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汪曾祺散文的思考(汪曾祺散文随想)
第一次看王老的书,就像喝白开水一样,不香。没有著名的格言、华丽的辞藻或轶事。都是凡人琐事,甚至是父母的缺点。
《艺术家》中有一个地方描述了山茶花的美丽和你对它的喜欢。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山茶花。它似乎已经从我的心里移走并放在那里。”
这句话让人觉得爽朗,一下子就爱上了王老的散文。
他没有用华丽的词语来形容山茶花的形状,也没有用任何诗词歌赋来赞美色彩之美,却出人意料地用这句话来对比山茶花的美和他对山茶花的热爱。
当《父子多年成兄弟》看到这个标题时,我既震惊又有点感动。
这是汪曾祺的父亲常说的话。在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中,父子关系可以上升到君臣的高度,那么我们怎么可能是兄弟呢?
说明他们父子深爱着。可见他的父亲是一个开明的父亲,他把孩子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首先是人与人的关系,然后才是父子关系。
这是我们大多数父母现在做不到的。
这种感情也影响了王老的教育和与孩子的相处。
难怪王老的文章总能温暖人心。
用王老的话说,“孩子属于自己”
“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孩子的父亲,是愚蠢和可悲的!”
这两句话值得每个家长深思。
读王老的散文小说,有时候就像是多年不见的两个老朋友。他们一起来到公园,坐在擦得锃亮的木椅上,聊着各自分开后的情况和想法。
天空/
草地上,有孩子在奔跑,一家人坐在地板上,恋人卿卿我我,三五成群一边走一边低声聊天,热闹却不吵,寂静却不冷清,一切都恰到好处。
有时候,就像两个老街区。晚饭后,他们手里拿着马扎来到巷子口。在他们旁边,有汽车修理工、鞋匠、卖零食的,还有边走边喊的人。每个人都握着我的手聊天。
巷入口正对繁华街道,车水马龙,人如织。
但这一切似乎与他们无关。他们只谈论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
王老的作品分不清是小说还是散文。
有人评论他是“王维”小说还是“王维”散文,我觉得挺贴切的。
他分散了小说文化,把散文变成了小说。
再加上深厚的文学功底,可以说是用词高超。
一读没什么感觉,二读被深深吸引,三读放不下。
2
他在画画而不是写文章。
慢慢打开画纸,准备画一座山。慢慢地,首先,它是一条流动的小溪,旁边是一棵开满鲜花的树。这幅画的色彩从浅到深,从浓到淡。然后,有花,有草,有鸟,有云,依稀还能看到亭台楼阁和人影。
画的颜色从浓淡到浓淡变化自如流畅,看不出丝毫的连接缝隙。
不经意间,一幅山水画出现在作者面前。
这时你会发现,这些花草河流早已和画中的山融为一体,就像它们在那里自然生长了很久一样,不违背和感官。
群山映衬出花草之美,花草的云朵映衬出群山的挺拔之美。
比如《冰夷》慢慢描写了主人公王二,从他家庭成员的构成结构,甚至他家磨的驴,他卖的炖肉。
“这些“赚钱”包括两块长板和两个三条腿的高板凳(这种高板凳一边有两条腿,两头有两条;一条腿在中间)和几个一边有玻璃的盒子。”
而王二在炖菜里煮了什么菜,从炖菜怎么放,到怎么吃,都在文章里详细描述过。
文字简洁,描写细腻,但一点也不会让读者觉得复杂,就像听一个老人在窃窃私语。
在描述王二的发展时,他没有正面写他是如何挥霍的,他是如何把自己挥霍在奢侈上的。
“从他的生活就能看出来。”
从他如何听书,如何在业余时间偶尔赌博,经过艰苦的努力,一个新兴的富裕、低阶层社会和小商人的形象栩栩如生。
有钱就不舍得浪费,因为他知道赚钱不容易,只是偶尔满足一下自己的小欲望,内敛、勤奋、低调。
光有这些是不够的。只有一个人影,画面不可能饱满。
然后,人物一个个悄然出现。
保安大厅的“管事”、“持刀”、“同事”到“徒弟”。
里面有小人物的欢乐和痛苦。其中“徒弟陈相公被打”一段写道:“我上了门,一个人哭了很久,大声喊:妈,我又被打了!妈妈,没关系。再过两年,我就可以养你老人家了!"
这种深情的描述,并不能直接描述陈相公的伤有多重,身体有多痛。取而代之的是为母亲哭泣,安慰自己的描述。一方面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学徒命运的悲惨;另一方面,是一个孩子改变家庭命运的坚强抗争,也是作者对劳动群众的同情。
妈妈的声音一千多字,读完让人流泪。
在汪曾祺的所有文章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始终保持着一种直白的视角来描写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没有俯视,没有轻视,只有同情和怜悯。
说到这个故事,似乎话题之间还是没有联系,只是和王二在街上闲逛。然而,笔一转,另一个连接的人物,张寒·布莱克平克出现了。绕了一大圈,终于不着痕迹地落在了题目上,巧妙的结尾,又是一个点,为文章画上了一个伟大而圆满的句号。
也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就像王老《为自己的名字报名》中的“空白色艺术”一样,小说也需要留一些空间,“让读者去思考和思考。”
这是我读汪曾祺散文的感受。我想和路过的球迷分享一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