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丸副作用(附子理中丸有五大作用。医生:不知道副作用,得吃大亏)
周末和几个朋友去吃饭,餐厅空完全调整好了。我穿了一件开衫,朋友穿了一条肩带的裙子,坐在空对面。晚饭后,她又点了一份冰淇淋。结果她还没到家就给我发信息,说肚子疼的受不了,还是那种悸动。
我让她去附近药店买一盒附子理中丸。她吃了一片药,但半小时后就真的好了。她说她以前从未听说过这种药,但她没想到它会这么有用。
今天,小九将给大家科普一下。
什么是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最早见于《伤寒论》四逆汤和理中汤。后来,太平何慧敏济州将这两个处方合并,加工成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的主要成分有制附子、党参、炒白术、干姜、炙甘草等。其中,制备的附子、干姜具有壮阳散寒的功效,而党参、白术温中健脾,可补脾益气。
在中医看来,附子理中丸具有温阳散寒、健脾益气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腹痛、呕吐、腹泻、四肢冰冷等疾病。
现代研究也表明,附子理中丸能加速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提高免疫力,还具有镇痛作用。此外,附子理中丸还有减肥的功效,因为附子理中丸有热量,可以加速脂肪代谢,消耗脂肪。
日常生活中,如果有消化不良、慢性腹泻、腹胀、胃痛等。,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进行调理。
服用附子理中丸时要注意这些事情。
老一辈的人对附子理中丸的依赖性很高,比如太饱的时候一粒,便秘的时候一粒,拉肚子的时候一粒...附子理中丸也很有竞争力,往往一吃就见效。但俗话说“药是三点式毒药”,服附子理中丸适合每个人吗?附子理中丸会有副作用吗?
这些人不适合附子理中丸:
孕妇,附子理中丸有理气作用,可刺激子宫,使子宫收缩,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
高血压患者,附子理中丸性热,服用后可能会暂时升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应慎用。
心脏病患者,附子理中丸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脏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附子理中丸的副作用:
附子理中丸的副作用在临床上尚未发现。但由于附子理中丸中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等毒性生物碱,若过量服用,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流口水、恶心、心跳加快、视力模糊等毒性反应。记住,不要长期或大量食用,否则可能导致中毒,尤其是年老体弱者。由于代谢不良,长期服用附子理中丸可能会增加风险。如有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服用附子理中丸期间,要多喝水,避免辛辣食物,戒烟戒酒,以免影响药效。
附子理中丸、理中丸与归附理中丸的区别
除了附子理中丸之外,理中丸和归附理中丸也是中药店最畅销的两种药丸。它们是理中丸。有什么区别?
理中丸由焙姜、党参、白术、炙甘草制成。是一种治疗虚寒的药物,主要治疗脾胃虚寒、呕吐腹泻、信息资源引起的胸痛、消化不良等。但温阳效果不如附子理中丸。
归附理中丸是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附子、肉桂制成。其功效和适应症与附子理中丸相同,但其补阳散寒的作用强于附子理中丸。
总的来说,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归附理中丸的成分虽然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基本功能是相似的,最大的区别就是温阳的功效。归附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理中丸。
我们常说“对症下药”、“有病吃药”,意思就是有病吃什么药就吃什么药,不要乱吃药。附子理中丸也是如此。即使功效多,经济实惠,也不能长期食用,更不能乱吃,以免适得其反,给身体带来伤害。
#39健康超级联赛# #健康科学资格赛#
参考文献:
[1]李中万家里有很多兄弟。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12-14
[2]“群医解惑:仲景理中丸(汤)原方如何识用”?中华中医杂志。2016-05-17
[3]“这些治疗胃病的中成药可以收藏使用”。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11-1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