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最简单胯骨变窄的方法(耻骨联合分离症)

耻骨联合分离(缩小髋骨最简单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十月怀胎不容易,以为孕妇生完孩子就能恢复正常的身体状况,但是你知道有多少孕妇生完孩子会大腿根部疼痛,严重的情况下甚至翻身下床都有困难。这种症状很可能是骨盆分离,也就是耻骨联合分离引起的。

什么是耻骨联合分离?

耻骨联合分离是指一种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又称耻骨联合脱位,即骨盆两侧的耻骨纤维软骨关节因外力作用而轻微移位,出现耻骨联合距离变宽或上下脱位、局部疼痛、下肢难以抬起等功能障碍。

耻骨联合分离的原因

1.与耻骨联合薄弱解剖关系的变异有关。

2.分娩时用力过猛,特别是胎儿过大时,子宫收缩过强或不配合而躁动不安。

3.阴道分娩中不适当的强牵引,如在困难的产钳或臀位牵引后难以脱颖而出时。

4.黄体酮(叶黄素)分泌过多导致韧带过度松弛,分娩时两侧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容易分离。

5.由于产程较长、胎儿过大、分娩时用力或姿势不当、腰骶部受凉等因素,分娩时或产后骨盆收缩力失衡,可能导致骶髂关节软骨面错位,导致耻骨联合面不能恢复正常位置。

耻骨联合分离诊断信息资源的分离

1.测试:耻骨部位有明显压痛和叩击痛,外旋外展时髋关节活动受限,耻骨联合压迫和骨盆挤压分离测试出现阳性体征。

2.触诊:如果耻骨联合严重分离,可以触摸分离间隙。

3.影像学检查:正常人的耻骨间隙为4 ~ 6 mm,孕期可增宽2 ~ 3 mm。x线影像显示耻骨联合间距明显增宽,一般认为耻骨联合间隙超过10mm即可诊断。

耻骨联合分离的主要表现

1.耻骨联合处疼痛,翻身时加重,骨盆不能承受压力。

2.下肢活动受限,行走困难。

3.检查耻骨联合上方是否有局限性固定压痛,表现为局部怕压、怕压。

4.有些产妇的下背部和腹股沟区域疼痛。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康复方法

保守疗法

1.骨盆制动

(1)用宽度为25 ~ 30cm的松紧带,以患者两侧髂嵴为水平系住骨盆,环体保持骨盆束缚,直至症状和阳性体征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以限制耻骨联合的受力和活动,松紧度以骨盆承受能力为基础,不影响下肢血液循环;

(2)减少蹲位和负重工作,减少站立和行走时间;

(3)疼痛剧烈的患者应在硬床上休息,左侧卧位是避免出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最佳产前体位。产后会阴伤口最好交替健康侧卧位和仰卧位,可避免恶露流入伤口,利于伤口愈合。

(4)产后急性期留置尿管,限制起身排尿,盆腔压力制动可促进软骨和韧带愈合。

2.物理治疗:

(1)超短波治疗:对耻骨进行超短波治疗,两个电容电极在耻骨处相对,微热,15分钟/次,每天一次;

(2)红光治疗:超短波治疗后立即进行红光治疗,灯距20cm,垂直照射耻骨联合区20分钟/次,每日1次;

(3)治疗处理:在耻骨联合处敷热敷袋(平均温度50℃,持续12小时),每日1袋;

(4)电磁波疗法:每天两次照射耻骨联合,每次30分钟,有助于消除局部水肿,改善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缓解疼痛。注意调节灯距30 ~ 50厘米,防止烫伤。

3.饮食疗法

由于产妇刚生产完,新生儿需要消耗大量体力,应指导产妇吃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半流质饮食,如鸡蛋、鱼、牛奶、虾、动物内脏、蛋黄等。同时为了促进耻骨联合的康复,加入了猪皮、猪蹄、五花肉等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因为产后耻骨联合分离,产后活动减少,所以要给予富含纤维的食物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每天服用补钙剂,吃高钙食物。

4.心理护理

保证产妇感到舒适,缓解其焦虑。讲解病因,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并积极面对,及时满足其生活需求,进行心理疏导,解除其思想顾虑。

操作:

如果耻骨联合间隙超过30 mm,或患者持续疼痛或功能障碍,可考虑手术治疗。

康复训练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重点。通过针对性的神经和肌肉训练,提高神经控制能力和肌肉力量,可以长期保持康复效果,避免复发。

盆底肌肉训练

盆底肌位于盆腔的下出口。当耻骨联合分离时,盆底肌肉会处于拉长、松弛无力的状态,所以下面是我们首先要加强训练的肌肉。

1.平躺在瑜伽垫上,双腿伸展至肩宽;放松背部肌肉和腹部肌肉,然后收紧挤压盆底肌肉5秒,再放松10秒;这个动作重复10次。

2.平躺在瑜伽垫上,弯曲臀部和膝盖;抬起骨盆时,收缩盆底肌肉;当骨盆放下与肩部处于同一水平时,放松盆底肌肉;重复10次。

3.四点钟跪在瑜伽垫上,以躯干下沉、腹部伸展、头部抬起为起始姿势;躯干弓起,胸骨与骨盆紧贴时,盆底肌肉收缩5秒,然后回到起始位置放松休息10秒。这个动作重复10次。

4.长时间坐在瑜伽垫上,双手支撑身体。足部伸展,当足部向外旋转时,盆底肌收缩5秒后放松10秒;这个动作重复10次。

5.盘腿坐在瑜伽垫上,慢慢收缩盆底肌肉5秒,然后放松10秒。这个动作重复10次。

6.稳定身体,站在桌子或椅子旁边保持平衡;踮起脚尖将身体抬起时,盆底肌肉收缩5秒,放下身体时,盆底肌肉放松。这个动作重复10次。

以上六个动作,每天10组,3-4组。

腹横肌训练

腹横肌位于腹部深处。收缩可以提高腹部压力,稳定骨盆。它可以像带子一样将骨盆包裹在腰部。腹横肌力量增强,有助于合并耻骨联合。

1、仰卧腹部向下按压,如下图所示,肚脐向内呼气,感觉腰围缩小,腹部向下下沉将腰椎压向地面,保持腹部紧绷,不要屏住呼吸,均匀呼吸,每组保持30-60秒,做3-4组。

2.死虫运动:如下图所示,仰卧在垫子上,屈膝向上直举双臂,像一只四脚朝天的虫子,然后缓慢可控地展开对侧的手臂和腿,然后交替完成另一侧的动作,注意收紧腹部,保持腰椎始终贴着地面,每组20次,做3-4组。

综合培训

这个动作整合了臀肌、大腿内收肌、盆底肌和腹横肌。通过整体训练,可以增强这些肌肉的同步收缩能力,使肌肉在动态过程中同步收缩,稳定骨盆。

如上图所示,在胯桥姿势开始时,夹一个垫在两腿之间,抬起脚趾,收缩臀肌和盆底肌,向上抬起骨盆,直到大腿与身体成一直线。这是要注意收缩腹部(收紧腹横肌)避免骨盆前倾,保持5秒,然后慢慢恢复。每组重复10次,做3-4组。

骨盆神经肌肉控制技术

这需要有经验的康复老师的帮助。

前缩模式:患者取侧卧位,屈膝屈髋,治疗师将一只手放在髂骨上,手指在髂骨肌前方,阻力方向为向后向下,患者逆着阻力向前向上移动。

后伸模式:患者的姿势与前缩模式相同,治疗师双手叠放在一起,掌根置于髂嵴上,阻力方向向前向上,患者骨盆向下向后,以抵抗治疗施加的阻力。每种模式10组,每组10s电阻,10s静止。

总结:

产后耻骨分离是妊娠引起的常见病。子宫增大、胎儿体重增加、雌激素、孕激素和松弛素的变化等都会引起耻骨联合分离。因此,无论产妇是顺产还是剖宫产,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耻骨联合分离的症状。急性期保守治疗有效。但从长远来看,尽快恢复核心肌群的稳定,增强肌肉力量,控制神经肌肉才是治本之策。

参考

1.涂金梅,郑彩霞,王小慧,等。孕妇耻骨联合分离的临床防治[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2946-2947。

2.高捷。20例耻骨联合分离产妇的临床康复护理体会[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32(6):507-508。

3.冯,张杰,,等.产后盆底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计划生育与妇产科,2016,8(8):3-6。

4.时红峰,蔡飞,宗敏如,等.物理疗法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8)

5.南达尼先生,南达尼先生。正常阴道分娩后耻骨联合分离女性的物理治疗策略:一项病例研究。

作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