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怎么解除父子关系(父子关系)

亲子关系(如何解除亲子关系)

在《父性》一书中,明确而准确地提到了父子关系是后天形成的,而不是像母子之间的系统那样有着强大的先天纽带。

父亲只有和孩子密切互动后,才会逐渐和孩子建立亲子关系。而且,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期望行事,成为自己认同的那种人。

所以,对于一个父亲来说,当儿子更像自己,按照自己的期望成长时,他会更爱儿子的。

但对于一个逐渐长大的小男孩来说,他的父亲不仅是一个高大、优秀的榜样,更是他必须面对的、永远不想超越的竞争对手。

小男孩在三四岁左右开始进入心理“俄狄浦斯期”。“弑父”只是一个抽象的比喻。其本质是小男孩想要超越和取代父亲,成为家庭中不服输的男人。

爱和想超越父亲的心理会贯穿他的整个成长时期,这既是他努力的强大动力,也是制约他的阻力。

因此不难看出,当孩子成长为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这种心理会越来越明显和强烈,父亲们感受到的压力和挑战会更加明显。

这个时候,如果他是一个有爱心、有同理心的父亲,他会逐渐放松对儿子的控制,愿意接受儿子有自己的想法,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未来,而不仅仅是做父亲期望的那种人。

这对父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那些没能完成这个挑战的父亲,可能会逐渐远离孩子,甚至反目成仇。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父子之间的对立并非不可避免。如果父亲能更容易接受,那么他会等到儿子转身拥抱自己的那一天。到那时,他们将是两个成熟的男人,交流他们对生活的理解。这将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啊。

关于作者: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了一千多个小时。他的主要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性别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新浪微博开通以来,粉丝已超过6万,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6000名求助者提供建议,咨询回复千余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作家。

微信官方账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新浪微博,知乎,头条: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