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经历(班主任工作经历:很苦很累但很充实)
自从我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当班主任。众所周知,班主任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班主任要履行更多的职责,付出更多的努力,也许更多的努力都是默默无名。但是我认为我们获得的幸福是别人无法理解的。我觉得班主任的工作是真实的,没有高深的理论,但也没有谬误。我想谈谈我对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的一些感受。
第一,班主任要有爱心和责任心。
我做过班主任,知道我们班主任不用担心。一切都必须由我们的班主任来管理,比如早读、课前、课间、课间操、午休、晚自习、食堂就餐、放假、返校、学生生病、学生请假、学生违纪等等。一定要通过信息资源一点一点的教学生,可以说是被琐碎的层层包围。而且,众所周知,我们学校的学生情况因为学生差而更加不均衡。学生学习基础差,纪律性弱,家庭情况复杂。所以,作为二中的班主任,你一定要有耐心,有爱心,有责任心。我们应该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
在学生的成长阶段,犯错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学生的错误,要理智,要感性,要有很大的感染力,这是其他力量无法替代的。我经常告诉学生,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是一种耻辱;只有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高中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智商低不等于情商低;学会做最好的自己等等,从而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告诉学生真相,启发他们,他们会有像春风和雨一样巨大的感染力,他们也愿意向班主任敞开心扉,改正错误。
爱心、耐心和责任感对做一名学生喜爱的优秀班主任尤为重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
第二,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目标是形成良好班级群体的条件和动力。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科学实用,要求全班参与,班会讨论通过。例如,在制定班级目标时,我们应该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当然,作为班级工作的重点,我们可以适当突出一个方面的要求。我们可以结合学校政治处每学期开学时部署的德育目标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要求和集体共同努力的目标。我觉得班级目标的合理制定使得班级的发展稳定有序,学生们充满了干劲,所以我们班在上个月的班级管理评比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总之,班级目标的合理制定带来了更多的班级向心力和凝聚力,我认为这比任何证书、任何荣誉都重要。
三是培养和用好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我们班主任要把班干部的选拔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我们可以通过家访、谈心、听别人评论等方式,掌握学生第一手情况,在对全班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后,从中挑选一些班干部。选班干部有一定的要求:积极的思维方式,一定的明辨是非能力,独立思考;热爱集体,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愿意为同学服务,在同学中有很高的威望;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如组织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成绩好,一两个特长。在平时的工作中,我非常重视班干部的培养,在成绩等各方面都很突出,组织协调能力强,独立工作能力强。在班里有较高威望的优秀学生可以被任命为班长或团支部书记等主要班干部,在学生中具有说服力,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对于成绩优秀,但性格内向、有责任心的学生,往往比较细心,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工作,因此可以被任命为学习委员、宣传委员、卫生委员。性格外向好斗的孩子可以被任命为体育委员和文学委员。因此,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是选拔班干部的第一步。只有仔细观察,全面了解班级情况,才能确定哪些学生适合当学生干部,哪些学生将来可以成为班主任的助手,成为班级的骨干。
班干部的工作能力主要包括独立工作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班主任的具体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不要太细致,以免自己的手脚被捆住。班干部的培养也要讲究方法,让他们在平时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增长才干。对此,我们班主任应该给予鼓励,帮助他们不断总结和提高。当然,班干部也有不足之处。在这个时候,我们的班主任不应该责怪他们,这往往会让他们胆怯。
四是努力实现家校有机结合。
俗话说,以心比心,心只能用心来交换。这是教育教学的关键,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我觉得人的能力千差万别,但是和父母沟通一定要真诚。然而,家长和班主任经常会有冲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家长和班主任之间存在矛盾,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有不同的意见。老师认为学生有很多问题需要改正,但是家长认为孩子优秀,所以对班主任有意见。有些家长不太了解情况,所以误解了班主任。也有一些错误确实属于我们的工作或者处理不当。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有些学生在家和在学校的表现不一样,导致家长和班主任在学生评价上不一致。比如我班有个高个子男生,上课心不在焉,下课打闹,写作有些困难,作业写得很差。然而,他在家里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听他同学父母的话,楼上楼下住的时候更清楚。这孩子在家很听话,学习和做作业的时候很少下楼玩。所以,我和父母沟通的时候,比较委婉。我们先问问孩子们在家过得怎么样。父母告诉我这件事后,我改变了主意。孩子们在学校可能没有父母的监督,这有点宽松。我和家长交流了孩子们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最终老师和家长达成共识,形成统一战线,使得孩子的在学校和家里都严格要求自己。只要形成家校合力,家长就不会和老师发生矛盾,也会觉得老师很重视孩子的细心观察,是很负责任的老师,所以会很尊重老师。再遇到这种事情,也不会怀疑老师的话。
有时候,因为班主任处理问题不当,我们应该坦率勇敢的承担责任。只要我们真诚,父母一定会和我们站在一起。比如上课的时候把手机调成静音,下课后发现有几个未接电话是家长打来的,就赶紧给家长打电话说明情况。如果她不回电话,她肯定会觉得这不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甚至不接学生家长的电话,必然会导致我们之间的矛盾。平时如果有学生生病或者不能按时到校,我肯定会亲自打电话询问情况,让其他孩子给他做作业。时间长了,家长就会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心,自然会尊敬老师。
如果有些家长真的无理取闹或者抱怨,我们班主任一定要冷静克制,不要和家长正面碰撞,激化矛盾。要有“以德报怨”的心态,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教育学生和家长,展现好的师德和修养。另一方面,可以求助学校领导的支持,及时向学校领导说明情况,寻求他们的帮助,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采纳领导对处理这个问题的意见,这样问题才能得到妥善处理。
和下一代学生的父母打交道时,因为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的感情比自己的孩子好,所以经常用单纯的爱来代替教育。所以和他们谈教育方法的时候,往往会有障碍,需要更大的耐心和尊重,选择老人能接受的方式,必要的时候还要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总之,只要我们班主任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一定会让感情融洽,所以冲突自然很少发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