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存款利率(2021年外币存款利率表)
近三个月来,外币存款余额快速增长,包括五大行在内的多家大型银行大幅下调小额外币存款利率。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出现了“工农建交”等国有银行,招商银行、广发、光大等股份制银行下调了部分外币存款利率。从调整后的外汇存款利率来看,目前美元和港元一年期和两年期的利率在上述大多数银行的存款货币中处于较高水平,均为0.35%。然而,欧元、日元和瑞士法郎的存款利率是所有货币中最低的,只有0.0001%,接近于零。
研究人员表示,最近许多大型商业银行降低外币存款利率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全球利率保持下行通道,本外币存款存在利差。与此同时,中国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化,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另一方面,在我国经济强化“双循环”的背景下,根据需求动态调整外币持有量也可能影响银行对外币存款利率的调整。
央行数据显示,8月末,我国外币存款余额8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已经连续三个月增长,达到近29个月的新高。当月外币存款增加2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1亿美元。
许多银行降低外币存款利率。
9月26日,交通银行宣布,决定下调国内部分小额外币存款利率。根据交通银行的公告,此次调整的依据是《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降低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其中规定“金融机构小额外币存款(300万美元以下)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
图片:交通银行官网
工行也在25日调整了外汇存款利率表。中国券商注意到,本次调整的货币包括美元、英镑、港元、日元、加元、澳元、欧元等。存款利率有较大调整,但新加坡元和瑞士法郎的存款利率没有下调。
以美元为例。工行官网历史数据显示,活期、一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最新年利率分别为0.01%、0.05%、0.25%、0.35%,分别比调整前低0.04%、0.15%、0.25%、0.45%,均超过一半。
然而,包括活期存款在内的各种期限的存款利率,如日元和欧元,最近被调整为0.0001%,接近于零。根据工行官网历史数据,该行上一次调整外币存款利率是5年前的2015年2月17日。
中国券商注意到,“工农中建交”等国有银行和广发、光大、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均下调了相关外币存款利率。但与此同时,仍有一些银行没有“跟上步伐”,如邮储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等。以浙商银行美元存款为例。一年期和两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为0.8%和1%,明显高于其他大银行。浙商银行官网显示,上一次调整时间是今年7月30日。
中国工商银行华南地区某分行的一位客户经理告诉券商中国记者,随着部分国家外币利率在本国持续走低,近期工行外币存款利率有部分调整,但业务变化不大。通常,其分行的外币存款业务做得不多。
央行数据显示,8月末,我国外币存款余额8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已经连续三个月增长,达到近29个月的新高。当月外币存款增加2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1亿美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认为,近期各大银行下调外币存款利率,体现了国内利率市场化,优化了资源配置,使商业银行灵活应对外部市场的供求关系,部分外币存款利率下调,有助于拓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定价区间空。
欧美很多国家实行零负利率。
对于银行为何下调外币存款利率,经济学家孙兆东指出,这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疫情下,全球利率保持下行通道,发达国家货币利率存在境内外利差。利差的扩大也将有助于国内商业银行调整利率。
他认为,另一方面,在中国经济“双循环”加强的背景下,根据需求动态调整外币持有量也可能影响银行对外币存款利率的调整。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各国经济普遍萎缩。与此同时,各国央行纷纷降息刺激经济。据统计,2020年上半年,全球各国央行共降息200多次,已超过去年降息次数。目前,包括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日本银行和英国银行在内的许多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已经进入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
美联储加息预期矩阵图显示,2023年后美国可能维持零利率,比6月会议预期的晚一年。当地时间9月16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范围内。
最近英国疫情不断蔓延,英国央行暗示可能考虑负利率。英格兰银行官员特雷里奥表示,英格兰银行关于负利率的讨论令人鼓舞,这表明英国可能会效仿欧洲央行,将利率降至零以下。
据报道,丹麦、瑞士、瑞典和日本都实行负利率。丹麦国家银行活期存款账户利率为负0.6%。自2019年起,丹麦日德兰银行连续十年向房屋贷款人提供0.5%的年负利率。澳大利亚央行将现金利率下调至创纪录的0.25%,距离零利率仅差0.25个百分点。
“从全球经济前景和不确定性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海外主要央行将继续实施零利率、负利率、无限量化宽松政策,全球外币流动性将十分充裕。”中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对券商中国记者分析道。他表示,降低外币存款利率也将有助于减少海外短期套利资金的涌入。
经济学家孙兆东认为,美元作为顶级货币的调整,将影响美元指数等主要货币的利率走势。因此,在疫情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负利率、零利率的趋势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进一步深化。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
央行2020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由于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外币存贷款利率有所下降。
6月份,活期和大额美元存款3个月内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0.20%和0.75%,分别比3月份低0.01和0.68个百分点。3个月内和3个月至6个月的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1.57%和1.47%,分别比3月份低0.62和0.45个百分点。
此外,目前人民币资产与外币资产的利差仍然较高。例如,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差最近扩大到约240个基点。在此背景下,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国际投资者也看好人民币资产,呈现净流入趋势。
周认为,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经受住了许多风险事件的冲击,已成为世界上最稳定的货币之一。未来三年,国内利率和汇率将进一步改革,国内经济将稳步改善并呈现出与其他主要经济体分化的趋势,宏观风险将趋于收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币资产将吸引外资持续流入,使人民币受益。
但他同时表示,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很多。未来三年,全球疫情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贸易和单边主义将升温,地理形势将对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和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人民币将更好地匹配基本面和国际收支,预计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将保持稳定,围绕合理均衡水平双向波动。
本文源于券商中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