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河底水库(河底水库景点介绍)央视科教2020-09-02 22:06:42
CCTV-10
2020年9月3日23: 26播出
中国视频地方志,广东廉江卷
连江拖车
廉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两广交界处,雷州半岛北部。岭南文明、多元文化、闽粤民俗在这里交汇,成为北部湾沿岸最美的多彩画卷。
1985年,连江石城镇的一位村民在荒山上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怪物,专家们前往现场进行鉴定和调查。
这个重达300多公斤的云雷纹六蛙四耳铜鼓,鼓形巨大,造型精美,图案复杂。在北流铜鼓中实属罕见,是目前中国出土的十大铜鼓之一。
云雷纹出土的六蛙四耳铜鼓表明,秦汉时期连江是南越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场所。
洛固城址是广东省保存最完整的唐代城址,见证了连江的历史演变和变迁。
1993年,连江撤县设市,正式定名为“连江市”。
鹤水库灌溉沃野千里。
千百年来,雷州半岛光秃秃的绵延千里,“十种九不收”是连江人饱受旱灾频发的真实写照。
为了彻底解决干旱问题,1958年5月15日,在广东省委的支持下,中共湛江市委通过了《关于修建雷州青年运河的决定》。水利专家和技术骨干一致决定,河道截流筑坝,排水建库,建成的水库区将跨越连江至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博白两县,渠灌区将覆盖整个雷州半岛。
1958年6月10日,雷州青年运河工程河底水库正式开工建设。从连江乃至整个雷州半岛地区招募的数万名农民工自带干粮上班,全身心投入到这场运动中。
1959年8月,仅用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作为国家重点水利工程的河底水库顺利建成,总库容11.51亿立方米,成为广东省最大的人工海。
水库建成后,劳动力将转移到青年渠灌区建设。
1960年5月,青年渠灌区工程正式投入运行,九洲河穿干渠,全长271公里,引水配套渠道4547公里。
如今,雷州青年运河贯穿雷州半岛及雷州半岛五市,肩负着灌溉400万人饮用水、146万亩农田的重任,孕育了一代代连江人热爱故土、热爱国家的情怀。
候鸟聚集在广阔的红树林中。
位于连江市西部的高桥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适宜,滩涂资源广阔,造就了这片千余公顷的红树林,被誉为mainland China连片面积最大的“海洋森林”。
高桥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世界各地科研人员研究珍稀红树林样品的宝库,也是保护连江人的一道坚固防线。
2008年,15级强台风“黑格比”引发风暴潮,严重影响广东沿海地区。廉江北部湾27公里长的红树林带保护了沿岸数十个乡镇,没有房屋倒塌。
高桥广阔的红树林,与天空相连,既是防台风的海岸警卫队,也是候鸟过冬的栖息天堂。
每年10月、11月是鸟类迁徙的季节,成千上万的候鸟漂洋过海到九洲河过冬。红嘴鸥、大白鹭等100多种鸟类成群结队地卧在树枝上,穿梭于丛林之中,形成了鸟归巢的壮丽景象。
老鹰既紧张又兴奋。
苍鹰猛扑雄鹰,野鹰摇沙展开翅膀,展开云朵,飞瀑流泉,一笔一式,尽显神韵。这就是流传了近300年的跳鹰公。
在廉江博物馆,有一幅阿清时期的木刻浮雕,记录了廉江舞鹰公的历史渊源。
相传雷州半岛北部有一座大山,山高林密,鸟兽众多。其中,熊和山鹰经常一起玩耍觅食。有一天,他们因为猴子的挑衅而激烈战斗,拒绝给对方让路。后来,他们被大肚子的佛祖劝和。
人们认为鹰和英雄可以驱邪抑魔,于是模仿他们的动作,创造出集武术、跳舞、气功和杂技为一体的民间艺术。
相传清朝咸丰年间,雷州半岛的两个海滩都有跳鹰的活动,一直持续到今天,每年的节日都会有游行来表示好运。
代表团团长龚翔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五岁开始,他就在祖父和父亲的指导下扮演舞鹰英雄。
雄鹰与雄鹰搏斗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梳理毛发、刨食、踢腿和展开翅膀。每一个动作都对鹰舞者有极高的要求。鹰的强大威武本性能否生动呈现,成为鹰舞者检验技艺的最大难点。
在近5米外的木杆顶端,鹰舞者要在没有任何安全保护的情况下完成一系列高空的动作。一旦他犯了错误,他将面临摔倒的危险。
2006年,吴应熊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5年,吴获得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
美食追求真实。
这是一片夹在海洋和山川之间的沃土,依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何让烹饪回归自然,让美食回归最本真的味道,是每一个连江人耐人寻味、探索的目标。
在廉江市合春镇,到处都有一道招牌菜,那就是合春鱼头汤。几十年来,它承载了几代连江人的味蕾记忆,以及不变的乡愁。
在距离合春镇100公里的龙头沙渔港,有廉江市唯一的深水港,这里孕育着另一种海洋美食——牡蛎。
“庆祝不能有诗和酒,盛大的宴会必须有肥美的牡蛎。”如果你没尝过牡蛎,你就没去过这个城市。
生态发展,开拓创新
1986年,红江橙被评为“全国优质水果”,并命名为“连江红橙”。
在政府的不断支持下,连江市成为全国最大的红橙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红橙之乡”。
每年12月,连江红橙旅游文化节都会隆重开幕。这个具有连江特色的商品交易招商展示平台,擦亮了“中国红橙之乡”和“中国小家电产业基地”两大品牌。
2017年,连江市小家电主导产业“连江智能制造”开始展露锋芒。600多家家电企业每年生产电饭煲、电水壶3.4亿只,年产值230多亿元。
如今,连江市已成为“广东沿海经济带”的重点发展区域之一。新时代浪潮下,一批敢为人先的连江人在中不断推动传统产业华丽蝶变,续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用影像记录当下,用地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化,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健康提示:请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远离人群密集场所。
中国影像方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