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令人震撼(汉阳铁厂博物馆)

汉阳铁厂博物馆(震撼)

当去一个城市旅行时,首先要去的地方一定是博物馆。

博物馆就像一扇门窗。当你走进去,你会踏上时光空隧道。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中华文明远不止五千年。

武汉之行最不能错过的就是湖北省博物馆。有100万年前的郧县人,5000年前的屈家岭文化,3500年前的盘龙城遗址,2400年前的曾侯乙墓,2000多年前的楚文化,500多年前的梁庄王墓...这些历史、文化和文明遗产就像一面镜子,警示着今天。

但除了武汉这个省级博物馆,还有这样一个博物馆,让我一眼就知道“汉阳造”和武汉在建筑设计和科技实力上同时刷新。那就是张之洞和武汉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是很多武汉网友推荐给我的。它是武汉第一座全钢结构建筑。由世界著名建筑师丹尼尔·里伯斯金设计,在原“张之洞、汉阳铁厂博物馆”的基础上就地扩建。分为地上地下7层,共3500多吨钢材。

该馆是目前国内第一家综合性工业博物馆,也是唯一一家反映张之洞和“汉阳创作”的专题博物馆。

因为这座博物馆强烈的建筑设计感,以及大量现代科技手段和力量的结合应用,这座全钢博物馆也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眼中的“线上名人博物馆”。年轻人经常来这里打卡拍照,或者拍小视频或者人像。

然而,这个博物馆的核心力量不是设计结构,而是历史传承。

站在黄鹤楼上,长江和汉水交汇,武昌、汉口和汉阳相隔而立,武汉山川纵横,三镇风光通畅。今天的武汉日新月异。近代的武汉有着无限的辉煌。有人说张之洞成就了武汉,武汉成就了张之洞。

谈到晚清近代工业的发展和武汉城市的改革变迁,张之洞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人物,也是武汉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在汉阳钢铁厂门口,矗立着张之洞的半身雕像,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涌上心头(起初误以为是张之洞和武汉博物馆,其实在左边,但曾经是张之洞和汉阳博物馆的一部分)。

高耸的“汉阳铁厂”牌楼与之呼应,仿佛历史已经开始。

张之洞执掌洋务,督鄂十九年。他不仅创办钢铁企业,还重视教育、科学和自强学校。

张之洞是谁?

他是清末的一位高官,也是创办中国第一家现代钢铁企业的洋务派代表人物。他建立了湖北铁路局、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湖北纺织局,开办了大冶铁矿、内河航运、电信,并力促修建鹿晗、岳晗、川晗等铁路。

后来,他训练新军,在湖北和苏联开办新学校,并多次派学生到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留学。

其中,汉阳铁厂作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一度被西方列强视为中国觉醒的象征。洋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国营钢铁企业。它诞生于1890年。是当时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全厂包括生铁厂、贝塞麻钢厂、西蒙斯钢厂、钢轨厂、铁货厂、铁艺厂等六大厂和机械厂、铸铁厂、打铁厂、鱼片钩钉厂等四小厂。

1894年6月30日,汉阳铁厂成立第四年,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炼出了中国第一炉钢水,震惊世界。汉阳铁厂产品已出口日本、美国、暹罗(泰国)、新加坡、皮尔鲁、爪哇(印度尼西亚)等地。

今天的汉阳铁厂入选2018年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虽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这座记录着中国近代钢铁工业辉煌历史的铁厂,依然在发挥着它的强烈热度,让后人“按照古人的规矩开启自己的人生。”

站在博物馆三楼落地玻璃窗上,可以看到铁厂的旧址:汉阳钢厂公园。历史的洪流虽然勇敢,但潮水永远淹没不了磅礴的荣耀与辉煌。

据资料显示,2012年11月,曲发现110年前的“汉阳造”钢轨仍在正常使用。

2015年11月,有网友在陕西略阳县的一座桥上发现,几根还在使用的铁轨其实是清朝制造的。经专家鉴定,这些钢轨是清末民初汉阳铁厂制造的。

可见“汉阳造”的威力有多大。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它依然坚强,依然坚持。

在博物馆中,四楼和五楼主要作为文物展示,如汉阳铁厂、兵工厂遗址和张之洞遗址。虽然世界上留下的珍宝不多,但详实的史料和实物真实地反映了汉阳铁当年的历史面貌和中国民族钢铁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