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中国旅游日(为什么中国旅游日是5·19)
明天是5月19日,也是国内旅游的重要日子——中国旅游日。
你为什么选择这一天?因为400多年前,明朝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的传奇性著作《徐霞客游记》第一章于5月19日开启。
徐霞客
在如今这个时代,一次愉快的旅行后,在马蜂窝或驴妈妈等平台上发一张图文并茂的游记,或者在朋友圈晒几张漂亮的图片和文字,几乎是每个旅行者的“标配”。
旅行日记的“鼻祖”可以追溯到徐霞客。他写的《徐霞客游记》被誉为中国第一部日记游记。
徐霞客的一生,从22岁第一次因病回乡,到55岁回乡,走过了华东、华北、东南沿海、云贵高原等地30多年。
徐霞客来到温州雁荡山,写下了《幽岩砀山日记》,这是他游记打开后的第10天。他今年28岁。
雁荡山是徐霞客旅行冒险生活中最值得去的地方:
他一生三次游览雁荡山,留下了两本7000多字的游记。他一生中最危险的冒险之旅也是在雁荡山。
如今,在雁荡山灵岩景区的双竹谷口的树上,有一尊徐霞客的雕像。
这位先生面对着蓝色的大海,天空是黑暗的。
徐霞客(1587-1641),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生于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县),本名洪祖,号“霞客”。
徐霞客不仅在地理学上有很大贡献,在文学领域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的游记被誉为“人间真话,大言不惭,奇言怪语”。20岁时,鲁迅已经读了又“重读”了徐霞客的《游记》,题字“独鹤而飞”,可见他对这本书的真挚热爱。胡适说徐霞客:“为好奇和知识而旅行,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难得、最令人钦佩的精神。”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评价说:“他的游记读起来不像17世纪学者写的东西,倒像20世纪的田野调查记录。”
有人开玩笑说,徐霞客之所以成为大旅行家,也与明代大人才——唐唐寅博湖密切相关。
民国丁文江撰写的《明代徐霞客洪祖先生年谱》中,提到徐霞客的曾祖父许婧是当年与唐伯虎一起参与考场造假案的主角。
许婧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里有一座收藏了大量书籍的万卷楼。他是明朝弘治十一年(1498年)的胜利者,与唐伯虎在同一名单上。两人一起去考试,被告人许婧却贿赂考官的衙役去取试题,与唐寅一起被囚禁。此后,他一直被拒绝科举。许婧的经历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不再热衷于科举考试。
许婧的次子许QIA是徐霞客的曾祖父。到了徐霞客父亲那一辈,他的父母都是管理有方,家境殷实。在不“功名利禄”的家风影响下,徐霞客少年时就有了“一面做君子,一面面对碧海”的远大志向,这使他成为人生的大旅行家成为可能。
徐霞客从小就渴望学习,“性酷好奇书”几乎搜遍了他家里所有的书。徐霞客游览名山大川的爱好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22岁时,母亲为他戴上了一顶手工缝制的旅行皇冠。从此,徐霞客用自己的路费走遍了世界,走出了另一段精彩的人生。
徐霞客三游雁荡山
温州的雁荡山是世界上一个奇妙的地方。
在中国古代,三位最著名的大旅行家游览了雁荡山。如果说谢灵运是游山玩水,沈括是考察地理,徐霞客是深访。徐霞客的游记为世界全面了解雁荡山的全貌和独特风景做出了巨大贡献。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四月,崇祯五年(1632年)三四月,徐霞客三次登临雁荡山。
第一次去雁荡山
时间:1613年4月11日至15日。
年龄:28岁
陪同人员:主仆。
停留时间:5天
1613年农历三月,徐霞客第一次游历浙江。5月19日,写完游记10天后,他来到雁荡山。
28岁的徐霞客年轻力壮。在雁荡山的五天时间里,他“翻山越岭,望雁望峰,芙蓉升天,落眉梢”,游览了山中所有的景点。
灵峰、灵岩、大龙瀑又被称为“雁荡三绝”,徐霞客三日游遍重要景点。
▲灵峰
▲灵岩
▲大龙瀑布
第四天,因为有“大龙瀑水源于雁湖”的记载,徐霞客带着仆人去找雁湖,最后还是找不到。他差点死在悬崖上,带着遗憾离开了雁荡山。
第二次雁荡山之旅
时间:1632年农历三月至四月
年龄:47岁
停留时间:20天以上
徐霞客第二次来雁荡山也是同一个季节,但已是近20年后,此时他已经47岁了。从阴历3月20日到达天台县,然后去雁荡。这一次,他在天台、雁荡一带呆了近一个月,但关于雁荡的记述却很少。
第三次雁荡山之旅
时间:1632年4月28日-5月8日。
年龄:47岁
停留时间:11天
10天后,还意犹未尽的徐霞客第三次游了。
他从天台经黄岩、大井进山。五月初一,去灵岩探天光洞。第三天,他从珠穆朗玛峰下的凌云寺出发,沿着西北溪进入石门,爬上楼梯,历经各种艰难险阻,终于爬上了岩岗。第四天开始,他从罗汉寺出发,与哥哥许和和尚们一起躺在云里,沿着山的左边和洞的右边向西爬上楼梯,冒着被埋在悬崖和山谷中的危险,勇敢地爬上了雁荡山白岗峰的山顶,终于找到了大龙瀑布的源头。第六,爬到小龙背上,找出小龙的来源。第七天开始,我从甄姬寺出发,穿过马家山,参观了南馆。第八天,我们到达了东仙坞,在庄屋散石的西边。我被安排再次参观仙生门景区、石头布赫达洞、仙桥等景点。因为旅伴走不动路,只好放弃,回到东边的大井,结束了这次旅行。
▲灵岩
和很多旅行者不同,徐霞客还是一个探险家,出门前总是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三次去雁荡山,他探索了灵岩的天窗洞。“负梯破莽,梯率超坞,直至圆孔下,梯攀;如果不够,将柏木水平嵌在石头之间,将木头造起来;如果不够,就用绳子牵梯子把树挂在石缝里,梯子穷了扶木头,木头穷了扶梯子,梯子和木头都穷了,再牵绳子扶树,进入圆孔。”在爬小龙岭背上寻找剑泉时,“石头不被树砍,树不被鞋盖,要把藤挂下来”,或者“把木头绑在梯子上,把岩端抬起来”,都经历了艰辛和危险。
纠正“龙之龙之水,即自荡”
徐霞客三次登临雁荡山,通过实地踏勘,忠实地记录了雁荡山的地质特征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特别是,他揭示了大小龙的起源之谜。
根据旧文献记载,雁荡山“只有十里之外有湖的时候,水往往是不干涸的,而秋雁回国的时候就留在这里……”
大雁位于西外谷1000多米高的雁湖之巅。在古代,这条路既危险又艰难,去那里的游客很少。很多记载谎称盐湖是大龙瀑布的源头。天顺年间编纂的明代《大伊名通志》也抄了前人的错误。
徐霞客第一次来雁荡山时,根据大龙瀑的水发源于盐湖的记载,他曾去龙桂北、长云峰一带寻找盐湖,但一开始总的方向是错的。他和随行的仆人在山上的云景寺过夜,第二天又继续找了一天。历经千辛万苦,他最终还是没能找到。抄近路遇险,差点死在绝壁。徐霞客在日记中写道:
当高峰结束时,一块石头就像一个裂口;怕石头锋,没锋就够了。在悬崖上犹豫了一下,不敢走回老路,在南面的石墙下俯瞰第一层,于是我摆脱了奴隶,铺了四块布。悬崖/而且,只够,没有空间。向下看岩石,水桶有一百英尺深,试图回到顶部,上面的岩石还嵌入了空三十多英尺的,所以你不能飞。试一下布,布被一块突如其来的石头卡住了,突然就中断了。暂停后,我尽力再次爬上岩石。脱离了危险,又是云景寺,天渐渐西了。主要衣服鞋子都盖好了,找湖的兴衰。
这也是徐霞客旅行冒险生活中最危险的时刻。燕湖的第一次探险以失败告终。
19年后,再次游览雁荡时,他通过西外谷石门上山,成功找到了燕湖。这次在雁荡山顶上,徐霞客终于找到了大龙瀑瀑布的真正源头和盐湖的确切位置。
他对盐湖做了详细的考察和记录:“山来自东北的最高点,散布成四个枝干,都容易化石为土。四枝之脊隐约升起,三枝在夹缝处会合,形成凹陷。每个洼地都有一个山脊,从北向南延伸,分为两部分。总共有六个以上的洼地。洼地里的死水变成了杂草,看起来是绿色的。也叫盐湖。”并指明荡水方向,指出“与大龙瀑同在”。
徐霞客的记载纠正了数百年来地方志中流传下来的关于大龙瀑水源的错误判断,同时也纠正了前人“雁湖只能远十里”的说法。实际上,堰塞湖不是一个湖,而是一些洼地。
▲小龙
后来他冒险爬上小龙的背,在丁彦东南的铁板和两个峭壁中,找到了小龙的真正来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