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创业故事(七位创业者的深圳故事)
一个故事
做世界上最薄的柔性屏,就像在豆腐上盖楼。
2014年8月,由刘自鸿创立的玉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柔科技”)发布了全球最薄、厚度0.01毫米的柔性显示屏
2016年4月底,***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召开知识分子、劳模、青年代表座谈会。刘自鸿作为代表出席了座谈会,并向秘书长汇报了玉柔科技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进展。刘自鸿说,国家如此支持年轻一代的创新创业,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得更好,这是年轻一代对国家的历史责任。
谈谈为什么会想到做柔性显示屏?刘自鸿回忆说,2006年,当他第一次去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时,他躺在校园的草坪上,心里想:“接下来会有什么改变人们的生活?”
如果人们通过视觉获取70%以上的信息,那么笨重的显示器和人们日益增长的便携性需求之间似乎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有没有可能做一个可以随意弯曲的柔性显示屏?
比如刘自鸿说,如果屏幕可以卷曲,那么手机就可以变成一个pad,pad可以和PC集成为一个东西,不仅会影响硬件,还可以把胶片放入汽车中控台、运动服、智能家居等。带来新的可能性。
2015年7月,玉柔科技在深圳龙岗生产基地宣布,全球首款超薄高清柔性显示模块和柔性触摸屏实现量产,设计月产能100万片。不久前,玉柔科技获得C系列融资11亿元,公司估值突破10亿美元。
刘自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项技术最初是由玉柔科技创造的。它没有走三星等公司的路线,而是采用了自己的背板技术、柔性基板和电路设计,使卷曲半径更小,生产工艺更简单。
“如果说传统的展示是在玻璃上制作的,就像在混凝土地板上建造建筑一样,那么玉柔科技所做的就是在非常薄的薄膜上建造高楼,就像在豆腐上建造建筑一样,我们成功了。”刘自鸿说。
截至目前,玉柔科技已在全球申请或保留300多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涉及材料、工艺、器件、电路和产品设计,涵盖柔性显示器、柔性传感器、智能终端等产品。
故事2
年轻团队制造世界上最细的内窥镜导丝
与已成为航空母舰医疗设备企业的迈瑞不同,深圳市中科微光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微光”)是一家非常年轻、不可忽视的新公司。
中科伟光董事长兼总经理朱莉今年33岁,是一位典型的高科技企业家。我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完本科和硕士,朱莉,去香港大学电子工程系读博士。在研究生期间,他致力于OCT(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的研究,并带领团队研发了国内首个商用内窥镜式OCT成像系统,凭借该系统获得2011年深圳创业之星大赛创业组冠军。
夺冠后,风险投资家和合伙人来了。离拿到博士学位还有一年,朱莉面临着继续深造还是辍学创业的选择?
朱莉选择了后者,深圳作为起点。他认为深圳的创新创业氛围最适合年轻人自主创业,还有实验室技术商业化的浓厚氛围,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深圳提供的土壤是最好的。
“内窥镜能有多薄?我们一直想挑战极限。”Jolie表示,中科微光于2013年研发出国内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内窥镜OCT扫描仪,探头直径1毫米;2015年,制造了世界上最薄的内窥镜,直径0.86毫米,打破了美国公司创下的0.92毫米的纪录。预计2018年获得临床认证后,就能真正进入医院。
把内窥镜做得这么薄有什么用?"在纤维内窥镜出现之前,没有在血管内进行三维扫描的设备."朱莉说,由微小光纤制成的丝状内窥镜可以深入人体血管,用一缕微小的光孔照亮秋天,准确诊断血栓的类型,减少急性心肌梗死造成的死亡。
例如,心脏支架的普及和应用使心血管疾病患者受益匪浅。然而,目前第三代金属药物洗脱支架在国内仍被广泛应用。金属支架一旦植入,必须与患者“相伴一生”。此外,由于机体对外来金属的排斥,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危及患者生命。
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冠状动脉支架不需要在体内安装一辈子。介入冠状动脉6个月后,支架已经完成使命,可以“功成身退”,让血管恢复原貌。因此,可降解支架成为下一代心脏支架手术的选择。然而,由于可降解支架的非金属特性,医生无法使用常规医疗仪器对其进行监测。此时,朱瑞团团队正在研发的高速3D内窥镜OCT成像系统将派上用场。借助微光学探头等技术,对心脏支架手术和易损板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代表了内镜OCT的最高技术水平。
如今的朱莉不再是那种为筹集资金发愁的创业新人。对于投资者来说,他更倾向于选择了解医疗行业、有全行业布局的战略投资者。
“内镜OCT成像设备在今天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10年后,它很可能成为医院微创手术中医生常用的高科技设备。中科微光正在做的,是利用光纤技术进行临床诊断,在更微观的尺度上为医生打开一扇窗。”朱莉说。
故事3
打造航母医疗装备企业25年
1991年,深圳迈瑞生物医学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瑞)在深圳成立。谈及当年为何选择在深圳创业,迈瑞董事长李希庭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深圳的产业链最适合高科技发展。三十年前,深圳有一批加工企业,包括电路板、电镀、模具等。,所有这些都是国际化的,质量管理到位。另外,当时有几位创始人在深圳工作,自然选择在深圳创业。
“广东人的文化是,他们赚很多钱和一点钱。他们不得不在晚上喝一碗粥,然后去街上。他会为你做所有的小生意。”李希庭说:“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真正能在深圳创业,为深圳做贡献的都是外国人。这里没有人会感到歧视。”
自成立以来,迈瑞每年将10%的年销售额投入R&D,坚持独立R&D,掌握核心技术。每年推出10余项新产品,每项新产品平均使用至少10项专利技术。截至2015年1月,专利申请总量超过1700件,授予专利总量超过1367件,其中近15%是在美国注册的发明专利。目前,迈瑞的R&D中心分布在中国新泽西西雅图、深圳、北京、南京、Xi、成都等地。
随着迈瑞R&D实力和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公司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06年,迈瑞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海外上市的医疗器械公司。
2014年,迈瑞的销售额达到81.9亿元,2008年至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4%。2015年,在美股上市近10年的迈瑞开始了私有化进程。截至2016年3月,迈瑞宣布已完成价值33亿美元的私有化交易。
目前,迈瑞的产品涵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和医学影像。中国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数字黑白彩色超声、台式彩色超声和便携式彩色超声均来自迈瑞。迈瑞超声系统广泛应用于全球150多个国家。迈瑞还致力于在全球推广超声技术,将超声技术的应用范围扩大到麻醉科、急诊科和运动场等。每年为全球数千名医生提供超声技能培训。
迈瑞总裁程在谈到未来时表示,中国医疗设备要真正国际化,最终还是要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美国和欧洲通过提前使用专利进行了严格的布局。比如美国有一项彩色多普勒超声专利,就是“10磅以下不能做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品”。如果你做了,你必须付给他专利费。
“这是十几年前别人的想象。”程说,“最终,如果你想制造这个产品,你只能通过资本和的力量购买专利,否则你绕不过去,或者你只能放弃,或者等他的专利20年后到期,再发展20年后。”
“因此,政府仍需打造大型航母企业出海,培育国际竞争力,让中国医疗设备在国际医疗设备市场上站得更稳、走得更远。”李希庭说。
故事4
对供应链技术的理解应该超越物流和进出口阶段。
在深圳创业的企业家在这里提到了电子产业链发达的特点。因为深圳的工业和外贸优势,有超过80%的供应链管理公司总部在中国。
2016年5月,深圳市联合利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利丰”)获得萨夫兰投资基金战略投资3亿元,江苏银行战略授信20亿元。2015年,联合利丰业务同比增速达到100%。2015年业务量突破100亿元。
联合利丰董事长黄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联合利丰在深圳的起步得益于深圳供应链产业的高度市场化。由于市场竞争,消费电子等行业对供应链有刚性需求,简单来说就是又快又轻。联合利丰为这些企业客户实现了最快的通关速度。
黄表示,面对供应链行业的激烈竞争,不仅要严格控制成本和交付时效,还要构建信息化的云系统,帮助企业在未来降低管理和营销成本。“如果对供应链技术的认识只停留在物流和进出口阶段,认为供应链技术已经是一片红海,那是一种很深的误解。”黄对说道。
2016年5月,联合利丰成立联合利丰供应链技术研究院,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供应链平台的价值。
故事5
专注服务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企业和政府的难题。深圳市润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泰”)成立于2009年,自成立以来一直以中小微企业为目标。润泰2015年营业收入为82亿元,预计2016年将达到120亿元。
友联是润泰自主运营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我们的目标是专注于服务中小微企业。”润泰CEO、友联创始人高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中,80%左右是中小企业,资金短缺是这些中小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作为一家供应链公司,你可以看到每一个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而展现在优秀链条面前的是一个庞大的供应金融网络数据库。”高伟说,“所以,优链评估企业不采用传统的固定资产和银行注册资本的方法,而是希望通过企业和行业的大数据和供应链管理,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优链平台上线以来,服务了3300多家中小企业,月交易服务过亿元。优链的目标是为中国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跨境B2B交易服务,最终打造成为千亿规模的交易服务平台。”高伟说。
故事六
打造生活大数据平台
与创业新人不同,碳云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军依然选择深圳作为重新创业的起点。
2015年,华大基因管理合伙人王军辞职后创立了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碳云智能”)。除了碳代表生命,公司名称中还加入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概念。
这家刚成立半年的公司,今年4月完成10亿元的A系列融资,7月获得新一轮3亿元融资。目前,该公司投资后估值已超过10亿美元。
碳智能是一家怎样的公司?王军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全世界的男人都可以追溯到12万年前的一个有Y染色体的男人,所有的女人都可以追溯到15万年前的一个女人。人类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这是一个共识,但在这个基础上加上确切的时间和某些数字,还是有点让人难以置信。王军对此的解释是,第一,生活本身可以数字化;第二,生命本身可以人工智能;第三,生活本身可以网络化。
王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碳云智能的目标是构建大数据平台。第一步是获取数据。碳云智能的部分数据源是靠我们自己的技术能力获得的。团队核心技术获得的数据包括遗传数据、微生物数据(肠道、口腔、皮肤等)。),蛋白质和代谢数据(尿液、汗液、血液等)。),等等。另一部分由合作方获得,包括科研院所、药厂、体检中心、医院、诊断公司、保险公司、健康管理公司等。从合作伙伴处获得的数据包括临床和体检数据、环境数据、运动数据、饮食数据等。第二件事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处理这些数据。第三件事是数据商业化,帮助人们做健康管理,为医疗机构提供数据服务,比如皮肤美容。用户可以通过碳云智能的线下系统进行皮肤测试,然后碳云智能会基于数据分析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或O2O服务。
目前,碳云智能正在进行一个“生命数字化与长寿化”的项目,可以判断人类的衰老状况,也许在未来,你的基因可以给你最好的抗衰老方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