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无水炮泥国家标准(无水炮泥)

无水炮泥(无水炮泥国家标准)

文摘:随着现代高炉越来越大,冶炼强度高,风压高,顶压高,堵塞铁口的炮泥质量越来越高。每天高炉出铁口反复开灌,炽热的铁水和炉渣对炮泥造成物理侵蚀和化学侵蚀,破坏炮泥。为了稳定出铁口的工作状态,满足高炉强化冶炼的需要,要求炮泥的和易性、体积稳定性和烧结性满足生产需要,同时还应具有较好的抗渣性、抗铁水侵蚀性和抗冲刷氧化性。

1.炮泥的类型和成分

根据结合剂的不同,炮泥可分为水炮泥和无水炮泥,无水炮泥可分为焦油炮泥和树脂炮泥。

随着高炉冶炼的不断加强,带水污泥已不能满足现代炼铁生产的需要,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再赘述。

无水炮泥的特点:

(1)以焦油或树脂为粘结剂,在一定温度下液化,作用于粘土,使各种成分结合在一起成为泥浆,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2)在高温作用下,粘结剂先液化软化炮泥,然后挥发分和游离碳焦,各种原料一次烧结,使炮泥又热又硬,形成高温结构强度。从炮泥液化到软化硬化大约需要20-30分钟。因此,在使用无水炮泥时,需要堵塞铁口,20分钟后再撤枪。

歌曲风格;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MSO-汉斯-font-family:Calibri;Mso-bidi-font-family:Arial;字号:10.5000ptMSO-font-kerning:1.0000 pt;">更好的抗渣性、抗铁水侵蚀冲刷性和抗氧化性。

二、国产炮泥的发展和使用过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高炉普遍炉容小,风压低,常设有出渣口,坚持装渣作业。当时用于堵铁口的炮泥多为带水炮泥,以焦粉、粘土、铝土矿熟料、碳化硅、绢云母、焦油浸出为主要原料,用水搅拌碾压而成。一般这种炮泥堆积密度低,烧结性能差,烧结收缩率高,易开裂,抗渣铁侵蚀能力差,出铁口通道易膨胀,出钢时易喷出热焦,出钢不纯,堵不住铁口,流量大等,影响高炉正常生产。为了维护好铁口,强调适当放置炉渣。采取了增加泥浆量、攻丝前钻孔到一定深度、用小直径钻头钻孔等措施,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效果不理想。近年来,由于精矿水平的提高,渣量的减少,以及装渣容易损坏小组渣口,事故时有发生。许多炼铁厂已停止装渣,所有渣铁溶液均从铁口排出,日出铁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随着我国高炉规模的不断扩大,现代高炉只有一个事故出渣口和1-4个出铁口,每天从出铁口排出的渣铁量非常大。为了满足大型高炉对铁口炮泥的质量要求,全部采用无水炮泥。无水炮泥一般由刚玉、碳化硅结合氮化硅、焦粉、优质粘结粘土等制成。,用不同的添加剂,蒽油、洗油和焦油作为粘合剂。这种炮泥采用优质高纯原料,采用含碳原料作粘结剂,抗渣侵蚀性好,可延长出钢时间,减少出钢次数。但由于其配比严格,出钢压力高,成本高,出钢困难,单次出钢泥量大(中小型高炉50~70 kg,大型高炉400~500 kg),污染环境等。目前,正在从无水炮泥向环保炮泥过渡。现在,许多制造商已经使用无水炮泥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当然,由于成本压力,一些制造商仍然使用传统的无水炮泥。

国外第三代炮泥的发展现状

国外主要产铁国家都非常重视铁口炮泥的质量,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如日本川崎新日铁、乌克兰耐火材料研究所、美国伯利恒公司等,都有铁口炮泥的技术团队。目前,他们主要使用0.25公斤/吨的无水炮泥,无水炮泥使用焦油作为粘合剂,但当使用焦油时,会产生烟雾,恶化工作环境,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开发了以树脂为粘结剂的无水炮泥,不仅消除了以焦油为粘结剂带来的环境污染,而且硬化快,降低了炮泥单耗(如日本千叶4500 m3高炉除了改进粘结剂外,日本新日铁还开发了碱性无水炮泥,由25% ~ 60%氧化镁、8% ~ 15%轻烧氧化镁和12% ~ 15%焦炭组成。有时加入熔融氧化铝和碳化硅,改性酚醛树脂作为粘结剂,用量为15% ~ 20%。该炮泥的表观孔隙率为25% ~ 32%,在1450℃下的抗折强度为3。在顶压0.15 MPa的3800m3高炉上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英国也开发了二氧化硅炮泥,含硅质物质64% ~ 68%,无烟煤12.8%,焦油16.6%。加热至1250℃后,2小时后抗压强度达到4.08兆帕。为了解决无水炮泥出孔难的问题,日本于1985年研制出了插杆出孔,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