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成功( 成功励志书籍 )

成功(成功励志书)

近几年看的10本励志、成功、人生规划的书。其中2本4星、2本3.5星、3.5星的书算是半本好书。

3星|张辉@慧齐格谈《生活的护城河:如何打造自己真正的优势》:你想要的成功,总会有极少数人实现。

收集了作者微信官方账号的作品。是基本的原文,带一点注释,图片略加美化。

我认为这篇文章对读者来说不够严肃。最好对这些文章的材料和观点进行重新组织,打乱重复后再重新整理书籍。

书中大致有几种类型的内容:

1.作者的工作经历和经历;

2.作者患焦虑症后的应对经验和体会;

3.作者的投资经验和体会;

其中,2、3散见于文章,但相对详细,值得参考。笔者的投资经验是长期+重金投资有价值的公司股票。处理焦虑最重要的经验是接受你的焦虑。

工作经验和阅历,相对来说,事实太少,意见太多。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工作涉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可能不适合详细讲出来。

我把作者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1.做决策时要考虑长远而不是短期,比如30年后怎么样;

2.“被雇佣”的模式其实是一种低天花板的危险模式,越来越难,越来越窄;

3.选择一家好公司,不一定是最高的薪资,而是长远的眼光;

4.理想的工作必须具备三个特点:做有潜力的事情,和自己敬佩的人一起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笔者比较喜欢看书,这五本书是大家最欣赏的:《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爱上巴黎》《少有人走的路》《如何解决问题》《可怜的查理的收藏》。其中《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少有人走的路》我评为2星,《可怜的查理收藏》我评为5星。另外两本我还没看。

3星的整体评价有参考价值。

4星|态度:吴军博士写给高中和大学女儿的信。

作者曾经是谷歌和腾讯的高管。这本书的内容是根据作者写给女儿们的电子邮件整理出来的,体裁是他写给两个女儿的40封家书。写信的时间集中在2015年到2017年之间。在此期间,两个女儿在读中学或大学。我的大女儿花梦在麻省理工学院,也就是麻省理工学院读本科和硕士,我的小女儿孟新也在美国上学。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了书中的内容:

1.基本的生活态度;

2.生活和事业的模式;

3.对待工作的态度;

4.与他人合作的心态;

5.沟通技巧;

6.适合初学者的个人投资常识和方法;

7.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作为父母,作者愿意和孩子平等地讲道理。这种态度在书中提及不多,但在内容中可以看到。这应该是家长首先需要学习的。

作者倡导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高的生活和事业格局,双赢的工作态度。推理的时候引用了很多案例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工作经验。比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普通作家写的励志成功书好多了。

整体评分4星,高中生、大学生及其家长更适合阅读。

4星|米歇尔·奥巴马的成为:从芝加哥贫民窟到白宫

主要讲的是作者从记事到奥巴马两任总统任期结束离开白宫这段时间的大事小事。大部分都是比较琐碎的事情,估计已经公开披露了。特别是白宫生活没有透露新的内幕。

文笔不错,内容相当励志。提交人的父母都是黑人,都是社区大学辍学者。父母没有买房,没有去度假,省下来的钱都用来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提交人和她的哥哥都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作者来自法学院。毕业后,他在一家律师事务所认识了奥巴马。之后我上班结婚生子,陪奥巴马竞选州参议员,一直到他入主白宫。在奥巴马竞选之前,她要求不要再从政,以防失败,因为她太忙了,没有时间照顾家人。一家人搬到白宫后,至少奥巴马基本上可以每天定时和家人一起吃饭。

整体评分4星,非常好。

戒烟治懒癌:3.5星|“怎么想怎么做”

介绍解决“思维做不到”困境的具体方式方法(如戒烟减肥治愈懒癌),比简单的自助书更具可操作性。

作者认为是一种常见行为,可分为自动行为、燃烧行为和常见行为(书中也称A类行为、B类行为和C类行为)。改变行为有七种方式:“科学”中的字母代表阶梯、社区、重要、简单、神经黑客、吸引力和根深蒂固。这三种行为可以分别采用七种方法中的一些。

我总结的这七种方法的要点是:

1.把目标拆解成一个更小、更容易实现、一周内就能见效的;

2.行动后及时给予奖励;

3.参与相关社区,积极为社区做贡献。

具体来说,为了减肥戒烟,图书提到,我们只关注一周少吃多少卡路里的阶段性目标。减肥效果更好,在家更换吸烟相关物品更容易成功戒烟。

作者是专业学者。书中引用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并给出了一些有趣的案例。

这种方法的实际成功率是300%,这意味着成功率是对照组的三倍。不过这句话只在书中提到过,哪些场景并不详细。这是整本书最大的问题,也就是说我的方法特别好,但是只给出了案例,没有给出大规模推广的案例和数据。

笔者认为这种方法也可以在商业上用来吸引客户。比如app应该让新用户很容易上手,但这些内容基本都是行业常识,价值不大。

整体评分3.5星,还不错。

3.5颗星|“谁让问题这么难,到处都是正确答案”:麦肯锡的经历,文学妈妈的笔,温暖的父母和丈夫

作者出生于1978年,曾在麦肯锡商业分析部工作,在亚马逊中国工作,后来加入了两家创业公司。离婚三年后,我遇到了我的第二任丈夫。我父母是上海的知青。我在江西插队11年,1977年回到上海。

主要有两个内容:1。麦肯锡的工作经验;2.个人生活回忆。

麦肯锡的工作经验是关于一些重大原则,比如如何分解复杂的问题,比如我们必须明确界定问题。这些内容虽然也是管理常识,但也是经验丰富的人比较少见的总结。大部分叫麦肯锡的书都不好,包括大前研一的书。相比较而言,这本书关于麦肯锡的部分还是挺不错的。

我没有提到作者在亚马逊中国和后面两家创业公司的经历。

也有一些作者对年轻人的劝诫,比如如何找实习,如何面对琐碎的实习,如何处理上级的不同意见。

后半部分是对作者个人生活的回忆。作者与北大师兄结婚,30岁离婚,三年后与一位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大学同学结婚。初中文化,但回到城市后,父母努力上进,热情善良,现任老公喜欢专攻学术,温柔体贴,会夸人。

作者认为工作不太可能达到平衡。

麦肯锡的工作经历让作者的思维变得理性,但作者的写作也是文学化的,是经济管理励志书籍作者中绽放的罕见文理类型。

整体评分3.5星,不错。

3星|《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惯》:案例有点意思,推理不够严谨。

励志书作者列举了大量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二手和三手研究案例,试图推导出相对独特的结论。大部分案例都看过,推导过程的逻辑不够严谨,作者对一些案例的理解对我来说也是肤浅的。

案例的运用,比如收集整理对自己观点有利的案例,忽略不利的。

整本书有点条理不清。

整体评价3星有一定参考价值。

3星|“终身成长”:成长思维让人进步,而固定思维让人止步不前。有创新的励志书籍,但有锤子模式的嫌疑。

不是罗振宇惹恼豆瓣用户的那个。只是名字一样。

作者把人分为两种:有成长思维的人和有固定思维的人。成长型思维让人进步,固定型思维在乎如何挽回面子,拒绝可能失败的事情。然后,作者从体育、企业管理、学生学习、性别关系等几个领域举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我个人同意作者的观点,但觉得作者有陷入锤子模式(拿着锤子,看满是钉子的世界)的嫌疑:试图用自己的理论解释很多事情和现象,有些是牵强附会的。

此外,作者的理论缺乏严格的逻辑演绎,只是个案研究。作者可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许多不符合自己理论的例子。此外,作为一种理论,只使用案例是没有说服力的,尤其是学术作家,他们应该非常清楚这一点。最好有推广后比较大规模的数据来说明。当然在企业管理上是不可能的,但至少可以在学校做一些推广和比较来说明问题。

整体评价3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星|《富爸爸穷爸爸》:想发财就开公司,把房子和股票都掏空。

这本书是20年前出版的,内容有点过时。所谓20周年修订版,就是多了几条评论,书的内容没有变。

作者的基本观点是:

1.如果你想要财务自由,你应该走让钱生钱摆脱死工资模式的道路。

2.原则是多学、多观察、多实践;

3.稍微详细的技巧:开公司可以合法避税,炒小公司的房子和股票;

Kindle电子书排版差:电子书中字体放大后会有更多的换行符,图片太小看不清楚,没有目录。

自我激励风格,信息密度低。

整体评分3星。

3星|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标题党,励志书,一点投资技巧。

内容是一本励志的书。书中提到的具体赚钱技巧有:投资公司股票(如谷歌、亚马逊、facebook、苹果、腾讯、阿里)。

笔者近期在ICO市场的表现颇具争议。作者在书中提到了比特币,但没有提到ICO。

2星|《财务自由之路2》:德国专业作家的作品,每一位读者都在帮助作者实现财务自由。

版权页面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原始版本的信息。亚马逊在英文中找到的是2003年的德语版本,书中没有线索透露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是一些励志鸡汤,有的地方讲理财投资的具体技巧。作者是德国人,这些技巧只能用来启发国内读者。

从书的内容来看,作者最擅长写书。对于作者来说,这确实是财务自由之路,每一个读者都在帮助作者。至于读者是否走向财务自由,这不是作者所关心的。书中只提到了第一版的销量,完全没有提到它给读者带来了什么好处,帮助了多少读者实现了财务自由。

笔者认为普通人的财务自由之路是成为专家。

整体评分2星,不建议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