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的成就(杨振宁的成就有多了不起)
说到杨振宁,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他很优秀,但首先想到的是他和54岁的妻子鄂温克的婚姻。
当被问及杨振宁的成就时,许多人说不出为什么,然后形容他是“一个可以在21世纪与霍金竞争的科学家”。
虽然霍金无疑是21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但称杨振宁的“堪比霍金”并不恰当。人们通常更崇拜霍金,这与霍金抗击卢·格赫里希病的传奇经历有关。不过,杨振宁舆论中有“八卦新闻”。事实上,杨振宁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超过了霍金。
2000年,《自然》杂志评选出了千年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这20多人的名单中,有牛顿、爱因斯坦、薛定谔、麦克斯韦和杨振宁。杨振宁是这份名单中唯一的中国人,也是唯一活着的物理学家。
杨振宁出生于1922年。抗战时期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5年赴美国留学,获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后来,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学习物理,师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正式开始了他的物理生涯。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主要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是宇称不守恒理论,二是规范场理论。
让我们从宇称不守恒理论开始。
1956年以前,全世界都信奉“宇称守恒定律”,这是当时量子力学中的基本定律,也被视为宇宙中的铁律。
杨振宁和李政道在1956年发表了一篇论文,从理论上证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不守恒的。
这一颠覆性的成就使杨震的宁在年仅35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另外规范场理论。
规范场理论是杨振宁先生最大的成就。虽然他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认证,但他让杨振宁成为了无冕之王。
自然界只有四种基本力,即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强相互作用力。
1678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20世纪初,爱因斯坦完成了广义相对论,详细描述了引力,给出了正确的引力场方程。
19世纪,麦克斯韦建立了麦克斯韦方程,解释了电磁力。
1954年发表的的“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描述了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
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发表之初,并未引起物理学界的重视。直到20世纪70年代前后,许多学者不自觉地将这一理论引入到他们的研究中。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后来被物理学界公认为“20世纪下半叶基础物理的总成就”。
这两个理论是杨振宁最重要的成就,但不是唯一的。在玻色子多体问题、杨-巴克斯特方程、非对角线长度程序等方面也有很多成果。
霍金的成就主要在天文学方面,但杨振宁建造了一整栋物理大楼。
因此,当你将来想到杨振宁时,不要只知道他的婚姻,也不要把他和任何人比较。因为杨振宁这个名字,它足够强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