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身体羸弱读音(羸弱不堪)

弱(弱体发音)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军的武器装备和人员都是可耻的。

“这些鞑靼骑兵没有弓箭。每个人肩上都扛着火枪。他们的火药看起来很粗糙。除了子弹,他们的弹匣里还有一些小铅块。每个人的靴子里都有烟斗和风扇。”(纽约时报)

拿着烟斗的大清,反过来被列强疯狂掌掴,唤醒了中的李鸿章、易等人,最终发动洋务运动,改组军队。

大量真金白银投放后,先进的军事装备确实存在,但清军依然弱小。原因很多,从几句话到长篇大论,都可以作为集中供暖的燃料。

▲李鸿章

然而,由于朝鲜和中国的利益,其中大多数并不客观。看看外人眼中的晚清军务,或许会有所启发。

1899年,英国退休的少将人贝福特爵士受英国总商会委托,来到大清王朝考察经济发展,评估英国商人在大清王朝的投资在未来能否得到保障。

▲晚清巡防营由绿营部队精简而来。

贝斯福德于1898年9月3日抵达香港,1899年1月9日离开上海。

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他走访了北京、天津、汉口、广州、厦门、上海等城市。

访问期间,他不仅考察了市场,还重点考察了各地的兵工厂、军队和海防要塞。当时中国七大兵工厂中,他去了六个(只有四川的没去)。

▲西化

回到英国后,贝斯福德出版了他的《在中国的经历:中国详解》。

在报告中,他详细描述了他所参观的六个兵工厂,并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清军的弱点。

首先,设备是一流的,但是生产出来的很多东西都是无用的。

以南京的兵工厂为例,设备工具丰富,主要是英国制造,也有德国、瑞士制造的。工厂里没有欧洲顾问,清朝的管理人员似乎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也不知道这些军械是干什么用的。

有了这些世界一流的设备,他们生产的小型枪支只能发射大约一磅的炮弹。虽然可以生产一些克虏伯式的5磅炮,但是没有炮艇,炮手要想办法把自己扛不住的炮弹扛过去。这在战场上不切实际。

二是设备闲置,浪费严重。

以汉阳兵工厂为例。工厂里到处都是昂贵的重型机械,但没有一台是完全安装好的。大量制造火药的机器还没有安装。此外,还有很多闲置。

工厂里有一个很大的焦炭厂,但是燃料用的焦炭是从北方的唐山煤矿运来的。

福州兵工厂浪费更严重。工厂里显然有一家不错的锅炉厂,但锅炉所需的所有物品都是从法国进口的。

第三,工资水平比英国低很多。

以天津兵工厂为例,他们资金投入巨大,包括一台1200吨的冲床、4台20吨铸造能力的熔炉、数台熔炉,以及德国西门子建造的锻压床。此外,还有一个12吨的悬挂炉和一个40马力的驱动发动机,这些都是阿森纳自己建造的。

在贝斯福德访问时,现场正在制造一台130马力的发动机。使用的工具都是来自英国和德国的现代产品,并且提供了修理和制造小型枪支所需的所有设备。

工厂的空房间也很大,有足够整个清军的武器装备。

然而,这些“大制作”的背后,是低工资。工厂的经理是苏格兰血统的Stewart先生,工资约为21英镑/月(换算后),一年约250英镑。不过,在英国你可以拿到2800-3000英镑的年薪。

四是管理水平落后。

大部分兵工厂由总督直接控制,如直隶总督管辖的天津兵工厂,两江总督管辖的上海兵工厂和南京兵工厂,湖南、湖南总督管辖的汉阳兵工厂。

虽然有些工厂雇佣了欧洲的管理人员和工头,但在这些传统官员的压力下,先进的管理水平根本无法发挥其作用。

▲清代地方官制

根据贝斯福德的说法,如果有适当的欧洲管理,这些工厂可以用同样的资金达到原来产能的三倍。

以上。

参考文献:《中国详解》《纽约时报》《清代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