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揭示中医养生的三种方式)
人们常常把养生分为三个层次:生理养生、心理养生和哲学养生。对于一般人来说,关注身体健康,接触最多的就是生理养生。那么,另外两种养生方式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今天,让我们带你了解下三种中医养生方法。
第一,哲学健康
所谓“哲学”养生,主要是掌握对立统一规律和一个一分为二的观点。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的“六然”和“四望”保健观与这一观点是一致的。
所谓“六然”,就是“自超然”,超然脱俗,超脱达观;“善待他人”,善待他人,善待对方;“无所不清”,清晰明了,宁静深远;“果断”,不优柔寡断;“自得而淡泊”,不要以自己为荣,忘了为什么;“失意而从容”,不要灰心,轻装前进。
所谓“四看”,就是“大的东西很难看”,可以买得起;“患难与共看心意”,能忍就忍;“看着自我克制面对幸福和愤怒”,你可以羞愧和羞辱;“你可以留下也可以不留下,看看就知道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耻而后勇”,“知止不耻”,做我们该做的,停就停。王夫之一生充满艰辛和信息资源,能活到74岁,与他的贫穷、求学、写作、维护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纯真的政治伦理,以及晚年对哲学养生的重视,以及精神上的慰藉息息相关。他的养生哲学可以说达到了很高的保健水平。
二、生理健康
古人讲究四种养生之道:一是运动之道,即适度运动,能锻炼筋骨,疏通气血;二是休息方式,即在上适当休息,可以减少消耗,提神醒脑;第三,食物和营养的方式,即营养均衡,可以使饮食节俭,第二,顺畅;是四地的生活方式,即有规律的生活可以使精神愉快,情绪稳定。
如果我们保持这四个原则,我们就能“保持健康,长寿”,对性保持谨慎,保存我们的激情,避免外在的邪恶,强调内在的调整,并得到必要的自我护理和药物治疗的帮助。今天看来,这种简单的生理保健可以说是一种浅薄的保健。
第三,心理健康
一是调节情绪,二是修身养性。因为人的情感活动和道德修养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关系。
所谓“情”,就是中医所说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心理因素是人受到外界环境刺激的反映。既是生理反映,也是心理反映。通常不会引起疾病,但过于强烈或持续,或者过于敏感,都会导致疾病。如果你喜欢悲伤,想想伤脾,怒伤肝,悲伤肺,慌伤肾,就要注意调整情绪。
看完之后,我想大家都已经知道中医养生的三种方法了,就照着做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