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六一俗人(篆刻故事:欧阳修《六一俗人》)
其实提到欧阳修,我想到的大部分都是醉酒者的形象,这来自中学课堂上学的《醉亭》。其实欧阳修也是整个篆刻史上值得一提的人物。
之所以值得一提,是因为欧阳修是在宋代将典藏印与书画印明确区分的标志性人物,而那一方“六一居士”的印章是网络型的佳能信息资源的印章。
中间有几个概念,一一说说。
第一个是鉴定、收集和盖章。本系列最后一篇文章基本明确,即自唐代李世民朝起,政府收藏的书画作品将加盖相应印章。这枚印章是用来鉴定和收藏的,大致内容是什么时候,谁收藏了这件作品。例如,唐代著名的“贞观”印章和宋代著名的“宣和七印”等都在鉴定和收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书画印刷。事实上,书法、绘画和印章起源较早,大致在五代十国时期。钱树有一个叫王成杰的人。他写信的时候,总是在上面盖自己的印章,以表明是他写的。后来出现了更多的字画印章,字画印章的作用是表明这件作品是由盖章的人创作的。最早的标准书画印是五代杨凝式《路宏曹唐史志图跋》上的“浓缩”印,如图:
对于藏印与书画印之间具有代表性的明确分界线,布丁认为可以从欧阳修的“六一居士”说起。
是不是有点模糊?是的,有一点。这是最初的书画印章。它并不完全独立于内容,而是一个印在文字上的印章。原来是这样的:
如果看不清楚,就这样单独拿出印章:
这样,我们就可以大致看到这枚印章的原貌。所有印章都是用中国古代印章写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欧阳修用中国古代印章写的印章一定是他自己写的,因为他曾经作为宋英宗遗嘱的官员写了“皇帝服从命运之宝”。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和鉴赏家,我们相信他自己的印章不会被别人上交。更何况他还写过一部金石学的著作《集古录》,而《古文与黄金》的石头功夫应该很到家。
从欧阳修老人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大致看出他的书法魅力。
所谓“六一居士”,是指欧阳修的个人追求。是欧阳老晚年提倡的别称,即“一琴一盘棋,一壶酒,一千册书,一千册石藏,一个腐朽的老人”。盖上这枚印章,不仅证明这是欧阳修的作品,也表明了作者自己的兴趣爱好。
从文史大家欧阳修开始,文人墨客的书画印就被后人广泛模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