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与华侨的区别)
抗击疫情,华侨华人打了全场!这群孩子的表现也很尴尬!
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华侨华人占满观众”的说法在网络上流行起来。
从最初支持国内抗疫,到后期留在国内互帮互助,疫情下海外华人的爱心和责任都在动。
在这些华侨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这是一个撒娇崇拜的时代,但他们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了世界疫情防控战争。
孩子们举着画为抗击疫情欢呼。图片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提供
不得不说,这群海外孩子的表现也是参差不齐!
捐赠善款帮助中国抗击疫情
国内疫情初期,《美国侨报》报道,81名美籍华人儿童捐款8000多美元(约5.6万元人民币),支持祖籍国抗击疫情。
其中一些来自纽约的早期学习中心。此前,他们的节目《ABC的新时尚潮流》刚刚在2020中国儿童春节晚会上获奖。回到纽约后,所有人都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感到震惊。
作为孩子们的老师,王很早就决定帮助孩子们正确认识疫情,并发起了募捐提案。
倡议一出来,我就知道学习中心的孩子们不仅踊跃捐款,还动员了身边的朋友加入。有人捐了压岁钱,有人捐了演出费。最终,共有81名儿童捐款超过8000美元,其中最小的只有2岁。
图为华夏中文学校孩子们捐款抗疫。图片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提供
疫情发生后,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和中华医学会向海外华人学校和海外华人社区发出倡议,得到了华人学校孩子的积极响应,他们都拿出零花钱表示爱心。
在希腊雅典的中文学校,一个8岁的小女孩从红包里拿出压岁钱。她一手拿着20欧元,一手拿着50美分的硬币。想了一下,我往捐款箱里放了20欧元。
“你捐了20欧元。这50分够用吗?”问问老师。女孩眨了眨眼睛,肯定地说:“我通常不需要20欧元。我不能用五毛钱在学校买个芝麻圈!”
都都是迪拜哈啰教育6岁的孩子。在募捐活动中,他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据该校老师欧阳说,捐款当天,有人问他是否愿意捐压岁钱,孩子马上回答“愿意”,因为“只有国家才能有家”。
唱响“声音”支持抗疫
据《星洲》报道。马来西亚com报道,4月初,来自同一家庭的3名马来西亚华裔儿童在行动管控令期间拍摄了多段宣传管理秩序和疫情防控的视频,并改编歌曲向一线抗疫人员致敬。
这三个孩子分别是马华公学米里五年级学生谢轩、三年级学生谢安琪和一年级学生谢天。他们在今年1月初组成了“三个方向”小组。
谢轩说,他和妹妹谢安琪都有听歌的习惯,尤其是英文歌。在订单期间,三个人拍摄了多个视频,覆盖了多首歌曲。“我们非常钦佩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警察和士兵的努力。”
谢轩说,有一次他和妹妹哼唱了歌曲《什么 39》;s”,突然受到启发,于是我修改了歌词,把它覆盖成了《呆在家里》,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称赞和分享。
“一群人走一条路,继续走。”中国出生的孩子黛西·陈录制了一段带有《不要放弃》旋律的手舞表演,为奋战在疫情一线的人们加油鼓劲。
"长亭外,古道旁,绿草如茵."在美国,中国孩子艾米丽和安吉拉两姐妹看到武汉人送别前来支援的四川医护人员的视频后,非常感动,于是在家里唱了一首《告别》。
家长们表达了他们的愿望,希望疫情能在美国很快结束。疫情之下,中国人民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空,孩子们通过疫情学会了感恩。
通过绘画作为抗疫加油
在中国疫情爆发之初,13岁的中国女孩王紫涵花了几天时间构思、绘画和完成一幅画。屏幕上,手拿口罩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眼睛里带着坚毅、期待和爱。
疫情之下,旅居海外的浙江华人青少年也拿起画笔,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各种超能力的“武器”与新冠肺炎成年人对抗。
其中,在意大利罗马中国语言学校的孩子们的一幅画中,身穿防护服的医生们意志坚定,互相鼓励,仿佛在向新冠肺炎宣战,“加油”二字引人注目。
近日,来自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的10岁中国女孩林洛婷也用绘画向医护人员致敬。
在其中一幅作品中,她写道“加油,纽约,加油,美国”,意思是在画画时,她想到的是“医护人员在做什么,他们的工作是什么”,从而描绘出他们的工作特征。
为了这幅画,她在网上反复阅读相关报道,被医生摘下口罩后脸上有痕迹的照片感动。
罗婷说,在疫情之下,虽然每个人都会感到沮丧和无助,但他们应该充满希望,相信自己会活下来。“我们要感谢医护人员,加油。”
年轻,有大爱!
干得好,孩子们!喜欢他们!
来源:中国侨网、人民网、美国侨报、美国华人网等
编辑:马秀秀
编辑:李阅读号(14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