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播音主持教程(播音员发音技法训练)

主持播音课程(播音员发音技巧训练)

播音员发音技巧的训练

播音员的发音技巧1:呼吸训练

呼吸是人类发声的动力和基础。在播音主持中,呼吸的速度、流量和压力直接关系到声音的层次、强度、长度和共鸣。可以说,要控制声音和语言,就要学会控制呼吸。

所谓“呼吸控制”,就是学习胸腹联合呼吸的方法。生活中,人的本能呼吸是浅呼吸,也就是只有胸部呼吸。播音或主持时,用这种本能的呼吸法发音。时间长了,声带会累,声音会嘶哑。胸腹联合呼吸法是深呼吸,将空气体吸入肺叶底部的横膈膜,也就是普通人系腰带的地方。一般是用鼻子从横膈膜吸入空气,使肋骨自然向外扩张。此时,腹部感觉浮肿。随着小腹的逐渐收缩,气息也从小腹深处涌出,促进声带发音。这样发出的声音不仅响亮有力,而且持久,能让整句话保持饱满圆润。相反,如果你一呼气,横膈膜就塌陷,呼吸就会像破球一样迅速漏出,声音就会失去支撑。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前几个字有气息支撑,最后几个字没有气息支撑。说话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又强又弱,上气不接下气。呼吸本身费力,声音也很难持久。下一节将专门讨论呼吸训练。这里有一些呼吸训练的方法。

1.软皮瓣练习法

最常见的是“闭目打哈欠”,也就是打哈欠的时候,你故意不张嘴,而是强迫鼻子吸气呼气。

2.腹部计数法

仰卧在床上,腹部压一摞书,深呼吸,从1数到后面。这是呼吸输出的必修训练,以达到增强腹肌和膈肌气动力量的目的。做这个练习的时候,一开始可以少压几本书,逐渐增加,也就是循序渐进。为了不占用工作时间,可以在睡觉前做这个练习。

3.气体声计数法

深呼吸,屏住呼吸几秒钟,然后用均匀、低沉、有气息的声音从1开始数,就像耳语一样。就像数腹法一样,一开始可以少数一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计数时,尽量不要排气或漏气。

4.跑步和背诵诗歌

当你轻微气喘时,你可以背诵一首简短的古诗。训练开始,两人可以配合,并排小跑,一句一句背诵。背诵时,尽量控制不要喘息;背诵完一首诗,要调整呼吸,然后继续。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剧烈运动时不允许进行这种训练。

5.偷煤气通风

选择句子比较长的文章或段落,以较快的速度阅读;当气息不足时,用“偷气息”的技巧,在阅读后确定最佳通风地点。所谓“偷气”,就是不在发出声音的同时吸气,而是在没有人察觉的情况下,以极快的速度吸入一部分气流。通风要口鼻并用,以鼻为主,掌握时间差,使气流充沛有力。

播音员的发音技巧2:共鸣训练

气推音的发音方法虽然可以省力,但要发出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洪亮悠远的声音,必须在气推音的基础上学习共鸣音的方法。因为生理学家告诉我们,声带产生的音量只占说话音量的5%,其余95%的音量被胸腔、头腔、口腔、鼻腔组成的共鸣器放大。

人体声道的主要共鸣器官是口腔、胸腔和头腔。这三种共鸣器各有优势:口腔共振可以使声音有力清晰,胸腔共振可以使声音浑厚洪亮,头腔共振可以使声音响亮明亮。然而,没有适当的谐振腔训练,普通人有很多共鸣发音的缺点。

(1)白音——共鸣位置太靠前,嘴巴没有完全张开,好像只用嘴巴说话,所以来自声带的声音无法共鸣。

(2)步音——音位后移,喉过宽,声音洪亮,但声母不清。这种疾病通常被称为“喉炎”。

(3)鼻音过重——由于软腭下垂,舌根上扬,堵塞了咽喉与口腔之间的通道,大部分声音都是从鼻腔里发出来的。这也就是俗称的“鼻囊鼻”。

这些弊病可以通过训练来纠正。以下是一些简单实用的共鸣训练方法。

1.口腔共鸣训练法

张开嘴练习。通过惊吓、打哈欠、半打哈欠、吞咽食物和张开嘴来张开嘴。推气前吸气,同时张开嘴,立即发音。经过多次反复练习,就能获得口腔共鸣的发音效果。

2.胸部共振训练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发音前闭着嘴准备打哈欠。与此同时,胸腔打开,就像老鹰展翅的感觉。或者,做扩胸,体验开胸,就像手风琴风箱打开的原理一样。反复练习可以得到胸腔共鸣的效果。

3.头腔共振训练法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练习“聚焦远视”。也就是说,在空气推动声音之前,先凝视并提起小舌头,同时使用空气推动声音。它有两个作用:一是打开头腔的共鸣器官——鼻窦、额窦、蝶窦等器官;另一种是提起小舌头,即提起软腭,打开咽腔。经过反复练习,可以获得头腔的共振效果。

分别对三个共鸣器进行共鸣训练后,最后需要将三种共鸣方法进行整合:在前三种方法的基础上,注意保持从肚脐到口腔的呼吸畅通无阻,将头腔、口腔、胸腔一起打开,再用空气推动声音,从而获得“混合共鸣”的效果。这时,声音会响亮而遥远。

需要指出的是,共鸣法虽然效果不错,但在具体应用中,要根据播音或主持的具体情感需求,在混合共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强化其中一个共鸣成分,使播音或主持更符合情况。一般来说,热情的表达要加强第一腔共鸣,痛苦的表达要加强胸腔共鸣,一般的叙述要加强口腔共鸣。

播音员的发音技巧3:语调训练

语调是语言表达的第二大要素,也是语言表达的第二张“王牌”。看起来很简单,就是声调是一句话中声音的配置;但它的作用是巨大的。每个句子都有语调。恰当地运用语调可以有效地润色语言,促进思想的交流,使语言表达越来越清晰,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因此,学会使用语调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在讲解语调训练方法之前,有必要了解语调本身的一些特点。

形成语调的因素很多,但决定因素是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正常情况下,人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都有一个基本状态,不会有大的起伏。也就是说,语调的变化是基于一个基本的语调。基本语调在中等范围内。表达情绪的语调,如情绪高涨、激动、紧张、热情、愤怒、仇恨等。在高音区进行;而那种情绪,比如低表情、悲伤、苍凉、痛苦,一般都是在低音区进行的。

这种划分相当粗略。事实上,语调如此多变,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形式。为了便于练习,我们可以把基本相似和大致相同的语调分为以下几类:

(1)升调——指情绪激动,语言的运行状态由低到高流动,句子结尾强烈向上升调。一般用于提问、等待答案、感到惊讶、感到情绪恐慌。中途,整句未完成;发布命令、打电话等。

(2)降调——指情绪稳定,语言流动的运行状态由高到低,句子结尾较弱且不断下降。常用于陈述句、肯定句、感叹句、祈使句等。

(3)平调——表示心情平静,语流基本平直,句尾与句首几乎处于同一高度。一般用在庄重、犹豫、冷漠、思考回忆等句子中。

(4)曲调——情绪激动或复杂的情绪,文字的流动处于起伏的状态。或者从高到低上升,或者从低到高下降,或者波动更大。常用于语义双关、言外之意、幽默含蓄、讽刺调侃、出其不意、意图夸张等句子。

在此基础上,我们来谈谈语调训练。一般语调训练包括以下内容:

1.抓住压力

压力也叫压力。在口语表达中,具有突出重点、突出主要情绪的作用。句子中的单词不是完全并列的,在语义上同样重要。它们有主次之分,也有轻重之分。说话者打算强调和处理那些重要的单词或音节,它们是重音。

把握重音的关键是找准重音的准确位置,这就要求讲清楚演讲的重点,找准演讲的主题,真正掌握每一句的表意要点——表意表达的关键词往往就是重音的位置。在同一句中,由于重音位置的转移,表意表达的重点也会发生变化。例如,“我今天来这里演讲”这句话有不同的含义和不同的重音:

我今天来这里讲课(我明天不来)

我今天来这里讲课(没有其他人来)

我今天是来讲课的(明天我会在别的地方讲课)

我今天是来讲课的(不是来聊天的)

因此,重音的位置对语义有重要影响。正确使用重音是准确表达的关键。

2.巧妙的停顿

停顿是指语言失误。它在口语表达中至少有两个作用:第一,停顿起标点符号的作用,是话语中的一口气的间隙,既表示最后一句的结束,又表示下一句的前奏,从而加强语言的清晰度和表现力。其次,停顿可以使英语口语兴衰。它以一定时间单位内的停顿时长和次数形成说话的节奏,给人以节奏感美。

和重音一样,停顿的位置不同时,句子的意思往往也不一样。例如,“她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情”这句话在不同的停顿下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她/知道我不知道?(问自己是否了解自己)

她知道/我不知道。(承认自己不懂)

她知道/我不知道?(不要承认自己不懂)

她认识/不认识我吗?(我想确认一下,她不懂)

她认识我/了解我吗?(不要相信别人理解)

她认识我。否/否(理解他人理解)

由此可见,停顿要适当得体,根据表达情绪的需要合理设置停顿。巧妙的停顿会产生暗示和寓意,让人觉得“在沉默中讲述的比在声音中讲述的还要多”。一个训练有素的播音员或主持人往往善于利用句子的停顿来让观众思考、回忆和期待,从而获得理想的语言效果。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以停顿的常用技巧“停止连接”为例。“断开”是指声音在表达上的中断和延续。有一种联系,它可以是令人兴奋的。但是,当break不变时,词序就会混乱;如果不连接,就很难完成语义;因此,暂停不能随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善用语调

语调可以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和调。同重音、停顿一样,同一个句子由于海拔的不同,可以表达多种感情和意义。因此,在语音训练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结合四种语调的不同特点,使我们的语音更具表现力。

四节奏训练

口语的节奏是指思想感情起伏引起的音势和语速的变化。语言节奏的处理既是播音员感情的表达,也是播音员思想水平和涵养的表达。实践证明,语言的节奏和速度与说话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随着说话时思想感情状态的不同,声音的节奏和速度也在不断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轻快,有的端庄,有的高亢,有的低沉,有的快速,有的缓慢。

然而,当人们表达喜悦、兴奋、恐惧、愤怒和兴奋的想法和感受时,语言流动的速度通常更快。在表达抑郁、悲伤、痛苦、失望或安静的情绪、回忆过去等心理活动时,语言流动的速度一般较慢。一个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应该结合不同的思想和情绪状态,说出不同的语言节奏。

为了更好地训练语言节奏,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语言节奏的类型。

(1)轻缓型——语调多提抑,发音多轻少重,句子多连少停,语流轻快活泼。比如在孙俪的《莲花湖》中,水笙和媳妇们玩耍的一段,就属于这种类型。

(2)端庄型——语调多克制少抬高,发音多而轻少,句子多停顿少连接,语言流动平稳端庄。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就属于这一类。

(3)低音型——语调压抑,发音痛苦,停顿时间长,音色灰暗,言语流畅缓慢。比如柯岩的《一月哀》就属于这一类。

④高音型——语调高,声音洪亮,句子连贯,言语流畅。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闻一多的《最后的演讲》都属于这种类型。

⑤舒缓型——语调较明显,声音较轻,气息流畅,声音清晰柔和,语言流畅轻松。比如的《秋色赋》就是这种类型。

⑥时态型——语调多提抑,发音多而轻,声调强而短,语言流动较快。比如《山东会书·宋武·胡大篇》就属于这一类。

以上六种类型就是语言节奏的类型,其实训练方法也包含了。掌握语言节奏,首先要掌握台词的基本节奏,然后根据台词的内容调整节奏,使节奏与内容相协调,从而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