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家(武汉儿童教育专家)
文字|骗子君
“你的小乖乖真令人羡慕,聪明又懂事。不像我那疯丫头,只会在小区里胡乱玩。”
“不,你家姑娘活泼开朗,比我这个只会看书的书呆子强多了。”
两个家长互相恭维后,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周围的家长也加入了谈话。显然,邻居之间的饭后,夸奖孩子也是一种社交方式。只是两个小女孩的表情都不是很满意,明显不开心。
这种不快乐不是比较的结果,而是从头到尾都在进行的压抑。当两个家长当众表扬他们时,他们俩看起来都不开心,这让我很好奇。
现在不是都提倡多表扬孩子吗?为什么孩子被表扬后不开心?带着疑问,我问了一个我认识的儿童心理学家,他是我大学的教授。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系统地给我讲了两个方面。家长们,请看一下。
不要在公共场合表扬你的孩子。
(1)被表扬的孩子心理压力大。
“阿姨夸我聪明懂事。我一定要一直做个好孩子吗?”
“别人都说我活泼开朗,那我以后还会继续活泼。”
心理学家表示,父母在公共场合的表扬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认为他们必须继续保持这种优势才能获得父母和他人的认可。有时候,孩子可能没有足够的意志力来保持这种优势,过于勉强的后果就是长期抑郁到心理崩溃。
比如我有一个朋友,性格内向,对社交活动不感兴趣。然而,他的父母总是称赞他对别人的热情。本质上,他们希望他成为这样的人,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迫于父母的夸奖,不得不接受网上多余的社会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又纠结自己的内心,以至于生活苦不堪言,精神状态每况愈下。
(2)看的孩子会吃醋。
根据心理学家的说法,《消费者研究杂志》上有一项调查。当一对姐妹同时来店里选衣服时,只夸其中一个会让另一个产生消极心理。这种微妙的情感也可以称之为对比引起的嫉妒,姐妹之间的关系越亲密,这种微妙的嫉妒就会越强烈,不利于销量的增加,是销售行业的禁忌。
这种嫉妒心理也适用于孩子,当众夸奖孩子也是同样的错误。
不管是小乖乖还是她的小妹妹,当他们被父母表扬的时候,不管父母有没有做比较,他们都不会为此感到高兴。一是前面提到的心理压力,二是比较带来的微妙嫉妒。再好的友谊,也会有裂痕。父母只需要满足个人的表达欲望,而不考虑孩子的感受。
此外,心理学家应该建议父母,孩子的天性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所以不要低估它。
(3)孩子会过于注重外在评价。
心理学家认为,被表扬的孩子很容易变成自恋者。毕竟,不是所有父母的赞美都是有分寸的。当赞美来自外人时,更容易高估孩子的评价,导致孩子的自命不凡,看不清真实的自己,长大后受挫更容易崩溃。
此外,孩子也会开始关注外界的评价,这对他的人生发展有负面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自恋人格和低自尊同时出现,而这种矛盾给孩子的人格带来的冲突是非常尖锐的——一方面孩子认为自己是完美的,另一方面他们又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而一个不能接受真实自我的孩子,长大后会发现很难信任别人,甚至很难进入亲密关系。
父母如何正确表扬孩子?
①据在场的人说。
这是指是否有孩子或玩伴在场。如果有,家长要注意凡事表扬,不要针对一个孩子,以免造成孤立事件。
现实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孩子因为老师表扬某个孩子而被同学孤立的故事。父母在公共场合的夸奖也有同样的效果,只是全面避免引起其他孩子的不适。
2赞美细节,但不要赞美整体。
在前一种情况下,即使不公开表扬,父母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孩子无法理解父母所说的“听话懂事”或“活泼开朗”,这种赞美太过广泛,却无法为孩子指明进步的方向。
正确的表扬是指出细节和具体事件,比如孩子前几天自觉做作业不看电视,家长很高兴,或者孩子主动招待客人,家长很放心。只有指出具体事件,表扬才不会流于表面。
【话题讨论:如何表扬孩子?】
高级护士,心理咨询师,原创育儿漫画文章作者。欢迎来到【育儿小贴士】。关于育儿、成长发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你想了解的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