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人才(珠海人才公司
民意测验
环境优势待遇是缺点吗?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对珠海持乐观态度,超过80%的受访者愿意到大湾区工作。
珠海如何向“500万人口的城市俱乐部”吸引和留住人才?
随着全国各地城市竞相出台人才政策,“人才之争”愈演愈烈。珠海要实现2035年常住人口超过500万、达到特大城市规模的目标,需要直面挑战,与全国城市竞争。
人才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对青年才俊了解多少?珠海的城市有多吸引人?与贝尚广深相比,珠海吸引人才的最大优势是什么?你面临哪些缺点?围绕上述热点问题,南方记者发起问卷调查,为珠海的人才政策提供参考。
这座城市有多吸引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对珠海持乐观态度。
从2017年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世界第四个大湾区,堪比世界第三大湾区的纽约湾区、三藩市湾区、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不仅作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也成为了人才和人口的“天堂”。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将粤港澳大湾区视为“心目中理想的就业城市”,其中一半以上选择珠海,占比55%,约31%的受访者选择广东、除珠海外的港澳台、大湾区城市。
回应这一结果,在对珠海未来发展潜力的评价中,近七成受访者感到“乐观”,其中36%的受访者认为珠海“城市发展潜力巨大,充满期待”,另有32%的受访者保持谨慎乐观。25%的受访者评价为“平均发展潜力”。
调查还从人才吸引力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珠海在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获得广东省人口增长冠军。但由于样本有限,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珠三角市民,不能完全体现珠海对全国人才的吸引力,但足以凸显珠海确实是珠江口西岸当之无愧的“魅力城市”。
正是因为珠海的巨大魅力,未来的信息资源线上展示大有可为。当被问及“你是否愿意或有没有介绍或邀请外地的亲戚、朋友、同学来珠海发展?”当时有近九成的受访者愿意或计划引进、邀请外地的亲戚、同学来珠海发展。
人才需要什么样的待遇,个人发展最受关注。
人们在选择在一个城市发展时,最看重哪些因素?城市应该怎么做才能吸引人才?持续宽松的户籍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有多大?
“选择城市时,你最看重哪些因素?”受访者最关注切身利益和个人成长,其中“薪资水平”排名第一,约24%的受访者选择该项目,其次是“未来发展潜力”、“生态环境优美”、“医疗教育等公共设施”,分别约19%、18%和16%。
同时,约9%、8%和4%的受访者分别选择了“城市经济实力”、“户口、居住地等吸引人才政策”和“交通便利”。
结果显示,随着全国各地城市竞相出台不同版本的人才引进政策,城市间明显的差距越来越难以拉开。与个人成长相比,户籍、居住地等人才吸引政策的实际吸引力有限。这也可以反映出,与同为移民城市的东莞、深圳相比,珠海作为国内第一个奖励科技人才、引进大规模人才的城市,为何在过去40年的人才竞争中落在了后面。截至2018年底,珠海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的67%,远超东莞、深圳27%、34%的水平。截至2019年底,珠海常住人口为202.37万人,东莞为846.45万人,深圳为1343.88万人。
有分析认为,经济实力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但仅仅提高GDP和产业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对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交通对人才吸引的边际效应开始显现。对于城市来说,要发展经济实力和交通,不断推动整体薪酬水平、医疗教育等公共设施的提升,为人才提供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才能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保持领先。
人才引进、短生态环境优势好,但知名企业少。
随着中国加速走向老龄化社会,各城市竞相出台政策吸引人才。珠海要想在新一轮人才竞争中胜出,需要与城市PK。对于市民来说,与贝尚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珠海吸引人才的最大优势是什么?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调查显示,48%的受访者认为珠海吸引人才的最大优势是更宜居的生态环境,占比近一半,其次是更开放的社会氛围、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和更完善的公众支持,分别为17%、15%和11%。相比之下,珠海整体的处理水平并不具备优势,这一选项只有2%的受访者认可。
“珠海吸引人才最大的缺点是什么?”排名前三的选项分别是“知名企业少,缺乏优质岗位”、“待遇福利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受访者比例分别为27%、20%和17%。11%的受访者认为“缺乏晋升机会,个人发展前景有限”,“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活不便”。
另有11%的受访者认为“创新创业环境有待优化”“社会保障有待进一步完善”。另有2%的受访者反映“买房难,结算成本高”,“对本土人才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有待提高”。
现有人才政策
仍有改善空间空,预计家庭将进一步放宽。
2018年,珠海出台实施“人才计划”,宣布5年内,政府将拨款67亿元,实施珠海历史上含金量最高、创新突破最大、针对性最强、综合实力最好的人才政策,掀起新一轮人才引进高峰。2018年和2019年,珠海常住人口分别增加12.57万人和13.26万人,同比增速分别为7.12%和7.0%,居全省人口增速首位。
但调查显示,珠海现有的人才政策仍有持续改进空。近半数受访者对珠海现有人才政策评价“满意”,43%的受访者“相当满意”,4%的受访者“非常满意”,27%的受访者“不满意”,26%的受访者“不清楚具体内容,不予置评”。
好消息是,珠海家庭有望进一步放宽。今年7月,珠海发布《关于进一步放宽珠海市人才引进和入户条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进一步放宽珠海市人才引进的目标范围、学历和年龄条件,以及“先落户后就业”的条件。重点企业优秀一线员工首次纳入人才引进和入户范围。这一揽子措施在全国范围内也颇具竞争力。
如何实现人口目标?
做强产业,创造高质量就业。
减少户数,优化人才政策,只是吸引人才的一个维度。杜南记者也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珠海市引进人才的建议。
当被问到“珠海最应该在哪里发力?”当时只有10%左右的受访者选择“进一步降低入职门槛,优化人才政策”;63%的受访者建议“做强做大产业,不断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15%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完善医疗、教育等城市公共设施,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约8%的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
调查中,约有4%的受访者认为要“降低房价等结算成本,吸引年轻人来住”“优化营商环境”。
作为珠海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高校聚集地,共有十所高校。截至2019年底,珠海市共有全日制大学生13.93万人,但留在珠海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并不高。如何吸引和留住本地大学生?
本次调查中,呼声最高的是“提高城市薪资”“提供房租和购房保障降低生活成本”“建立引导机制鼓励引导大学生来珠海就业”,受访者分别占27%、26%和26%。此外,10%的受访者认为应“增加实习(培训)机会”“加大创业融资支持力度”。
共同所有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