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作品(宋·应星的自然创作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中华民族不仅以“礼义”著称于世,如西周的“礼义”、孔子的“仁礼”、现当代的孔子学院;而且在科学和发明方面,对近代世界资产阶级工业革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涌现出了许多科学家,如:祖冲之和皮、沈括和笔谈、宋的天工等。
杰出科学家宋
宋·应星(1587-1666),江西省奉新县北乡雅溪排坊村人(江西宜春人),明末清初杰出的农学家、博物学家。
宋的主要作品有:《天工开物》、《野议》、《论气》、《论天》、《悲悯诗》等。
主要成果包括:百科式天工百种;首先提出声音是由气体传播的;......。其中《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吴凯》的首次出版和完成
宋博览群书,多才多艺,从小聪明好学,兴趣广泛。入学考试后,他多次出差,视察城市和村庄,了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观察操作过程,并做了详细记录。公元1637年底(明崇祯十年),宋应星开始起草《天工吴凯》第一期,每一章都要调查研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图文协调。后来,宋成了一名收入微薄的教师,花了十七年(1637-1654)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天工开物》的写作。
天工吴凯的主要内容
《天宫吴凯》共三章十八章(卷)。该书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也反映了明代中国——手工业作坊的生产特点,涉及农业、手工业等30个生产部门。书中有123幅插图,描述了130多种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和工艺。第一部分记载了粮食、豆类、麻类的种植加工方法,丝绸、棉麻的纺织染色技术,制盐制糖技术。中等故事
包括砖和陶瓷的制造、车辆和船只的建造、金属的铸造和提炼、煤、石灰、硫磺和明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石油开采和造纸等方法。下一章介绍了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制造,颜料和酒曲的制作,以及珍珠和翡翠的收藏加我等。本书序言还强调了“人要与自然协调,人力资源要与自然力合作”的辩证哲学。
宋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合作”的哲学思想
《天工吴凯》在序言中说:“天盖地,千百个,事也因之,人力难免。”同时也强调自然和人力平分,否则就会失衡。宋的主张具有辩证的哲学思想,这与当代强调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人类共享未来的共同体”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
杰出科学家宋与天工开物对世界的影响
首先,宋写《天工》的时期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第一次上升到发展的阶段,也是英法等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兴起时期。当他们看到科学家宋和《天宫》最有价值,而《天宫》一书被翻译成日、英、法、德等国时,他们称赞宋。其次,日本科学史家三智尹波认为,《天工吴凯》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整个中亚和南亚都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技术著作。它涵盖了广泛的技术,这是欧洲技术书籍无法比拟的。他称之为“中国有代表性的技术书籍”。法国科学院汉学家斯塔尼斯拉斯·朱利安称这本书为“技术百科全书”,并将“天工造物”理解为“对自然和人类技能奇妙功能的阐释”。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称天宫吴凯为“中国的农业”和“中国的狄德罗”,称天宫吴凯为17世纪初的一项重要工业技术工作。
总之,当时欧洲等外国学者将天宫吴凯统称为“中国17世纪技术百科全书”是恰当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