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故事(农村创业成功案例)
这是一个返乡农村青年的真实创业经历。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男孩,放弃了大城市优厚的工资,回到农村,开始了自己从未做过的事业。......
摄影/郑云
他就是李能华,一个在巫山贫困山区长大的农村青年,为了生计,为了父母和弟妹更好的生活条件。2002年,年仅15岁的他毅然辍学,南下广东。他从一个画家开始当画家。他早年的贪婪、努力和低薪并没有压倒未成年的他,因为他一直记得的是让父母过得更好,让弟妹读书。......
摄影/郑云
我们没有他工作时的照片,只是拍了他创业过程的照片,他面对我们的镜头有点害羞。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新时代农村青年的雄心壮志,在与他的交谈中,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他过去的经历。......
2003年非典期间,他在广东打工,同村的村民都回去了,但他坚持在工厂打工。因为没钱买手机,只能通过信件向家人报告自己的安全情况。据他说,当时他每个月的零花钱在30元左右。试想,30元钱对于一个城市的孩子来说是什么?他对此非常认真。
摄影/郑云
我们问他为什么选择当画家。这份工作有毒有害。他说,画家虽然工作辛苦,也有信息资源,但工资较高,为了有更多的收入寄回家,改善家庭生活。这八年,我很少回家。对一个年轻人来说不容易。
李能华能这样做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的兄弟姐妹需要学习,知道自己的父母已经老了。他想养活这个家,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兄弟。因此,2009年结婚后,他再次北上继续工作。幸运的是,这次他遇到了一个月薪一万多元的好老板,甚至老板最终把工厂交给了他负责。直到2016年,母亲生病,弟妹已经参加工作,不在父母身边。在金钱和孝顺当中,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尽管老板一再挽留,他还是回到家乡,自己筹集了60多万元,做起了自己从未想过的生意——开了一家养猪场,取名为“华杰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真正重要的,对没有信息资源的人来说,总是比有人更清楚。”
他的生猪养殖合作社在2017年初成功开业,当时养殖技术、供应和销售对他来说完全空白。他从湖北武汉一共引进了50头双长白母猪和公猪杜洛克,真正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摄影/郑云
摄影/郑云
起初,他对农业一无所知,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一些卖兽药和饲料的黑心老板把目光放在这些新手身上,把他们的产品高价低质的卖了出去。然而,困难并没有吓倒这个执着的年轻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他现在可以自由掌握养猪技术了。
摄影/郑云
摄影/陈建国
摄影/陈建国
通过经营养猪场不容易,面对一个农村男孩更难。他照顾一系列的事情,比如母猪怀孕、分娩、仔猪防疫等等。偶尔,他的父亲也帮助他。由于他的精心管理和良好的养殖技术,新生仔猪的成活率在98%以上。
摄影/陈建国
摄影/陈建国
目前,他的仔猪主要销往重庆、四川和湖北部分地区。谈起自己的未来,这个年轻人充满了自信。他说,作为当选的致富带头人,要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村民,让村民共同致富。只有每个人都富有,他们才能真正富有。
对于养猪场的未来,年轻人也有一个光明的计划。他说现在生猪流通有点困难。这段时间后,他打算再引进30头种猪,并将养殖规模扩大到80头种猪。之后,他将为生产出来的幼猪保留自己的养殖,以“奔山猪”为重点,努力打造巫山猪养殖品牌。
我们赞美李能华。一个地方能有这么有钱的领导,难道不是当地人的福音吗?前进的道路上可能还有很多困难,让大家富起来的道路上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他的努力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祝福他,新时代的农村青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