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教学反思怎么写(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如何写教学反思(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

好的教学反思是对教育教学事件的深入分析,向人们传达一种价值选择,以唤起自己或他人的思考。因此,撰写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些老师写教学反思的方法。

一、文体结构

建议将《教学反思》作为一篇“一事一议”的实践性议论文。其写作结构可以概括为“教学举例——得失(成败)分析——理性思考”,第一、二部分为“反”,第三部分为“思考”。第三部分是重点,要写得详细,尽量写出深刻可行的方案和策略。

一般来说,首先描述具体的教学活动(应该简短),然后分析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成功和失败,最后结合新课程和新理念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写作内容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选择写《教学反思》:

1.写成功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达到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鸣效果;课堂教学中应对临时局面的措施;条理清晰的板书;一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渗透和应用过程;教育学和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的有意使用感受;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等。,并在本地详细记录,以供日后教学参考。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不断改进、完善和创新。

2.写作上的不足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会有遗漏和错误。我们应该系统地回顾和梳理,深入反思、探索和分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的参考。

3.写作教学机智

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发展,师生思维的发展和情感交流的和谐往往会因为一些偶然的事件而产生瞬间的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往往会突然不由自主地冒出来。如果我们不及时用课后反思来捕捉它们,它们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是令人遗憾的。

4.写学生的创新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教师应该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观点,这不仅会促进学生的好方法和好想法,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欣赏和鼓励。同时,这些宝贵的意见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5.写“重新教授设计”

一节课后,默想:这节课探索了哪些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哪些新发现?教学中有哪些新策略?解决问题的很多误区是否有所突破;启蒙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及时记下这些得与失,进行必要的分类和取舍,考虑这部分内容再教学时该怎么做,写好“再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我们的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和高度。

第三,写好教学反思法。

1.怀疑中的反思

从疑惑中寻求问题,至少会引发两个角度的思考。比如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科学。从“是”和“否”两个角度,也可以生出如何“更科学”和如何避免“不科学”。

2.从位置的变化反映出来

一个教学细节,从老师、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会有所不同,从不同层次的学生角度来看也是如此。因此,在反思的过程中,要有机地寻求转变立场,从各个角度“围绕”反思的主题,从而增强反思的深度和客观性。

3.从知识体系和学科领域的变革反思

综合跨学科教学实践是课程标准的新概念。因此,反思有时应该从不断变化的知识体系和学科中寻求不同的答案。

4.转换时的思考空

环境和时间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每个教学细节都有其发生和发展的特点空。一堂课、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成败,有很多偶然的因素。不要因为成功或失败就放过或忽视隐藏的问题。

5.假想问题的反思

注重思维的设计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假设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思维方式。一个假设代表了一种新的思维、新概念,甚至是与现有问题相悖的结果。在反思中提出一个假设,在展现问题之后,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6.从接触比较反思

对比反映差异,联系反映凝聚力。通过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新的问题。

7.事物本质的反思

哲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心理学和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要学会做更深层次的反思,必须掌握哲学原理,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这样反思才能更全面、科学、客观,反思的含金量才能提高。

第四,写出教学反思的注意点

1.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大部分教师处于实践研究层面,要注意发挥优势,找准“反思”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和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比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当,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通过自我反思,明确自我反思的中短期目标和方向;其次,“反思”要有结合学校环境、学校条件、学生实际等实际教育资源的意识。有了实际教育资源的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2.注重反思的“体系化”

一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素,但“反思”并不仅仅是针对一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要更好地改造我们的整个教学理念和思维,最终提高教育教学的活力。

因此,要做好反思,必须有系统意识。所有的学科都是由几个子系统组成的,这些子系统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特征和传统的经验积累。只有通过“系统”的反思和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增强教育思想。

3.注重反思的“实用性”

新课程标准是一种理念,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理念是在实践的示范下发展起来的。“反思”的目的是改造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4.注意反思的发展。

经验的积累、知识和能力的更新对新时期的教师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更是对反思、反思后的再学习、学习后的再反思的“再反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