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奔腾4相当于酷睿几(奔腾4处理器)

奔腾4处理器(奔腾4相当于酷睿)

在奔腾3与速腾的GHZ频率大战中,仓皇战败的英特尔,在千禧年仓促推出奔腾4处理器,从而打响了奔腾4终其一生的悲惨命运。

2000年11月,英特尔推出起飞频率1.4 GHZ的奔腾4处理器,采用NETBRUST架构,21级超长指令流水线,180 nm工资,SSE2指令集,423接口,外部频率100Mhz,总线频率400Mhz,原芯代码Willamette (Wilmut),850芯片组,rambus内存。在频率为王的时代,AMD瞬间被拉低了近400MHZ的频率差距。当时,400MHZ是40%的差距。一切看起来都很美,但事实真的很夸张。想要充分发挥奔腾4的性能,必须搭配RAMBUS内存。不过这款产品确实是个敲竹杠的产品,价格也挺贵的,是当时主流SDRAM的好几倍,必须成对使用。空剩余的内存插槽必须插入终结器才能正常使用。为了降低成本和价格,所有品牌的机器制造商要么使用850芯片组转换为SDRAM,要么使用VIA或SIS SDRAM芯片组。本来奔腾4架构决定了他们对内存带宽相当饥渴,但是用SDRAM代替,内存带宽只有奔腾4标准值的四分之一左右,其性能无法充分发挥。当产品上市时。

更悲剧的是,不仅AMD不断退出新产品与奔腾4的竞争,自身的奔腾3也推出了全新的tualatin系列机型,更不用说专注于服务器市场的p3s了。即使是低端的虚拟赛扬,即使再次使用SDRAM,也能把这种高端商品打得体无完肤。

更悲剧的是,英特尔像魔棒一样痴迷于RAMBUS内存,坚信RAMBUS是新时代内存的标配,对日益增长的DDR内存不屑一顾。退出的低端芯片组原来是845SDRAM版本,而周边的via sis等都推出了支持DDR内存的兼容芯片组。

后来奔腾4把总线频率提高到了533Mhz。英特尔甚至先升级了850E芯片组,优先考虑RAMBUS内存。直到隔壁厂商DDR 333成为主流,英特尔才勉强拿出支持DDR 266的845D芯片组。就这样,威廉穆特的核心奔腾4,一生都活在悲哀之中。

2002年,转机终于出现了。NORTHWOOD的奔腾4上市了,搭载130 nm工艺,主型号533总线,845PE芯片组,支持DDR 333内存。英特尔最终放弃了RAMBUS。

从DDR内存开始到现在,英特尔一直保持着一个奇怪的传统,英特尔处理器也一直保持着渴望内存带宽的传统,但英特尔一直拒绝将内存带宽喂给CPU或者健康喂给他。

好了,继续说奔腾4,诺斯伍德核心的奔腾4无疑是最好的奔腾4,拥有130nm技术的高效率,478接口,低发热量,超频能力突出。衍生的赛扬机型和845G芯片组已经大量占领市场,这使得英特尔始终占据GPU市场份额的第一位,其次是800总线频率northwood的推出和超线程技术的加入。85875芯片组的推出,迎来了奔腾4最辉煌的时刻。支持DDR400内存和双通道的865芯片组,终于可以满足奔腾4的内存带宽需求,支持AGP 8x图形接口,奔腾4有800总线,865有双通道DDR400终于可以杀四方了。

AMD当时在频率上输了,于是制定了PR记法,推出了赛扬XP处理器。奔腾4处理器相当于英特尔的频率,而不是识别频率,而是用数字表示。

奔腾4的好日子没多久,悲伤的命运又要开始了。英特尔第一代大火炉处理器,普雷斯科特的奔腾4内核发布,首款FCBGA 478接口推出。后来又去了LGA775接口,31级超长指令集流水线,1M L2缓存,90纳米制程制造。英特尔原本预计90纳米工艺可以带来更低的功耗和更少的发热,但事与愿违。这种90 nm工艺存在严重的漏电流问题,使得这款处理器的功耗和发热量惊人。自从有了这个处理器,电源的功率和散热器的性能就成了安装时必须要看的指标。事实上,90 nm以下的所有工艺都或多或少存在漏电流问题,但差别并不严重。

可悲的是,31级超长指令流水线给这款处理器带来了较低的执行效率,同频的整数性能比NORTHWOOD的奔腾4还要低。当时的缓存和乱序执行算法并不完善,导致这款奔腾4出现了高频率低能耗,功耗极高,发热严重的现象。好在当时英特尔的号召力还在,这让它不至于太惨。后来面对AMD 64位处理器的竞争,英特尔在这款处理器中加入了EMT 64指令集。

配套的主板从865开始,后来引入了915芯片组。915芯片组给外部设备的接口带来了很大的变化。PCI-e插槽全面普及,显卡接口由AGP接口改为PCI-E x16。SATA硬盘也从915开始全面普及。

然后,我们来说说这款奔腾4。奔腾4推出时,英特尔曾大胆表态,称奔腾4的主频可以轻松提升到10Ghz。2004年10月,英特尔CEO在当年的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上当众下跪道歉,因为奔腾4没能打到4Ghz主频,奔腾4最高主频被锁定在3.8Ghz。

2006年1月,英特尔正式向全球发布了最新的65nm工艺雪松磨核心的奔腾4处理器,型号有631、641、651、661,频率从3GHz到3.6GHz,最后一个版本的奔腾4投放市场。这个版本只是奔腾90nm工艺的改进版,和上一代相比没有太大变化。估计这款奔腾4可以上市了,也只是英特尔对于全新酷睿2处理器的实验。

2006年7月27日,酷睿2处理器在全球发布,这源于虚拟化架构和65纳米技术的改进。1.86GHZ的E6300首发,奔腾4和隔壁处理器的性能很容易流失。次年,随着酷睿架构在高、中、低端的全面普及,英特尔奔腾4终于结束了悲惨的一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