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广东佛山“南海区”概况(南海在哪)

南海在哪里(广东佛山南海区概览)

南海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东与广州市芳村区、番禺区相连,南与顺德区、鹤山市、新会区相连,西与三水区、高明区相连,北与花都区相连,被佛山市禅城区环抱,位于北纬2248′03″、东经11249′55″之间。南海区总面积1073.82平方公里。2015年,南海区辖1个街道、6个镇、67个村、182个居委会。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692.13亿元,常住人口278.75万人(2017年末)。[1]

2017年12月,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区。2017年12月7日,南海区当选为“2017年中国最幸福城市(县级)”。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2018年9月入选2018年中国百强区(第11名)。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科技创新百强、绿色发展百强。

2018年11月,南海区入选2018年百强工业区,排名第五。

南海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北纬2248′03″,东经11249′55″。东接广州市芳村区、番禺区,南接顺德区、鹤山市、新会区,西接三水区、高明区,北接花都区、三水区,北接佛山禅城区。南北最大垂直距离为56.85公里,东西最大水平距离为41.85公里。总面积1150.51平方公里。南海地势总体西北和西南高,中部和东南部低。最高峰是高明杨梅镇的皂屏山,海拔805米。三水岭涡地势较低,海拔1.7米,为最低点。地貌单元主要包括三角洲平原、丘陵和低山。全市总面积约2/3为西、北江三角洲平原及其支流的河谷三角洲平原,几乎遍布顺德、南海大部和高明东北部,海拔0.7米至2.5米。

地形学

[8]

平原内水网密布丘陵残丘,池塘(桑吉鱼塘、吉果鱼塘)星罗棋布,成为三角洲独特的人造景观。地貌类型主要包括低矮平缓的残丘和洼地。高明西南、三水北的华侨农场,是一个地形陡峭、相对高差大、切割力强、沟谷纵横、坡度陡、植被发达、林木茂密的丘陵地区。地貌与区内出露地层的构造和岩性有关,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结果。[9]

气候特征

南海的气候特征可以概括为:季风性,热量充沛,雨量充沛,同季雨热,干湿分明,日照少,夏长冬短,春阴少。我国年平均积温22.4℃,0℃以上年积温8067℃,年变化在7700 ~ 8500℃之间。冷岳1月气温不低,平均气温14.0℃。夏天长,冬天短。根据平均气温统计(每五天一次),南海夏季从4月16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25日,历时6个多月,多年平均193天。最长的一段时间是1998年的“夏季”,从3月26日持续到11月20日,历时240天,是有气象记录的40多年来最长的一个夏季。南海区冬季平均每年只有10.3天,平均发生日期为1月21日至30日,近20%的年份为无冬年。

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雨量充沛,但季节变化显著。当冬季风控制大陆时,降雨量明显减少,空空气干燥。在夏季风弱的年份,秋冬可能会发生干旱。主要的年降雨量出现在4月至9月,称为“汛期”。汛期平均降雨量为1305.9毫米,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9%。10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平均降雨量335.5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21%。虽然3月多雨,但雨量不多,平均降雨量83.5毫米,仅占全年总降雨量的5%。南海区位于华南低纬度地带。阳光虽强,但一年四季云多,总日照不充裕。尤其是春天,经常有低云和频繁的雨雾。日照时数较少,南海全年日照只有1666.4小时,日照最少的1997年全年日照只有1170.9小时。日照百分率(实际时数与可用时数之比)较低,南海年日照百分率为40%。

土地资源

2002年,南海进行了一项关于更新土地利用基本地图和数据的调查。全市有3个一级用地类型,14个二级用地类型,33个三级用地类型。土地总面积为114,949.86公顷。[11]

水资源

南海大部分水流入河流,成为无法利用的水资源。河流密集,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全区年均河川径流面积9.22亿立方米,西北河年均过境旅客流域2109亿立方米,合计2118.22亿立方米。[12]

矿产资源

南海矿产资源少,几乎没有金属矿床,主要是一些非金属矿床。

煤炭等燃料矿产方面,煤炭主要分布在官窑、邓刚和溧水港头、和顺和松岗联表等地。,以无烟煤为主,产于石炭系-白垩系水水组、二叠系桐梓岩组和晚三叠世小坪组,多为薄层或煤包裹体形式,规模较小,仅有少量矿床或矿点,可用于局部开采。此外,马头岭地区有石油赋存,盐步地区有薄油页岩赋存,下角地区有浅层天然气赋存,均无工业价值。

膨润土发现于石山官窑黄东、牧原、白泥坑,为火山沉积蚀变风化产物,产于始新统华永组一段,呈层状。它是一种由蒙脱石矿物组成的粘土岩,广泛用作建筑涂料、深井淡水泥浆、干燥剂、肥皂、饲料等添加剂。上述地区膨润土属中大型矿床,可用于露天开采。

高岭土产于始新世宝月组,在石山白坭坑、横国坑等地均有发现。矿石为风化长石砂岩,为纯质小型风化矿床。当地居民早在200年前就将其作为陶瓷原料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配料砂岩分布在温头岭、和顺、湘钢、大里、堤楼、龙头岗、坪地岗、盐步等地。产于三叠纪、石炭纪和泥盆纪地层,分层产出。主要成分是应时,可以作为水泥配料。属中型矿床,正在开采,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石膏,见于盐步、松岗、桂城等地,产于早第三纪地层的砂岩、粉砂岩、砂岩中,以夹层形式产出。单层厚度一般为0.5 ~ 3.2米,最大厚度可达15米,埋深60 ~ 160米。它是一个以硬石膏为主要矿石类型的大型矿床,分布广、质量好、用途广、经济性高。

泥炭,见于大兰涡、和顺万顷洋、罗村、贵城港等地。产于第四纪沉积物中,呈不等厚层状分布,是一个质量好、埋藏浅的大型矿床,可用于露天开采。泥炭是由有机物和矿物质组成的复合体。泥炭作为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具有一定的前景开发价值。

重晶石产于冯明山,呈脉状,产于早白垩世地层。重晶石矿质量好,易开采,矿床储量中等,具有一定的开采价值。

石头,主要发现于西樵山和小棠狮岭,属于火山岩型石头。质地坚硬,储量小,大部分已被开采,部分景区已被禁止开采。

康有为故居康有为故居位于丹灶镇银河村苏村,原名“仙乡老宅”。它建于清朝中期,主屋占地81平方米。是一厅两廊两室的青砖“钟屋”,是清代珠江三角洲典型的乡村民居。附属建筑有卫青康公祠、康氏宗祠、七柏园,由檀如楼、图书馆楼、七松轩、九曲桥、观鱼亭、七棵老柏树组成。戊戌变法的领袖康有为,就是在这里出生,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春。一些原始建筑在抗日战争和“文化大革命”中被摧毁。1983年,县政府拨款修缮“咸香老屋”。1986年,康有为故居被定为佛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在故居旁的“卫青康公祠”原址上修建的“康有为纪念馆”竣工,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展出了康有为各个时期的墨迹、旧物和照片。1989年康有为故居被定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定为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康有为的侄女靖宇捐资450万元,对康氏宗祠、图书楼、前儒楼、九曲桥、七松轩等建筑进行了原样重建。[16]

康有为故居

朱九江(朱慈琪)纪念馆朱九江(朱慈琪)纪念馆位于南海市九江中学。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十月。这是一个小礼堂,红墙绿瓦,建筑独特。抗战时期,部分原有建筑被毁。1994年,由市政府重建,海内外热心人士资助。1995年4月22日竣工。重建后的纪念馆依山而建,重檐歇脚,琉璃瓦,回廊巨柱,气势庄严,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纪念馆共三层,一层为会址,二层为朱九江专用礼堂,三层为文物博物馆,馆内有朱九江先生生平及历史遗迹展览,展示朱九江及其弟子和弟子的墨迹和著述。[16]

朱九江(朱慈琪)纪念馆

在港桂城城市公园的北部有一个叫岗山的山坡,海拔63.3米。公园依山而建,分为南北两部分,总面积41.9公顷。市政府斥资3亿元建设,于1996年9月23日建成开放。公园南部以山地为主,面积14.6公顷。有滑轮轨道、动物园和烧烤等游乐设施。山顶南海电视塔观光平台俯瞰桂城。公园北部以湖为中心,有曲桥回廊、垂柳、表演中心、儿童公园、水上公园,面积27.3公顷。[16]

帮派公园

千灯湖公园千灯湖公园位于桂城市北部,岗公园北门对面。占地26.6公顷,是一个开放式公园。它由人工湖、大碉堡、历史了望塔、水茶亭、景观塔和千灯组成,故名。千灯湖是一个人工湖。1999年市政府斥资1.64亿元建设,是南海市新时代标志性景观之一。2002年7月正式开业。[16]

千灯湖公园

九江黄济“鹭天堂”九江黄济“鹭天堂”位于黄济九江东风村,当地村民称之为“鹤巢”。方圆东风村350公顷,是广东省生态示范村。自清代道光时期以来,竹林中生活着两万多只灰鹭和白鹭。1985年,县政府将该地区列为白鹭鸟保护区。[16]

九江罗吉“白鹭鸟天堂”

金沙滩金沙滩,位于惊沙,原本是北江的一个沙洲。从1985年开始,金沙滩就变成了游泳池和度假村。第二年将全面开发,在有救生员的海滩游泳区设置安全围栏。建造烧烤炉、河边散步场所、游戏花园餐厅等。在翠竹林。[16]

金色沙滩

九江海心沙九江海心沙是九江西江中心的一个小岛。沙洲占地86公顷。1993年开始开发建设为海心沙度假区,拥有沙滩游泳池、烧烤场、溜冰场等游乐设施。[16]

九江海心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