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广东省辖地级市“江门市 ”概述(江门在哪)

江门在哪里(广东省辖地级市江门市概览)

江门市是广东省管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西部。位于北纬2127°至东经2251°和东经11159°之间。东邻珠海市顺德区、中山市、斗门区,西邻阳江市阳东县、杨春市,北邻云浮市新兴县、佛山市高明区、南海区,南临南海、港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1] 。全市总面积9505平方公里,下辖3个区、4个县级市。常住人口为4,561,700人(2017年底)。

江门市因地处西江及其支流蓬江交汇处而得名江门。长江以南的烟墩山与长江以北的蓬莱山相对。元末明初,这里曾有一场集市聚会。1925年,江门被定为省辖市。1931年,市建制被废除,回归新会县。1951年,江门市从新会县设立,隶属新会县管辖。1983年,被定为省辖地级市。

江门有“中国第一侨乡”和中国民间艺术(粤剧)之乡的美誉[2]。著名景点有:鱼台寺、天堂鸟、开平碉楼、梁启超故居、陈白沙庙、上下川岛等。

2019年1月,江门入选“2018中国WFBA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榜单。

江门市因地处西江及其支流蓬江的交汇处而得名“江门”,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像一扇大门一样面对面。早在元末明初,这里就有市场聚集。

江门的商品经济萌芽于14世纪,在蓬江区的集市顶端有一个小集市。在第一、第三、第五届农博会期间,邻近四个乡镇的农民和渔民把他们的农副产品和鱼产品带到这里出售或交换。后来集市市场逐渐扩展到沙滩,到了16世纪,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当热闹的“千蚁聚河滨”的商品集散地。到了明末清初,更是“商贾云集,贸易百万”。

广东江门风光(19)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年),广东海关成立,在江门设有正税门,俗称“江门长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根据《中英缅甸贸易条约》专项资金,江门成为三水的一个分支——西江的第一个客货装卸站。同年10月,广东海关在江门设立办事处,这是江门首次被条约指定为人员货物入境的小门户,江门成为西江南路的水路交通枢纽和外贸商品流通中心。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0年),江门成为五邑乃至粤西的对外通商口岸。清光绪二十八年八月初四日(即1902年9月5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通商航海条约》(即《麦凯条约》),使江门成为对外通商口岸,并据此设立海关。1904年3月7日,江门海关正式成立,广东海关将江门、干渚海关划归江门海关管辖。

1904年3月7日,江门开为外贸口岸时,海关设在西江右岸(北街),离河东北口两里,对面有一处绝佳的锚地。因此,大吨位船只不需要进入河内,民用船只或舢板将乘客和货物从城市运送到大型船只”。

先秦时期,江门属于南越[6],从秦朝到民国,江门属于新会县。

1925年,江门被定为省辖市。

1931年,市建制被废除,回归新会县。

1951年1月,江门市从新会县设立。后归广东中央行政公署、肇庆特区、佛山特区管辖。此时,新会县管辖江门市。

1983年,江门市定为省辖地级市,实行新的市管县体制,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阳江、阳春7个县。

1988年,阳江市与阳春市分开成立。1992年至1994年,先后有5个县撤县设市,由江门市管理。

2002年9月22日,新会撤市设区。新会区原县级管辖新会市惠城镇、大洼镇、司前镇、三堆镇、顾靖镇、三江镇、崖门镇、双水镇、罗坑镇、大坳镇、周目镇。区人民政府驻惠城镇,原县级新会市塘厦镇、荷塘镇、都兰镇划归江门市蓬江区管辖。

2002年,江门市辖蓬江、江海、新会和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四个县级市,辖区俗称“五邑”。共同的历史,相同的地理知名度,以及海外对五邑的影响,使五邑、江门展现出浓郁的民俗风情。其中新会、台山、开平、恩平俗称“四城”,鹤山称为“五城”。江门市由蓬江区和江海区组成。

位置上下文

江门位于北纬2127度、东经2251度、东经11159度之间。位于广东省中南部、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西部。东邻珠海市顺德区、中山市、斗门区,西邻阳江市阳东县、杨春市,北邻云浮市新兴县、佛山市高明区、南海区,南临南海,毗邻港澳。距广州60公里,距香港115公里,距澳门65公里,距深圳85公里。

面积9541平方公里,其中海岛面积235.17平方公里,约占珠三角41698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23%,约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5.32%。江门北起鹤山市鼓楼镇溧水,南至台山市夏川镇贾伟岛,全长142.2公里。东距新社会区大奥围130.68公里,西距恩平市纳吉镇蚌坑尾。

江门市位于市区东部,东西距离46.6公里,南北距离79.55公里。台山市、新会区南部、恩平市东南部靠近南海,大陆海岸线长283.36公里。该岛海岸线长331.51公里。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岛屿有97个,其中台山市上川岛面积最大,为137.16平方公里。下川岛次之,81.73平方公里。属于江门市沿海大陆架,水深不足200米,东起黄茅海,西至镇湾,面积约2257平方公里。全市海岸线长615公里,占全省的1/5。

地形学

江门市西北地势高,东南地势低。北部和西北部广泛分布着山脉和丘陵。东部、中部和南部为河谷、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丘陵和阶地散布其中,沿海沙岛发达,形成错综复杂的多样化景观。

江门市风景(21)

江门有山地丘陵4400多平方公里,占46.13%。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区约占1.77%。800米以上的山脉有9座,大部分为东北-西南走向。恩平与开平市新兴县接壤的天禄山,全长70多公里,朝北,主峰海拔1250米,是全市最高峰。北部的灵吉顶、东部的皂屏山、东部的里脉尖、南部的李茂山和毛良,都是陡峭崎岖的,都是在一个V型山谷中发展起来的。500米以下的丘陵梯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34%,多分布在山地外围,分散在开平、台山、江门的冲积平原。

大部分丘陵没有山峰,呈现慢波起伏,大部分斜坡为第四纪堆积。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7.89%,其中江门市区西江、潭江形成的、新会以南的三角洲平原面积500平方公里,台山南部的大龙洞河、独湖河形成的广海独湖平原面积300平方公里。西江、潭江下游支流形成的冲积平原沿河呈带状分布。中游狭长,下游宽阔,现在大多是良田。

境内地质构造以新华夏构造体系为主,主体为东北恩平-从化深大断裂,从恩平斜穿全市延伸至鹤城。东面沿西江河谷有一条西江断层。两条断裂带构成了中国的基本构造格局。境内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下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尤以第四纪地层为主。侵入岩的形成阶段为加里东期、加里东—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尤以燕山期最为发育,规模最大。

水文条件

江门的河流属于珠江三角洲水系,属于粤西沿海河流。全市共有26条河流,汇水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6]境内河流纵横交错。除了过河西河,他们四个人直接挤满了人。西海水道断面年平均输沙量4180万吨。潭江多年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0.11公斤。其他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在每立方米0.10-0.25公斤之间。这是一条泥沙较少的河流。中国沿海地区受海潮影响。在河海拥挤的水域,河流和海水相互支撑。雨季,洪超多雨,水位多变。如遇台风,往往会出现风暴潮。

气候特征

江门地处华南亚热带,植被四季常青。江门市是一个亚热带低纬度地区,位于珠江口西岸,海岸线长达285公里。受海上季风影响,气候温暖多雨,平均日照1700小时以上。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和各种经济植物。无霜期超过360天。一年四季都没有雪。年平均气温在22℃左右。夏天会有台风和暴雨。气温:冬季5℃,夏季38℃。

淡水资源

西江

江门水资源丰富,年均河流径流量119.66亿立方米,占全省年均河流经济流量的6.65%。水资源总量120.8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6.49%。西江干流境内长76公里,自北向南流经鹤山。西江也是珠江最大的主要支流。

江门的主要河流有西江、潭江及其支流和沿海河流。西江、潭江、浪堤河、李安堂河、祁刚河、白沙河、抑制海水、新昌河、巩义河、新桥河、遗址景观、江门水道、天沙河、沙坪河、大龙洞河、付娜河等16条河流的汇水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西江干流在中国境内长达76公里。自北向南流经鹤山市、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经磨刀门、虎跳门出海。我国流域面积1150平方公里,海槽宽阔,河床坡度小,水流平缓,滩涂发育。其中,江门水道叫江门河,又叫蓬江。由东北向西南横贯江门市,与潭江交汇,经新会银州湖、崖门流入南海。潭江自西向东流经恩平市、开平市、台山市、新会区,经鄞州湖崖门流入黄茅海。我国干流全长248公里,流域面积6026平方公里。全市有蓄水工程2340个,总库容34.2亿立方米。其中大中型水库32座,总库容18.49亿立方米。理论水力储备41.38万千瓦,其中装机容量24.24万千瓦,约占58.6%。此外,地下水资源丰富,合计436.7万吨/日。

温泉资源

窦固温泉

江门优质矿泉、温泉分布广泛。已探明的矿泉有9处,其中4处已勘探、评价和开发,1处已按规模开发。

温泉分布在恩平市纳吉镇、梁溪镇,台山市三河镇、独湖镇,新会区崖门镇,开平市赤水镇。其中,以台山市三河镇泰山温泉和新会区崖门镇窦固温泉流量最大,日流量3000立方米。水温最高的是台山市都湖镇申村温泉,水温73℃。

土地资源

江门栽培历史悠久,土壤肥沃。全市耕地面积241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7%,人均耕地面积0.63亩。沿海潮间带滩涂34.35万亩,已利用滩涂26.29万亩。2万亩内陆河滩。

生物资源

大溪坑森林公园

江门市森林总蓄积量830.2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43%,林地绿化率87.6%。西北和南部山区有数千公顷的原始次生林,生长着1000多种野生植物。其中,窦固山有野生植物161科494属924种,有紫荆花、肉桂、杉木、毛酸浆、茜草、海南狮子、日本神秘草、巴戟天、润楠、国槐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在恩平市七星坑亚热带次生林区,经专家调查鉴定,共有植物735种,其中国家级和省级珍稀濒危植物12种,形态奇特的2种。境内有野生动物100多种,鸟类500多种,蛇100多种,昆虫200多种,其中,山猪、果子狸、山蛤、龟、鹧鸪、龟、蛇、穿山甲在西北山区较为常见。沿海和近海经济鱼类有800多种,其中100多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15种年捕捞量超过1万吨。

华侨和归侨亲属居住的村庄或城镇

江门五邑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有着独特的故乡文化魅力和“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近400万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来自江门,分布在世界五大洲10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约20%的海外华人和武夷华人来自亚洲,70%来自美国。

人口分布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59.82万人,其中城镇居民305.7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6.5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0.69个百分点;农村人口154.04万人,占常住人口33.5%。年末人口密度为484人/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4人/平方公里。年末公安登记人口398.91万人。

江门的名胜古迹有新会鱼台寺、崖门古战场、梁启超故居、天堂鸟、陈白沙寺、茶安寺、泰山上下川岛、开平梨园、鹤山大雁山、原始森林、恩平冯如故居、七星坑原始森林、歇马居仁村景区等。

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江门星光公园、武夷华侨博物馆、东湖公园、上下川岛、桂峰山、梨园、天堂鸟、白水带景区、大溪坑公园、常棣风情街等。

江门的国家AAAA旅游景点包括桂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窦固温泉、金山温泉、锦江温泉、梨园景区和天堂鸟。

其他:赤石山风景区、朝联宏盛公园、茶安寺、陈少白故居、大雁山、仙鹤湖、东坡阁、崖门古炮台、石坚紫云寺、梁启超故居、崖山寺、银湖湾湿地公园、赤坎古镇、两金山景区、太西路步行街及历史街区、段分亭姜维、北斗秦朗湾。

江门温泉:江门温泉资源丰富,包括山泉湾温泉、泰山杜甫温泉度假区、帝都温泉、江门恩平温泉公园、西云来温泉、开平香江温泉、泰山嘉义温泉、金山温泉度假区、恩平万亩泉林度假区、西云来温泉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