视的煤老板是最不可思议的跨界,那么这些与影视无关的企业踏入影视圈,真的是令人惊讶。他们忙着抢占资源,希望像华谊、乐视这样的明星、导演能紧紧围绕资本团结起来。
2014年底,马云、马花藤、马明哲向华谊投资36亿元;2015年3月,阿里巴巴向Rayray投资24亿元。在当年的最后一次电影节上,王长田分享了他与马云会面的细节。马云告诉他:“一般30亿元以下的投资项目,我不需要看投资标的。董事会决定。我把你视为兴趣点。在3000亿的电影市场我该怎么办?”
2015年影视行业并购88起,涉及金额435亿元,文化传媒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募资865亿元。2015年,华谊市值达到894亿元的峰值。
博纳余东遗憾的是,当年美股上市后,博纳5年的融资总额还不到1亿美元。于冬很不服气:“我问过王长田和王中磊。你觉得博纳和华谊和光明的差距真的能超过十倍吗?”
于东,博纳影业创始人。来源:视觉中国
于东最后悔的是错过了马云。让于冬下定决心重回a股市场的是“智胜威虎山”,票房和口碑双双斩获。“马云很喜欢,马花藤看了两遍也很喜欢。”
2015年年中,博纳宣布私有化。即使失去这五年,博纳依然得到了资本的支持。最后,博纳私有化后的买家包括阿里、腾讯、中信证券、复星国际、红杉和软银萨夫兰。可以用豪华来形容。半年后,博纳完成了由阿里巴巴影业和腾讯牵头的25亿元人民币的A系列融资。
“未来的内容产业将为BAT效力”还在耳边回响。余东已经牵手互联网资本,博纳终于和华谊、光明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三
刹车猝不及防。
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近十年来最慢的增长,同比增速为3.73%,上年为48.7%。接下来,在崔永元事件中,影视圈遭受了暴击,但还没有从暴击中恢复过来,2020年疫情来袭。
这十年中国电影最后的辉煌,落在了一家新公司——北京文化身上。
北京文化董事长宋歌是典型的新势力。在这5个私人席位重新排列甚至淘汰的历史过程中,他从完美影业一跃成为万达影视,后来又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最终被将旅游转型为影视的北京文化收购。
近年来,北京文化成为当之无愧的炸药制造机器:《狼勇士2》、《垂死挣扎求生存》和《流浪地球》,背后都有它的加持。
来源:视觉中国
宋歌就像一个中锋,和其他新生力量联系在一起——吴京的《狼勇士》第一本书找他,Xúzhng的《泰国的尴尬》找他,宁浩的《心花路放》是他的交易者,郭帆叫他“宋达达”,在《流浪地球》之前,宋歌就已经帮他交易了《同桌的你》...
这股新生力量正在冲击新的“五等兵”。乐视和万达落在后面,华谊靠《八佰》喘口气,博纳靠主旋律电影稳住阵脚,光明靠哪吒扳回一城,但王长田明白:“没耐心,不做动画。”
另一个中心是环西传媒的董平。是东平影视圈的六先生。第五代导演的崛起离不开他的资本支持。2014年,他以104亿港元的估值将文化中国出售给马云,后来文化中国更名为阿里影业。董平签约张艺谋、、、顾长卫、张,吸收Xúzhng、宁浩为大股东。
这两个中心形成的漩涡,搅动了最后的风暴。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600亿。
嘉年华的背后是2018年票房增长率为9.1%的事实。
《商业人物》在2017年采访了宋歌,并提出了一个问题:“国内电影制作产业的未来发展会是怎样的?”宋歌回答:“我觉得电影市场应该慢慢停下来,差不多结束了。”
2018年,光线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营收下滑,净利润为-2.84亿元。华谊也迎来了今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净利润为-10.93亿元。2018年传媒行业净利润总额为-282亿,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一。
回国上市的于冬运气不佳。刚回来时遇到证监会收紧影视资产并购上市,资金撤出。三年过去了,于冬依然坚持:“博纳会老老实实排队IPO,没有后门,没有捷径。”
2014年进入影视圈的资本更是灰头土脸。中南文化为ST,2018年娱乐净利润为-21亿元,同比下降817%,市值缩水超过90%。其他转型企业在2018年遭遇滑铁卢。
北京文化在高光之后也开始走下坡路。2019年净利润为-23.1亿元,同比下降1943.12%,这是《流浪地球》无法挽救的。不知道投资13亿和三连拍的三部曲《沈峰》能否把北京文化从泥潭中拯救出来。
去年的金鸡电影节,王长田开始怀念资本:过去几年绑架电影的不是资本,而是很多电影公司没有善待资本,浪费了资本。花了很多不该花的钱,又没有遵守契约精神,这也加速了资本的退潮...我们为资本感到遗憾。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全年票房为204.17亿元。当热度褪去,梦想家就会醒来,故事就真的开始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