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跳线设置图解(如何设置硬盘跳线?)硬盘上的跳线比较简单,其跳线位置大多在硬盘后面,如硬盘后面的跳线图所示。跳线在数据线连接器和电源线连接器之间,白色键帽清晰可见。另一方面,硬盘表面和电路板对应于这个“中间”位置的一侧都有关于跳线设置的说明,比如硬盘电路板上的跳线图。
将SATA磁盘从跳线设置为主磁盘,将IDE磁盘设置为从磁盘。具体怎么设置,因为不同厂家硬盘的主从跳线位置不同,只要找到硬盘上的跳线说明,然后记住主盘是主盘,从盘是从盘,按照说明插上跳线帽就可以了。
虽然不同品牌的硬盘跳线有所不同,但由于硬盘属于IDE接口设备,一般分为三种跳线设置,分别是Master、Slave和CableSelect(简称CS)。“主”是指主磁盘,它是系统在IDE通道上检测到的第一个设备。一个主板通常有两个IDE设备通道,一个通道最多可以连接两个IDE设备,分为主控和从控。“从”是指从磁盘,它是系统在IDE通道上检测到的第二个设备。“CableSelect”是指用专用的硬盘数据线连接主板,跳线决定硬盘的主从位置。真正支持该功能的数据线市场并不多见。事实上,80针数据线忽略了硬盘磁盘上的任何跳线设置。其黑色(或蓝色)端必须连接主板IDE接口,黑色端连接主设备,灰色端连接从设备。你在硬盘上用的任何跳线都不起作用。这种电缆适合今天支持DMA66/100/133接口的硬盘。
如果硬盘跳线设置不正确,会导致一个IDE通道上的两个设备发生冲突,大部分无法使电脑正常开机,但不会造成硬件损坏。通常,只有当一个通道上两个设备的设置相同时,才会导致冲突,例如,两个设备都被设置为主磁盘,或者两个设备都被设置为从磁盘。同一通道上两个设备的设置没有冲突,一个是主设备,一个是从设备,但是不兼容的东西还是很少的。
当电脑无法识别新硬盘时,建议先将默认的16磁头设置更改为“15磁头”设置,如果不成功,则更改为“2/32 bclip”设置。虽然小硬盘的跳线图很清晰,但是不容易区分哪一侧是起始端。一种解决方法是从辅助硬盘电路板的侧面进行说明,另一种是借助开机自检时硬盘的测试信息来判断设置是否正确。信息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