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是什么意思(QA和QC有什么区别?)
质量管理通常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在一些中小型制造企业中,品控人员往往有两个工作岗位,同时做着QA和QC的工作,因此有些品控人员无法完全区分QA和QC各自的职责。今天让边肖给大家讲一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一个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定义
QA -质量保证,其定义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实施的所有计划的和系统的活动,并根据需要进行验证,以提供足够的信任来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一般包括:
DQA(设计质量保证)设计质量保证
PQE(过程质量工程师)过程质量工程师
QE(质量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SQE(供应商质量工程师)供应商质量工程师。
QEH(质量工程师之家)质量工程师之家。
JQE(联合质量工程师)客户质量工程师,即供应商聘请为客户工作的质量工程师,是客户SQE的耳目。
QC——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定义为“为满足质量要求而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的总称,产品的质量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后相关人员的分析、改进和不合格品控制。”一般包括: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
IQC(进货质量控制)指进货质量控制,简称进货质量控制。
Ipqc (put process quality control)在中文中的意思是过程控制,指的是产品从物料输入到生产渠道到最终包装过程的质量控制。
成品质量检验
成品出厂检验
DQC(设计质量控制)设计质量控制
Mqc(制造质量控制)过程质量检验
根据定义,质量保证的重点是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维护和改进。QC主要是产品质量检验,也包括与产品相关的人、环境、设备的控制。
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职责
QA的职责是质量监督/监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负责部门整体工作,组织实施GMP质量管理规定,适时向企业领导提出产品质量改进意见和建议。
2)确保本企业产品按照GMP要求生产。
3)负责监督实施,(HACCP微信官方账号)纠正和预防全企业质量相关的人和事。
4)有利于生产配置的指令由部门指定人员审核签字后进行审核批准。
5)审查和批准检验结果。
6)评审新产品开发和流程改进的试点计划和结论。
7)审查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的有关技术和质量的书面材料。
8)核实批次记录,给出成品是否出厂的结论。
9)负责组织制定原材料和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等文件。
10)评审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11)因质量管理需要,组织编制新的技术标准或与有关部门讨论修订技术标准。
12)审核各产品的生产工艺规程、批量生产记录和批量包装记录,决定成品的分配。
13)处理用户投诉的产品质量问题,派人或亲自回访用户。召开内部会议,与相关部门研究改进质量问题,并将投诉及处理结果书面报告企业负责人。
14)定期(每年至少一次)会同总工办、生产部对企业进行全面的GMP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向企业负责人汇报。
质量控制职责:
1)参与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现场、成品)的检验工作。
2)监督项目现场检查的具体实施,包括人员组织、技术实施、质量、进度、安全、成品保护等。;
3)及时报告批次质量问题,及时传递不合格信息;
4)纠正质量问题,有权现场停产;
5)检查工具的管理和清单的维护。
IPQC的职责:
1)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2)根据检验记录填写检验报告。
3)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IQC的职责:
1)严格按照检验标准检验原材料。
2)如实填写检验记录表。
3)测试设备的维护
4)异常原材料的报告
5)原材料的标识
6)负责仓库材料员检验报告的签署和接收。
7)对于生产线投诉的材料质量问题,负责对仓库库存材料进行复检。
三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区别
QA不仅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还要知道如何制定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如何预防。QC应该知道如何控制问题,但不一定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控制。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QC是警察,QA是法官,QC只需要逮捕违法的人,但不能阻止别人犯罪,最后给别人定罪,而法官是制定法律预防犯罪,依法宣判处置结果。
QC是使产品达到质量要求的操作技术和活动,包括检验、纠正和反馈。比如QC检验后剔除不良品,然后将不良品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改进措施。因此,QC的控制范围主要在工厂内部,其目的是防止不合格的产品投入、转移到工厂,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交付给客户。
质量保证是提供信任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即使客户确信你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也要从市场调研开始到后来的各个阶段,对客户的要求、产品开发、接单和材料采购、进货检验、生产过程控制和发货、售后服务等进行审核,并留下证据证明工厂活动的每一步都是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的。
QA的目的不是保证产品质量,而是保证产品质量是QC的任务。QA主要是提供保证,所以需要对从了解客户需求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进行管理,这就要求企业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制定相应的文件来规范各个过程的活动,并留下活动实施的证据,从而提供信任。
这种信任可以分为内部信任和外部信任:外部信任,即使客户放心,他们也相信工厂正在按照他们的要求生产和交付产品;对内是为了让工厂老板安心,因为老板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老板要对产品质量事故负全责,这也是国家制定产品质量法律的主要要求,以此督促企业真正重视质量。因此,为了避免承担质量责任,老板必须用文件规范所有活动,并留下证据。但是老板不可能知道工厂内部员工是否按照文件的要求进行操作,这就需要QA代替他进行审核,找出文件的要求是否得到遵守,从而让老板相信工厂的活动是按照文件的要求进行的,让老板放心。
因此,QC和QA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后者是建立体系,保证体系按要求运行,提供内外信任。
同时,QC和QA也有相似之处:QC和QA都要验证。如:QC按照标准对产品进行测试,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QA进行内部审核,验证系统运行是否符合标准要求,QA进行出货审核和可靠性测试,验证产品是否按照规定要求进行了各项活动,是否能够满足规定要求,以确保工厂交付的产品合格,符合相关要求。
四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关系
QC是质量控制最基础的环节,包括所有的检验工作。质量控制包含在质量保证中,其核心仍然在于质量控制。但不在检测范围内,还包括培训、文档管理、审核等相关工作。质量管理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还包括对质量体系的思考和管理。
五
为什么需要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在销售产品的时候,厂家经常会宣称自己的质量有多好,所以他们有责任保证产品的质量真的像他说的那么好。因此,在每个生产环节都需要QC来检查产品的质量。
然而,仅靠QC检验远远不够。必须有人从整体角度控制与该产品生产相关的所有环境信息资源。这些环节包括原材料质量、工厂运行质量、设备仪器质量、生产检验质量等。如果省略任何一个环节,产品的质量都无法保证。
因此,建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为了满足客户,为企业和消费者起到“双赢”的作用。
六
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的建立与思考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都是质量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立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QA QC体系的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体系的复杂程度,也不意味着体系越严格越好。不同的公司必须分析具体的问题。
一方面,既定的制度必须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如果要求一个规模较小的食品公司建立一个像雀巢那样的系统,这个系统最终会失效,因为根本没有足够的成本和人力来承担相应的任务。因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应该避免“自己拿”,其目的应该是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避免因质量不足而造成的损失和浪费,从而为企业创造利润和质量。
另一方面,制度的建立应该是预防性的,使产品对最终产品的依赖检验降到最低。营销管理中有一句话是“事前管理比事后管理更重要”,也就是常说的“预防为主”。企业也不必等成品发现不合格再丢弃,而应尽早发现问题。
最后,整个系统要有很强的自我完善功能。所谓自我完善,就是能够根据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使制度越来越完善。如果QC人员发现现场废品率很高,应立即调查,停止生产,必要时向QA报告。QA应及时组织调查组对问题原因进行调查,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跟踪确认措施的效果。因此,在解决废品率问题的同时,系统本身也在不断完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过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