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是从整体和纵向发展的角度进行的。如何做出相对客观准确的分析,数据积累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学校领导重视的质量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试卷内容分析;二是成果统计和成果分析;三是成绩问题分析;第四,建议和措施,重点是最后三条。
一、试卷内容的分析
主要分析了试卷的特点、试卷的内容、考试分数的权重、试题的难度等。
二、绩效统计和绩效分析
统计一定要准确,这是所有老师最关心的地方,所以第一个要求就是准确。分析之前一定要经过各种形式的反复校对,不允许有遗漏。以教师和班级为单位,划分越细,对比越好。包括最高分、平均分、通过率、优秀率、各科学生人数(或优秀、合格人数)、各班最高分、平均分、通过率、优秀率、各科学生人数(同上)、全校及年级组整体成绩统计、年级班达标情况、各班与全校整体情况对比等。如数学二年级张老师、王老师、李老师所教班级的成绩对比(一分三率的绝对值、最高分和最低分、学校和区县的排名和变化、与学校和区县平均值的差异、差异的变化、前50名和后50名成绩的信息资源数量等。).上述方法也可以用于类。在这个环节,不需要评价,只能列出数据来说明问题。为了使统计结果一目了然,建议使用饼图、表格、曲线、直方图等。要表达三分之一的统计分析率。
通过对比我校某一学科的平均分、通过率、优秀率、最高分和最低分,可以看出我校某一学科的概况和差异化。
通过比较一个班级总成绩各分数段学生人数占全校总成绩各分数段学生人数的比例、平均分、全校平均分、总成绩优秀率、满分通过率等,可以看出班级各层次学生的情况。
也可以纵向比较——这次考试的分数和上次考试的分数比较,等等。
三.成就问题分析
对成绩的分析必须与上述成绩相结合。必须结合教学实践找到原因,必须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作为学校领导,必须明确教学质量是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要分析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理解和分析。
知道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日常观察记录(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深入教学一线,勤参加课堂,勤参加办公室备课组,积极参加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调查(要认识教学主任、备课组长、班主任、学生,抽查教案、作业、试卷等。).
影响教学质量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教师工作、班主任班级管理、学校领导的教学管理等。因此,教学成绩和问题的分析主要是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的。
1.分析学生。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兴趣态度、学习习惯、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等等。分析时,可以重点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2.分析系的老师。教师是学生的第一责任人。只有一流的老师才能有一流的学生。学生的学习成绩总是可以追溯到老师。分析教师时,应重点关注学科知识、工作态度、教研能力、工作能力(备考、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指导预习与复习、课后辅导、测试等)。),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师生关系等。
3.分析班主任。主要从影响班级成绩的主要原因——班主任的责任心、工作能力、工作方法、管理水平、班级氛围的建立等方面进行分析。
4.分析学校管理。可以从学校教学日常管理、教研工作、师资培训建设、教学质量考核办法等方面考虑。学校领导是学校教学规章制度的制定者,是学校教学实施的研究者、引导者和管理者。只要学校领导研究到位、指导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教师就能到位。
5.分析时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通过分析表扬好的,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树立标杆,同时批评差的现象促进改变。
(2)优势与问题要并存,既要让教师充满信心,又要清醒地认识问题。
③不能简单罗列各学科的问题,必须整合提炼。
④分析要具体,避免空孔。具体来说就是分析年级组、班级、老师,甚至某个学生。既要对考试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也要对学生进行个别的了解和分析。
四.建议和措施
建议和措施必须与上述综合分析相结合,既要关注整体(全校或年级),也要关注个体(教师或学生)。优点要够,问题要解释透彻。提出有效实用的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和班级成绩。此外,措施(备课、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实验等。),制度(集体备课、师徒、研修课、及时发现、有效分配等。)或学校教学考核方式(如考核以备课组为基础,同一备课组教师考试成绩不能超过一定值等。)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五、学校领导教学质量的特点分析
1.要有针对性:教学质量分析是对某次考试或考试后的试题或考试结果的现实分析。有必要解决老师关心的问题。我考试考得怎么样?以后该怎么办?
2.导读: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指出了学科教学中存在的真实问题,并提出了真实的改进措施,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分析试题特点和教学效果时,要把握典型试题和典型问题。分析典型案例时,要结合教育发展状况和教育理念,结合学校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使分析报告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作用。成功的教学质量分析可以引起教学理念和学习策略的反思、改进、调整,对下一步的质量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时效性:教学质量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今后改进教学工作,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质量打下基础,时效性强。所以分析要及时。如果时间过去了,就失去了指导意义。
4.全面性:对于学期或学年的质量分析,如果只分析中考七科,显然违背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结果只能是老师和学生只重视中考七科,而忽视了音体美等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将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中考七科以外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
以下是薛璐课程学术质量跟踪分析的文字和截图,仅供参考。
1.我能怎么做呢?
科学全面,可以对学生、教师、班级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差异或百分位数的有效分析,共享数据,快速生成图表。
可以在同一个班级的多个学科之间,同一个学科的不同班级之间,同一个班级的同一个学科的多个考试之间进行对比分析。
2.有什么优势?
试卷设置、大小题录入明细、成绩录入跟踪、大小题失分分析、成绩分数线图、区校平均成绩差、各班优秀率趋势、班级分析、教师分析、两学期对比、学生成绩排名、学生分班分析。
3.一些截图
总成绩统计汇总表
年级和班级成绩的统计分析
所有学生成绩的详细信息
所有班级和学期的统计分析
各年级班级大小题对比分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