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效应(如何培养有效沟通)
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漏斗效应”。
漏斗效应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呈现自上而下的衰减趋势。比如一个,脑子里有100%的信息,但只有80%是用文字表达的。当这80%的信息进入别人的耳朵时,可能只剩下60%,真正能被人理解和消化的只有40%左右。当这些人遵循40%的具体行动时,它已经变成了20%。这是“沟通漏斗”造成的。
漏斗效应不仅在传播中常见,在企业管理、营销推广、危机管理、网络舆论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在营销推广中,无论是什么推广模式,都需要对广告效果进行评估。比如在搜索引擎的付费广告中存在“展示量>点击量>访问量>咨询量>订单量”的漏斗效应。
当危机发生时,由于漏斗效应,出现信息传播过程中危机传播的传播强度逐步降低,相应的影响力和执行力逐渐减弱的现象,导致危机处理缓慢,危机扩大或升级。
在网络舆论中,网络暴力的出现,除了网络对现实的屏蔽之外,往往是由于漏斗效应。比如2010年12月,冯杰在美国电视台接受采访的消息刺激了很多网友的“自我优越感”。冯婕可能是美国记者的反转,让无数网友“又羡慕又恨”,而当这种情绪过于强烈时,很多网友无视冯婕说自己被电视台骗想自杀的消息,依然集体沉浸在“嘲笑别人不受欢迎”的舆论中,导致网络暴力的出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