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杂志设计(电子杂志制作工具)
一个闷热的午夜,当一位图书编辑在网上冲浪时,他发现了一份名为《城堡》的在线独立杂志。当他点击进去时,他只看到几行白色的目录。再点击一行,文字/图像/视频/声音四列就满了。从阿多尼斯、出版圈的热门事件、的微博vlog到任的采访记录,网站就像一个孩子对稀有事物的秘密收藏和固执创作,足以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
第二天,我有幸联系到网站创始人,在中国泛科技播客WEB VIEW上找到了王银采访他的记录。让我们听听“宝藏男孩”是如何制作出这本酷炫的网络独立杂志的。
来源:https://twitter.com/MatthewCook15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最近用了网名南白城,取自《魏书》:“我老公有几千本书,为什么不造假南白城”。目前在连锁书店工作,业余时间做个人杂志《城堡》。
你通常在工作中做什么?当你谈论你的工作时,就像画一张纸微博。这是个有趣的比喻。你觉得这份工作怎么样,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
一份工作是书店服务员,一个专业的名字是图书管理员,或者一个通俗的名字是图书管理员。工作内容是每周帮助客人找书,以及送货、搬运、拆箱、上架到指定地点等一些琐事。可能和大多数人想象的不一样,就是每天看着老书店的顾客,坐着养老,看书。工作久了,感觉自己像餐厅服务员,但卖的是精神食粮。
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当时离开了工作,思考了自己还有哪些梦想没有完成。我自然想到了开书店,然后申请了这份救国的工作。当时公司刚要开新店。
你能告诉我一些关于图书管理员的有趣的事情吗?令人难忘。
男生可能都有点剧情II,类似扫地僧。当时要做一个叫《城堡》的杂志,得懂一些基本的设计知识,所以大概翻了一下店里的设计书。虽然还是做得很差,但勉强达到能拍几张的水平。有一次,一个顾客在找一本设计书。同事在找,一时找不到。路过的时候问了书名,然后客户又说了另一个书名。同事用电脑查了一下,从第一排开始。我马上意识到第一排是哪本书,马上把它拉了出来。有点像网络小说里的玩猪吃老虎。
你能简单谈谈你以前的创业和投资经历吗?
简单来说就是和几个同学朋友一起做电商。大约四年。刚开始有几个人住小房子,后来有了自己的作坊和品牌。之后因为太累了,再加上一些创业者会有的血淋淋的故事,最后拿了一笔钱就走了。微博上遇到一些谈论投资的人,我买了一些杂七杂八的。几经沉浮,我一直在坠落。起初,我开始在书店工作。休息的时候,我看了看市场,算了算,我这几个月的工资都没了。后来就麻木了,好几个月没直接看了。简而言之,损失相当大。
这个过程是最有趣的。在我发现自己突然变穷,躺着赚不到钱后,我的拖延症被治愈了。那时候,不管脑子里有什么想法,我都能马上开始写,执行力特别高。基本上就是上班上班下班写东西,过充实的生活。有时候感觉就像花一笔钱交学费治好拖延症,还是很划算的。
为什么叫城堡?杂志口号的演变会不会反映一些内心的变化?
早年有个小众网站叫“有趣吧”,大概是小音乐和文字爱好者分享一些有趣内容的论坛。在大学的时候,我很忙,写了一些关于它的文章。其中一个网友的名字里有城堡这个词。我们是绅士的朋友。我们一年联系一两次,交换书籍等等。在这期间,他有一次找我要稿子,说想办一个电子杂志,需要一些文章。我寄了一些给他存档,但是这件事没有任何进展,后来也没有联系他。几年后,我在另一个大网站上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我基本确定是他,但这是另一个故事。
过了一段时间,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在广州的一个仓库工作。晚上10点,一大卡车货物到了。我暂时找不到搬运工,所以办公室的几个同事一直到凌晨才走。当我坐下来休息时,我看了看手机,发现了他去世的消息。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一个我认识的年轻人的死亡。在此之前,虽然我想过死亡,但我没有直观和现实的感觉。老人确实参加了一些葬礼,但他总觉得隔着窗帘离自己很远,脸也模糊了。这一次,面对这位网友的死亡犹如大幕已经拉开。后来偶尔写个博客,有了做电子杂志的想法。我对许多方面都不确定,但我的名字从未动摇过。它叫做城堡,是一种纪念。
刚开始做《城堡》的时候,特别喜欢1936年《生活》杂志的就职演说。
看到生活;看世界;见证重大事件;看穷人的脸和骄傲人的姿态;看到奇怪的东西——机器人、军队、丛林和月球上的阴影;看到人们的作品——他的画、他的心、塔和新发现;看千里之外的世界;藏在墙壁和房间里的人和物;难以接近的危险场景;男人爱女人和很多孩子;去享受观看;去看,被感动;去看看,去接受教育。
《城堡》杂志的口号是这样开始的:“人生苦短,不可一试”。我只想找一份不会饿死的工作,上班谋生,下班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后来杂志开通后不久,看到阮一峰的每周分享,就改成了“在这里记录下过去一周看到的内容,每周五发布”。这段话在几个版本中被简化了,但可能都是这个意思;然后是“阅读·宇宙·爱,周五发布,一期一期”,这是内容的总结,我喜欢一期一期这个词。在此期间,《城堡》更名为《城堡笔记》。可能我觉得内容更像是我的读书笔记。最后,现在,“分享你每周的知识,探索你内心的宇宙”。前一段是对内容的总结,后一段是《大佛普拉斯》中的一句话:
现在太晚了。人们可以去月球,但他们永远无法在心中探索宇宙。
大家每天都在看主流媒体和新闻,不是在说名人,就是在说普通人的狗血经历,却很少关注一个普通人在普通日子里的想法。我想知道我是否可以关注和分享一些这样的信息。
来源:https://www.instagram.com/__wrk__/
你为什么想做卡塞尔?
创业那些年,我基本没怎么读书。一方面,我很忙。另一方面,我开始关注纯信息资源的阅读质量。综上所述,我尽量为小说类的书写完整的故事脉络,并跟进一个类似的故事,为非小说类的书尽量练习。《城堡》正好可以作为我实践这些想法的载体,但难度很大,到目前为止我只能偶尔做做。
杂志的哪个部分最难,哪个最容易?
最难的是写一些原创的小说作品,比如短篇小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封面。反正是一本假杂志或者网络杂志。我只是找一张版权开放地图,加一些文字。找到地图的过程相当容易。我感觉自己在旅行,看着世界各地的风景,想象着背后的故事。
制作一个电子杂志的流程是什么(前期筛选、撰写和分发),使用了什么工具,如何管理大量的书籍摘要和笔记,为什么《尤利西斯》对你很重要?
首先填写几个固定栏目,比如每周语录,每周书评,笔记,网上文章阅读,微博的推荐。然后就是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信息输入后,会酝酿一些话题,然后继续写一些。最后,我从这些内容中找到一句更触动我的金句,并以此作为本期的标题。最后,我从开放版权的图库中找到图片、设计封面和地图相关栏目。稍微检查后,发送到你的博客,将原始文档放在网盘上,与夏普工具编辑器共享。
工具上尤利西斯和tick list会用的多一点,而选书笔记基本都是由尤利西斯管理,而且很大一部分之前都是放在作业部落的。《尤利西斯》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我一直想找一个理想的写作软件,类似于找个伴。我的灵魂和身体想要变得更好。碰巧的是,《尤利西斯》本身就是一本有着不错面值的文学小说的名字。价格可能也是一方面。买它有一种仪式感。当时是买断制,大概两三百块钱,作为我自己的生日礼物。
你有一个常规专栏“藏在书的后面”。你读过所有这些书吗?这个程序是一个推荐挑书的过程?你平时的阅读量是多少?你不是说上班不能看书吗?你的阅读频率和场景是怎样的,对电子书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藏在书的背面”是一个早期的名字。当时,徐浩峰有一部电影叫《藏在剑背上》:
北方观念,马刀是防御技能,刀背比刀刃重要,因为人在刀背后面。武侠小说是背剑。幸好有这个藏身之处。
有时候书对我也有这种效果。另外,那时候上班看不了书,偶尔也闲着。我喜欢翻书的背面,看看上面的字,能找到一些不错的内容。这些书大部分本不该读,后来改成了每周语录,就是一栏金句和书籍摘要。
通常,阅读量大约是一周一本。特别喜欢在书店的操作间看书,类似仓库,里面很安静,很窄。工作之余,如果我想发泄我的阅读欲望,我会在店里找一本书来读,基本上就我一个人。
至于对电子书的态度,我多买电子书,平板之类的。最早出现在mp3上,只有两个指甲大小,后来出现在两个拇指大小的彩屏手机上,最后出现在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和平板电脑上。我用电子书看的网络小说比较多,文学书或者纸质书比较多。我觉得我处在电子书和纸质书的十字路口,下一代可能更喜欢电子书。
来源:https://www.instagram.com/kaerusensei/
你似乎不介意在杂志上告诉我一些你的生活或隐私?
最初定位是个人杂志,个人其实在杂志前面,主要是因为他很酷,一开始没人看,相对自由。后来发现自己有了一些读者,写人生的时候觉得很尴尬。
做杂志对你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傅丰源在播客中说,你在探索自己的边界。这里的界限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其中一个意思就是对我有监督,有时间限制,可以保证我最少的写作次数。边界就是接触一些你平时接触不到的世界和人。比如这个播客,没有作品《城堡》,我应该没有资格去体验。
x杂志,你认领了吗?目前还有其他人在做吗?
没有要求。早年,我有一个习惯,看到好作品就赏五块钱。当时喜欢一个线下杂志的纳博科夫那期,后来偶然发现了一把锋利的武器。当时的线下杂志主编傅丰源,加了自己的微信,发了红包表示感谢。卡塞尔刚开始的时候自己玩,偶尔会发到朋友圈。他看到后问我有没有兴趣加入第一批武器项目。目前是一个人单独做。
你好像很重视一些指标,比如今年要完成30万字,每个月每个星期要写多少字。这些指标对你意味着什么?
这些指标主要是基于当时看的一部网络小说,里面说有些人自称喜欢写作,但实际上他们每年连10万字都没写。稍微躺着,加上公司每天都会有销售目标等等,就模仿它的风格,给自己定一个写作目标。意义是一种督促功能,我不想成为那种自称写,但每年写不出10万字的人。毕竟写得好可能是天赋的问题,这个可以原谅我自己,但是真的没有理由写得少。
来源:https://www.instagram.com/r_kikuo_johnson/
你会登录杂志,谈论如何做杂志。我觉得这样会体现出你的纠结。你怎么看待和化解这些纠葛?
有很多纠葛。其实我有时候也会看杂志行业,看看如何让卡塞尔更像杂志,但是我个人能力有限,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做。最大的问题是尴尬。有些东西写出来就知道有缺陷,但在杂志上发表,心态比没有作品更强烈。
微博是目前《城堡》的主要信息源吗?因为我看到目前《城堡》的微博引用很多?
微博不是主要信息来源,但前期可能引用较多,后期会减少。
考虑引用国外信息?
外语信息取决于我以后的成长。其实我的英语水平很差,几乎为零。
《城堡》目前最令人满意/不满意的地方是什么?
最不满意的一点是我的一些想法没有实现,整体凌乱,封面设计难看。满意的点是,我仍然真诚地分享一些我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城堡》第100期后会是什么样子?你希望它看起来像什么?
00期以后,希望能熟悉随心所欲使用汉字的工具,用它记录生活,创造虚构的故事等等。也希望看到更多的人自己制作杂志,在内心的宇宙中建造属于自己的城堡。
去网站看看吧!
(没收广告费!)
https://chengbao.bitcron.com/
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这些问题
请来到“编辑与写作必修课”
上课时间是2019年6月2日。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制书课程,享受限时特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