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人有雅俗共赏的气度,才有两极平衡之后的结果(论雅俗共赏)

论优雅与流行(只有当人们既有优雅又有流行的容忍度时,两极平衡后才能达到结果)

人要有追求优雅的品味,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迁就世俗的胸怀。

首先,我。

虽然高雅高于世俗,但世俗是高雅不可分割的基础。优雅不仅是与世俗比较的结果,也是在平凡中锤炼出来的非凡。

所以,我们在对待生活中的“优雅和信息资源”的态度上,不要过度挑剔选择,而要以包容为前提,能够接受世俗,欣赏优雅。

在《菜根滩》中说:金从矿中来,玉从石中来,求真不虚无缥缈;当你得到酒时,仙女遇到了花,虽然优雅不能脱离粗俗。

黄金是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的,碧玉是从岩石中雕刻出来的,所以没有幻觉就不可能得到真理。当你通过喝酒悟出了道理,就能在花丛中遇见神仙,说明高雅的东西并不能完全摆脱世俗。

生活的潜意识具有趋利避害、跟风等特点。因此,我们的总是在潜意识里追求那些他们认为“完美优雅”的东西,但人们的主观意识中存在着一些我们无法察觉的误区。

我们在判断事物的美丑标准时,只是基于自己对世俗世界的观察,却很难察觉到事物背后的另一面影响。因此,当我们过于倾向于某个自以为是的“优雅”方向时,不仅会难以达到目标,还会容易导致物极必反的结果。然而,在我们忽略的平凡世俗世界里,有人生最好的结局。

就好像一个人总是在追求人生的顺境,到头来非但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反而弄巧成拙,而那些甘愿忍受孤独,在磨难中历练的人,最终却遇到了大器晚成的奇妙结果。

有雅俗共赏的心态,不仅能调和你的生活品味,还能帮助你在生活态度上找到平衡。

这应该是真的,不仅是对优雅和粗俗,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如此。应该建立在宽容的基础上。雅不排斥俗,因为没有俗,雅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荷花是一种高贵的东西,但它永远离不开污泥的培养。它也生长在污泥的环境中。幸福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但也是从苦难中积累的成就。

会稽之战失败后,越王勾践被迫与吴王夫差讲和。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吴,重用和他的文风,选择忍辱负重,使自己的国力逐渐恢复。后来,在黄池会议上,他抓住一切机会打败吴冰。

勾践的例子不是典型的为了一个满意的结果而受苦的例子吗?没有一开始接受苦难和苦难的过程,就不会有后来的“优雅”结果。

正如蔡根丹所说,黄金也是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的,碧玉是从岩石中雕刻出来的。没有幻想,就没有真理,没有苦难,甚至没有看似无用的积累过程,就没有你期待的美好结果。

第二,

生活中的优雅是世俗的升华。优雅的人不会做俗事,更不会轻视世俗。只是他们即使在世俗中,也能在接受了世俗之后,以一种看似世俗的方式保持生活的优雅品格。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明道若无知,入道则退,入德则谷,入德则谷则耻。

这句话的意思是:光明的道路似乎有些晦涩,前进的道路似乎在后退,平坦的道路似乎在崎岖,高尚的美德似乎在低下,最纯洁的心灵似乎包含着污垢。

春秋时期,著名的楚王楚庄王少年时期就面临着混乱的政治局面。为了稳定局势,他表面上三年不理会政事,每天沉浸在酒色之中。法庭上的一些部长拐弯抹角地讽刺他。他说:三年不飞,飞上天,三年不说,一鸣惊人!

果然,后来楚庄王为治理国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任职前二十二年,他坚持知人论世、以德报怨、善于政务、兴修水利、重视农商等治国理想方针。在许多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楚国的国力日益强大,先后攻占了几个邻国。后来,他赢得了周朝,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经历了积累财富的过程,在蛰伏期不怕无为,不怕别人的怀疑,甚至是诋毁诬陷。反而冷静地选择了等待,容忍了不想面对的当下,然后有了以后想追求的结果。

因此,生活的智慧是建立在宽容的基础上的,宽容可以塑造好的结果。就像那些美好的东西,不是通过刻意标榜美或者一味追求自以为是的过度纯洁而获得的,而是通过迁就世俗的污秽而获得的,可以塑造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正如《道德经》所说:一切事物都是消极的、积极的,都是膨胀的、和谐的。

世间万物都是阴阳调和的结果,世间的和谐状态也是两极相互激荡形成的新事物。既然道的规律是相互作用的,为什么要在生活状态中过分追求优雅而抛弃世俗呢?

作者|中国研究书店

读国学智慧,感受古文化,体会不一样的世界,看到不一样的人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