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金复康口服液停产了(金复康口服液)

金福康口服液(金福康口服液停产)南方人物周刊2017-10-13 09:39:10

刘嘉湘,1934年生,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获第三届“中医硕士”。

"

"

手术、放疗、化疗常被视为癌症治疗的“三大法宝”。然而,在上海龙华医院的老中医刘嘉湘手中,中医却成了治疗癌症的第四大法宝。

1972年,刘嘉湘率先系统地提出了“中医治癌扶正”的观点和治疗方法。他一直是这一理论的倡导者和杰出实践者。悬壶济世60余年,刘嘉湘累计诊治癌症患者50余万人。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很多被西医判处死刑的晚期癌症患者,都实现了“带瘤生存”,甚至出现了少数完全治愈的奇迹。

“1998年,我们有一个肺癌患者,早期非常小,在中大约一厘米多一点。3月份做了肺癌手术,5月份头疼。我们发现它转移到了我们的大脑,然后我们进行了化疗。化疗后6月做了伽玛刀,8月发现头肿块没有缩小,又长大了。1999年9月,我们来我家吃中药。现在,没事了。19年后,她

83岁的刘嘉湘精神矍铄,目光炯炯有神,他谈了将近三个小时,几乎没有喝一口水。他饶有兴趣地回忆着自己的青春,分享着自己对中医的热爱和敬佩,一路探索着扶正抗癌之路。

“中医不同于西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医家必读“曰:‘积者正气不足,则恶鬼留之’。肿瘤是全身性疾病,肿块只是局部表现,气虚,身体平衡失调,外感邪气入侵,气滞血瘀形成肿块。过去人们以消除肿瘤为治疗目标,只是一刀将其切除,但有些人手术后会有复发转移。后来医学界认为,肿瘤只有在5年内没有复发和转移才能治愈,美国实施放疗和化疗几十年后,5年生存率也没有明显提高。现在医学界提出了新的观点。既然不能完全消除,治疗的重点就是如何带瘤生存,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这就需要正确认识人与肿瘤的关系。你要肿瘤还是要重要人物?”

面对晚期癌症缺乏西医有效治疗,刘嘉湘多年来一直倡导“扶正治癌”,重视“以人为本”,将生存时间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标准,与当今肿瘤疗效评价中重视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方向不谋而合。

“扶正培本是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方法,旨在调节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纠正异常的免疫状态,增强机体固有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从而抑制癌症的发展,达到缓解疾病、延年益寿甚至治愈的目的。这也是近年来医学界对中医治疗肿瘤感兴趣的原因。”

今年,刘嘉湘因在中医药治癌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中医大师”称号。到目前为止,上海只有6位著名中医享有这一荣誉。“现在上海六位‘中医大师’中有四位已经离开了。今年和我一起接受评估的朱南孙已经97岁了。尽管腿脚不便,她仍在诊所。”

心气黄,扶正抗癌。

解放初,年仅16岁的刘嘉湘考入福建军区医学院,系统学习西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技能。1950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福建军区当卫生员。

“驻扎在海边的部队,我们在城里,士兵生病什么的时候给我打电话,我们就在那里。当时我才17岁,背着一个红十字会的小药箱和一把枪,因为刚解放就有很多土匪。我从早上6点开始走了大概12个小时,一路跑到海关。当时军卫中心缺医少药,士兵受伤后稍作治疗,没有内伤药。”

两年后,刘嘉湘偶然在县城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新针灸》。出于好奇,他用补贴的方式邮寄了一套针灸器具给苏州程丹安针灸学会。首先,他大胆地在自己身上练习针灸,熟练后再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一线官兵的治疗中常常取得奇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士兵在练习的时候晕倒了,我用针扎了仆人一下,他醒了!另一个士兵胃痛。我刺了内关、足三里、中脘。几次后,他不会感到任何疼痛。”

刘嘉湘尝试针灸疗法的经历,不仅解决了当时军队缺医少药的问题,还点燃了他学习中医的愿望。“后来,我去了福安地区的中医院,看到医生量了一下脉搏,然后看了看舌头开了个方子。我很惊讶。当时我对中医书籍一无所知。我买了《针灸大成》这本书,里面全是古文。因为我爷爷是学者,教我古文,所以我还是有一些基础的。然后我就开始看了,但是当时我看不懂。"

在担任助理军医后,为了深造,刘嘉湘自学了数学和物理课程。1956年先后报考浙江师范大学和上海中医学院。收到两所院校的录取通知书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一路坐火车到上海,穿着军装报到。开学时,因为听不懂当地老师的课,他每天晚上都会蹲在宿舍楼门口的灯下,反复研究课堂内容,直到完全消化吸收。这种研究精神在他毕业后的医学生涯中从未改变。

1962年,刘嘉湘毕业后留在了上海中医学院。在上海名医张岐伯临证的日子里,他废寝忘食,赢得了张老行医的精髓。“张老开药方的时候喜欢挠头皮,嘴里一直在讲他的思路。我跟着,我把他说的写下来,基本上把他半年的事情都写下来了。张老医德好,对病人很好。他非常仔细地进行了咨询。他的临床实践以检查舌苔为主,脉象为辅,用药非常精细。一般药品不超过10种。比如当年他给胃癌患者治病的时候,一味用木馒头,患者真的好了。”

多年后,刘嘉湘在实验室验证了老师用药的机理,发现确实有效。

现代中医对肿瘤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中医治疗癌症重在“攻杀”,疗效不尽如人意。肿瘤的治疗主要是以打击肿瘤为主还是以人为本?带着问题,刘嘉湘慢慢走上了探索中医药治疗癌症的艰辛道路。“中医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从整体的角度去辨证论治。中医最早采取的是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抗癌药物路线。五香药袋以前很有名,店里会给你一袋,基本和西药一样。”

自1965年以来,刘嘉湘主要从事中医肿瘤和中西医结合肿瘤的临床研究。他广泛阅读古代医学书籍,查阅大量现代文献,记录了所有对肿瘤症状的描述和治疗方法。1958年至1962年,他重新整理了与张、陈耀棠、庞等老中医学习的经验笔记,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分析了2000余例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认为正气不足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病机演变的关键,正气不足与阴阳气血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他根据传统的“扶正”理论,以扶正为前提,达到“祛邪”的目的,开始探索“扶正治癌”。

1968年,上海中医学院成立了以刘嘉湘为组长的肿瘤研究小组。他和基础部的几位老师一起,花了两年时间,在实验动物中筛选出50种抑制肿瘤的中草药,找出了有效的抗癌中草药,提高了临床疗效。

1970年,为贯彻落实周总理“一定要攻克癌症”的指示,医院开设了30张床位的肿瘤病房,对癌症患者进行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1971年,刘嘉湘总结了前两年108例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经验。经对比发现,辨证施治后近期有效率为56%,39例患者存活1年以上。然而,单独使用肺五方治疗的18名患者无一存活超过一年。这一临床研究为他的学术思想奠定了基础:中医治癌要以辨证论治,扶正祛邪。1971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抗癌药物研究经验交流大会上,刘嘉湘报告了《中草药对165例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观察》一文,并介绍了10个有效的抗癌方剂,其中包括治疗脑肿瘤和淋巴瘤的中成药“7011”。

1972年对刘嘉湘来说是难忘的一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癌症免疫大会上,他的著作《中医药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受到业界的高度评价。“这次会议实际上是一次西医会议,由中国卫生部、国家防癌办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举办。当时的老前辈谢少文教授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健康免疫学家。他告诉我这篇文章他已经看了三遍,并敦促我做一个会议报告。我写的文章有中医理论,有辨证论治,每种治疗方法背后都有病例对照,下面的反响很好。”

这份在1972年刘嘉湘会议上的报告,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我国中医扶正治癌的学术观点和方法。2005年,扶正抗癌系列研究获吴、院士领导的专家委员会评审。刘嘉湘的扶正抗癌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奠定了他扶正抗癌学术思想的开创性地位。

主导3个国家级新药研发

刘嘉湘有一个“百宝箱”,里面存放着大量患者的病史、一摞摞的病例和死亡故事。

在接受中医治疗后寿命最长的癌症患者中,有一个叫潘的人。1965年,当时39岁的潘某被确诊为胃癌。剖腹时发现胃内有6 cm、4 cm的肿块附着于胰腺,已广泛转移至腹膜,后期无法取出。他在极度悲伤的状态下来到龙华医院看中医,由刘嘉湘接手,进行中医治疗。病人吃了中药后,奇迹发生了。起初,他坐大车去医院。两周后,他的情况有所好转。三个月后,他自己走到了医院。一年后,肿瘤开始缩小。两年后,肿瘤奇迹般地消失了。这位病人七十多岁了,仍然活得很好。

1971年,一个患直肠癌的22岁女孩在母亲的陪伴下看中医。刘嘉湘采用中药口服和灌肠治疗。一个月后,大便次数和大便中的血液明显减少。经过5个月的治疗,大便正常。半年后的一天,一个肿瘤组织脱落,送病理科确认为直肠腺癌。一年后,肿瘤部位被正常粘膜覆盖。之后女孩连续吃了几年中药,最后病灶完全消失。“看到患者的病灶缩小,病情好转,生活得很好,我真的比什么都开心。”

拿着几十年的旧案,刘嘉湘就像拿着一堆绝世珍宝。他还记得救了一个癌症晚期的工厂主。那一天,十几个工人围着他,苦苦哀求他:“他死了,生产的关键技术就没了,工厂就没法继续了。”

刘嘉湘承认,多年来,这种医学上的成就感激励他探索用中医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做一名好医生离不开老师,更离不开患者。我最想感谢的是病人,是他们造就了今天的我。”

当医生的时候,他总是细心接待每一个病人,详细询问他的病史。没想到,这给他带来了重要线索。当时,一位患胃癌的杨姓患者在他的门诊长期随访。有一次,杨被蛇咬了,吃了纪德生的蛇丸。没想到,胃癌的病灶被缩小了。蛇丸能治癌?1968年,刘嘉湘在上海中医学院成立了以他为首的癌症研究小组,带领大家筛选出了重楼、八角莲、苦参等近70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草药。

为了发展中医药提高肺癌的临床疗效,刘嘉湘筛选出12种中药(主要有黄芪、北沙参、天冬、女贞子等)。)具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作用,制成益肺康六汤(后称金复康口服液)。

金复康口服液获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将290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金复康单用组缓解率为11%,金复康联合化疗组缓解率为42%,单用化疗组缓解率为23.33%。经统计分析,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金复康口服液可以缓解非小细胞肺癌,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金复康口服液联合化疗具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

“为什么是金福康?是肺金,就是让那个肺健康,所以叫金富康。”

目前,金福康口服液已获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行二期临床试验。研究发现,这种药物不会影响化疗的疗效或增加副作用。这也是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首次获得国际肿瘤学界的认可。为了让世界接受中医扶正法的疗效,有必要用实验数据说话。刘嘉湘把中医治疗癌症的方法带到了世界上。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刘嘉湘采用现代科学方法证明了增强机体抵抗力在治疗肿瘤中的作用。40年来,刘嘉湘主持的中医药治疗晚期原发性肺癌临床与实验研究项目5次列入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开展了扶正法治疗晚期肺癌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疗效显著,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他发明的治疗癌痛的中药金复康口服液、正德康胶囊、蟾酥膏药,都是药厂生产的。

“金福康有12种药,其中清热解毒占3种药。正德康有8种药,无一解毒。都是益气养阴补肾的药。在八种药物中,有一种是陈皮,用于理气,另外七种是补药。我所有的研究生都做增强身体抵抗力的药物。这样做之后,我发现清热解毒、抑瘤约20%,化痰软坚约20%多一点,但补气养阴、健脾益肾的药,抑瘤率可达30%、40%甚至60%。这其中有很大的区别。正德康是抑制肿瘤的最佳药物,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我现在在台湾省做了30多年的病人,吃了之后感觉精力很充沛。

20世纪60年代,经过反复筛选药物,刘嘉湘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蟾酥软膏(后称蟾酥软膏)。经临床多中心、大样本、双盲、前瞻性、随机对照验证,由他领衔的这款创新中药止痛膏,配合部分中药外敷,可达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有效率高达93%。这一具有中医特色的发明获得了1985年卫生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善用古方,不墨守成规,是刘嘉湘诊疗的最大特色。作为中医药治疗肺癌领域的“王牌”,他依然孜孜不倦,潜心研究。“学古人而创新,守法而变通是原则。是中医古人留下的瑰宝。好好挖掘,你会得到更多惊喜。中医不可能进入一个只能调节健康的怪圈。中医有其立竿见影的疗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种疗效,中医的发展才会更有希望。”

恶性肿瘤的多学科综合管理

“今年的号已经满了,明年的号10月份挂,一般半天就关了。现在我们门诊一年45万。”

刘嘉湘成立的龙华医院肿瘤科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医院肿瘤科、国家肿瘤专科医疗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恶性肿瘤基地。

“一个好的癌症多学科综合治疗需要以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近、近期毒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费用为最终判断指标。”刘嘉湘说,“肿瘤治疗的方法不仅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常规西医治疗,而且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法也在蓬勃发展。然而,任何一种肿瘤治疗方法都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恶性肿瘤的治疗已经进入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时代。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取长补短,局部和全身并重,才能进一步提高肿瘤的治愈率。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现代高科技在中医肿瘤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中西医结合的中医和肿瘤学正在从经验医学和实验医学向综合医学(或系统医学)时代发展,未来中西医结合的肿瘤学将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脱颖而出。”

老人每天的日程仍然很忙。他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基本上12点就睡觉了,为了整理疾病信息。“我经常跟下面的医生说,病人是老师。当他们生病时,他们都知道自己要死了。他们到处找医生,你要注意去哪里找,吃了什么药,吃了药之后会怎么样。西医都在动物身上做实验。这些病人自己做实验。这段经历非常珍贵。我总是说,不要认为你很棒。你还是从病人那里学来的,但是你要全面练习,证明,这样你才能提高。我经常说你跟了我这么久,几篇文章都没写好。我说,你很忙,我也很忙,至少有100多篇论文。”

回顾抗癌50年的历史,刘嘉湘感慨地说:“我是搞癌症的,毛主席的五篇文章对我影响最深,实践论、矛盾论、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龚玉一山”。为什么这么说?比如《实践论》,从临床角度看是否有疗效,方法对不对,要总结,反复验证;关于矛盾,就中医而言,你要抓住主要矛盾,患者可以告诉你很多,但你怎么分析是阴虚、气阴两虚、湿化不足、虚还是湿?里面有一个整体性的观点,非常重要;为人民服务和白求恩大夫都是精神。早年的那个时候,早上8点开始看,晚上3点半吃午饭,晚上9点半看,一天最多能看307个病人。那是为人民服务。龚宇一山也是一种精神。肿瘤是个难题。现在,没有根本的解决办法。无论是手术、化疗还是放疗,包括我们的中医在内,总的目的都是让患者改善症状,活得长久、健康。"

适合道,善良,善良,做一个伟大的医生,做一个民族的手

由华润三九和本刊联合策划制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