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学综述(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综述)
三年级是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这一过渡,关键在于教师的把握。小学三年级是夯实基础的重要时期。初三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刚进入乘除法学习阶段。这个时候就要知道重点是什么,对症下药,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遵循教学规律,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提高三年级教育教学质量将不再是难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
1.混合操作
按照混合运算的顺序,如果没有括号,要先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带括号的混合操作,先数括号内的,再数括号外的。
2.观察中的对象。
观察物体时,站在不同的位置,一次最多可以看到物体的三面;站在物体的哪边,就能看到物体的哪边。学会观察物体可以训练学生的“空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圆周
首先,周长是多少?周长是封闭图形的一个圆的长度。矩形的周长是宽度的两倍,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乘以4。然后你可以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4.年、月、日和月
一年有12个月,大月份有7个(1、3、5、7、8、10、12),小月份有4个(4、6、9、11),二月份平均一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平均一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5.加减乘除的应用
主要考察学生能否准确地将加减乘除应用到实际应用问题中,并结合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家庭每月用电量、汽车里程表、天平等的应用。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初三学生开始进入发展阶段,个性开始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自制力弱,好动,容易受影响,分散了注意力。学习数学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仅要学习数学知识,还要培养这种基本能力,就是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
2.创设游戏情境,提高趣味性。
小学生积极、创新、好奇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情境,将新知识放在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3.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他们无意的注意力,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第一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学生完全不熟悉或完全熟悉的东西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比如,当教学乘数是中间有0位数的乘法时,借助学生已经掌握的乘法知识,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步解决课本的备考题,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接受新知识。讲解时,老师有意让学生初步了解用乘数的哪一位来乘被乘数,乘出来的数字的最后一位要和那个数字对齐,这是关键。
4.多巩固加强实践。
比如在《对时间划分的理解》一课中,对于时针在2到3之间,分针在11,是2: 55还是3: 55,学生们有不同的看法。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钟模型分组讨论探索,最终得到了统一的答案。
三年级数学精选练习:
1.四边形有()条边和()个角。
2.枕套长6分米,宽4分米,周长()分米。
3、50-4= 11-2= 53-3= 60-8= 80-7= 32-4=
4、73+5 50-45 36+819 45+84 80-68
5、375+25= 90-36= 540= 568=
6.枕套长6分米,宽4分米。如果在其周围设置花边,则至少需要()分米的花边。
7.绕着一个边长500米的方形人工湖散步。步行距离是()米,或()公里。
8.平行四边形的底是9分米,高是底的两倍,面积是()平方分米。
9、0.85公顷=()平方米0.56平方公里=()公顷
10.一辆自行车要409元,大概可以算()元左右,也可以算()元左右。
11.一年级学生318人,可视为()左右学生,二年级学生294人,可视为()左右学生。两个年级大约有()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