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评论(苏菲的世界评论1000字)
看完前面几章,我以为这本书的主角是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越往下,我越觉得奇怪。通过苏菲15岁生日的哲学宴会,我逐渐意识到这本书真正的主角是希德和她的少校父亲,而苏菲和艾伯特只是这本书作者塑造的人物,少校创造了这两个人和他们的经历,并写了一本书作为女儿希德的生日礼物。奇怪的是,在梅杰的作品中,苏菲和艾伯特也逐渐感受到了这个创造者的存在,知道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他的手中,所以他们最终摆脱了梅杰的控制,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这种认为造物主从安排好的命运中逃脱的想法,让我觉得很微妙,甚至觉得我的思维有点扭曲。
知名作家南这样评价这本书:“在《苏菲的世界》的小说部分,苏菲的主观意识过程颇像侦探小说加上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哲学加上侦探,幻想加上世界观,让人豁达。这不是哲学和智慧最经典的定义吗?”它激起了我对世界的好奇和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
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带领我们走过了几千年的哲学发展史。从最初的自然主义哲学家到理性主义者再到古典哲学家,再到蓬勃发展的希腊文化、印欧文化、闪米特文化、黑暗的中世纪文化,再到豁然开朗的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以及现代的笛卡尔主义、经验主义、浪漫主义、唯物主义、存在主义...丰富的内容带给了我们历尽沧桑,也让我们得到了一种哲学的洗礼和升华。毕竟自古以来那么多哲学家有那么多理论,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对世界、对人生本质的理解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然而,有了现代教育,我们看哲学的发展,看古代哲学家对世界的荒谬解释,或者看一些哲学家对世界的全新视角。看着这些突如其来迎面而来的想法,我们的一些原创想法真的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我们开始了一些对世界的全新思考。
在我的理解中,哲学就是关心和探索我们的世界。事实上,这是我们每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逐渐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人生观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对哲学的思考。比如在书的开头,作者提出了两个哲学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也反映了哲学家的任务,即思考和探索关于生命本质和世界的问题的答案。自古以来,很多哲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服全人类,所以需要无数的后辈给出自己的答案。与深不可测的概念相反,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研究哲学。也许我们不能都成为哲学家,但我们都可以成为哲学思想家,去寻找我们存在的意义。
其实,每一个在各个时代都出尽风头的哲学思想和哲学家,都是由“你是谁”决定的“世界从何而来?”“世界上有上帝和灵魂吗?”等待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何回答这些问题?书中提供了一些线索:“只要用自己的常识”“站在兔毛顶上”“用孩子的眼睛探索世界,就是不要被世界麻痹,仔细观察身边的世界,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那我们怎么能不把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结合起来,创造出自己的哲学呢?
虽然人们对历史上的各种哲学流派褒贬不一,但那些哲学家确实值得尊敬。他们是如此勇敢和执着地探索真理和实践的奥秘。哲学的世界也是梦幻而虚幻的。这就像一个不可思议的神话,但它来自我们周围所有平凡的事物。
然而,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风、霜、雨和雪的原因,我们也知道为什么苹果会掉到地上,为什么火箭能飞向月球。这一切都要感谢那些没有放弃好奇心,没有重燃好奇心的人。这些人似乎不了解这个世界,不相信,也不承认。他们怀疑,他们认为,他们改革。所以有了孔孟之义,老庄之自由;所以有柏拉图的理想国,哥白尼的日心说;所以有浪漫主义的讽刺,所以有经验主义的经验;所以有笛卡尔的二元论,所以有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有多少祖先自古以来就尝试过无数种爬上兔毛顶的方法,有多少人至今仍在不懈努力。而我们,一个习惯了安逸,一个在网上接收信息资源的人,难道不应该为自己的麻木和懒惰感到羞耻吗?难道你不应该醒来追上去吗?
知识可以积累,技能可以传承,但生活经验和理性感知只能从零开始慢慢实现。公平对待上地古今哲学家,给他们一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也许这就是哲学发展了几千年的原因,但最初的问题仍然没有答案。因此,我们不必远离哲学。只要我们好奇,思考,就离真相更近了一步。哲学家知道的并不比我们多,但他们好奇的东西比我们多,思考的东西也比我们多,所以他们看透事物的表面,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上帝给了我们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在《也许我们也是星尘》的结尾,一个没有一丝淡淡神秘感的隐喻,我们只是宇宙中的昙花一现,宇宙还在运行和重现。它会怎么样?我们永远不知道世界如此之大,有无数的谜团我从未揭开,有无数的空房间我从未经历过。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得不不断探索。放下哲学,倾听他们展翅飞翔的声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