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七次人口普查介绍(人口普查多少年一次)

普查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引入七次普查)

根据2010年6月1日生效的《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份为2020年(标准时间为2020年11月1日0时)。

首次全国人口普查:1953年

1953年中国人口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的标准日期是1953年7月1日。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1953年6月30日24时,中国总人口为60194万。这包括“待解放的台湾省省内759.1298万人(根据1951年台湾省公布的数字)和“174.3320万华侨和留学生(根据侨务委员会和其他机构的资料)”。

除了1940年的满洲国调查,在这次人口普查之前,中国从未进行过正式的全国现代人口普查,1911年中国总人口为2亿至4亿。这次人口普查最终确定了中国的总人口。

据《人民日报》1954年11月1日报道,1953年全国人口调查结果为60194万人的,其中未做过直接调查的华侨1174万人,台湾省和金门764万人,港澳200万人,西藏和昌都127万人。

四川省以6169.6753万人口位居第一。

首次全国人口普查:1953年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年

1964年中国人口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次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的标准日期是1964年7月1日。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964年年中中国大陆总人口为6.9458亿,此外,“台湾省、港澳同胞和华侨人口为2848.8510万”,中国总人口为72307万。

人口普查显示,大陆人口为694,581,759(6.9亿)。港澳:386.7万人;台湾省:1204.1544万人;华侨等。: 12,579,966.其中,四川以6795.649万人排名第一。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年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2年

1982年中国人口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的标准日期是1982年7月1日。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982年年中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0.0818亿,如果算上港澳台等地,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0.3188亿。这次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人”,因此没有对华侨人数进行调查。

本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1,008,180,738(10亿)。四川、河南、山东名列前茅。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2年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0年7月1日在中国大陆进行。1989年5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关于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10月25日再次发布《第四次人口普查办法》,共33条。

共有21份人口普查表格,其中15份由个人填写:

姓名、与户主的关系、性别、年龄、民族、户籍状况和性质、1985年7月1日的日常居住状况、迁入当地的原因、受教育程度、在业人口的行业、在业人口的职业、在业人口的状况、婚姻状况、妇女生育情况、存活子女数、1989年1月1日以来的生育状况;

住户报告了6个项目:

户口号码、户口类别、户口号码、户口出生号码、户口死亡号码、离开县市一年以上的户籍人口数。

本次人口普查的全国人口为1,160,017,381人(11.6亿)。四川以107,218,310人口排名第一。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2000年11月1日0时在中国大陆进行的一次全国普查。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有12.9533亿人口。人口普查还涉及人口增长、家庭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民族构成、受教育程度、城乡人口等七个方面。

此外,本次人口普查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河南省是人口最多的省份,山东省排名第二,其次是广东省和四川省,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江苏省、河北省、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和浙江省依次排名第五至第十。海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是人口最少的省份,都在1000万以下,而西藏人口最少,只有262万。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

超过5000万人

河南省、山东省人口超过9000万;

广东、四川两省人口超过8000万;

江苏省有7000多万人口;

河北、湖南、湖北三省人口超过6000万;

安徽省有5000多万人口。

本次人口普查的总人口为1,245,110,826人(12.4亿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中国政府于2010年举行的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与上次人口普查相隔10年。与前五次普查只调查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国居住的人相比,这次普查首次将在中国的海外人口包括在内。普查以2010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时点,对未落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自然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中国公民进行登记调查,于2010年11月10日结束。根据2011年4月28日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期)》,中国总人口为13.7053亿。人口普查还涉及人口增长、家庭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民族构成、受教育程度、城乡人口、人口流动性等八个方面。

据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本次人口普查三年的总预算约为80亿元。与之前的统计相比,全国人口约为13亿,相当于人均6元。普查员平均每天要花30元左右的普查费用,包括培训费、论文费等等。

普查中,部分工作人员在走访住户时受伤,部分被住户饲养的宠物咬伤。一些罪犯在人口普查中被意外发现,并被警方逮捕。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

根据人口普查,江苏省的一些农村居民发现,他们的账户中有一些与家人无关的人。据媒体报道,这是因为有人收受贿赂,并在他们的家庭中增加了来自其他地方的额外生活人员。

由于不同地区工作细节的操作性差异,尤其是上级政府对普查数据的准确性计算,只能涉及到当地户口居民数据的准确性,有些地区在单纯收集数据后并没有真正派人入户调查,以至于有中国公民表示,在2010年11月10日人口普查结束时,从未见过普查员上门。

2011年4月2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根据初步统计,中国大陆登记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0年

本次普查标准时点定为2020年11月1日0时;普查对象为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人口普查结束后,将公布当时中国的总人口,其中,中央实际管辖的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据是从人口普查中获得的。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据由当地统计部门提供。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6月29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本次普查的主要时间节点如下:

标准时间为2020年11月1日0时;工作时间为2020年10月11日至12月10日。

10月11日至11月5日,符合条件的普查对象可通过互联网自主申报登记死亡人口;

11月6日至15日,普查员将对未完成短表登记和死亡人口登记的住户进行登记。

11月16日至30日,普查员将持长表入户登记(10%抽样)。

根据计划,普查初步结果将于2021年4月公布,主要是标准时点的中国总人口,其中中央实际管辖的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据均从普查中获得;香港、澳门和中国大陆当局声称的台湾省人口数据是“由当地政府统计部门(香港政府统计处、澳门统计暨普查局、台湾省总审计局行政院)提供的”。传统上,台湾的人口数据是根据台湾同年的人口普查结果计算的,可以精确到100人,而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据是由当地统计部门估算的,可以精确到100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