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责任书(学校安全责任书内容)
中层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隐患比明火更危险、预防比救灾更有力、责任比泰山更重要”的指示精神,实施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严格防范危害中学生安全的恶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确保学校师生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不受损失,确保全校安全工作认真掌握、抓实有效实现,确保校园安全。 与学校中层领导签订安全责任状,注意一级抓一级,注意层层落实,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
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
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加强中学生安全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落实责任,齐心协力,履职尽责。
二是采取行动措施落实安全工作。
首先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和安全工作小组,毫不拖延地解决师生反映的重点、热点、难点安全问题。这个一时解决不了的信息资源,将以真诚、负责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关怀进行讲解,树立公仆意识和为师生服务的理念。
其次,强化责任制,明确职责任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学校、部室、部门、班级的责任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部室、办公室、落实到具体人,形成学校安全工作的网络化、具体化、责任化。
三是做好摸排检查,防患于未然。
1.做好安全防范事故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各处室各部门要对教育教学各环节提出安全要求,完善安全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学校安全防范重点环节和重点领域管理,防范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安全隐患。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必要的演练,对火灾、食物中毒、电气事故、冲击扰民等突发事故(事件)对校园的处置,提高师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每学期初及灾害性天气(台风、汛期等)到来前。),应加强关键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2、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各地、各室要定期(一般每月一次)对各自职能范围内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检查,如校舍、教学设施、食堂、水、电、气等生活设施、消防设施、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学校安全防护设施、安全警示标志等。,并做好工作记录或检查记录。如有问题,要限期整改,解决不了的要上报学校。每个学年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应包含安全工作的内容。如遇特殊安全检查,应形成书面总结报告,并及时上报学校。完善学校安全工作考核体系,将安全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考核。
四.所有办公室的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的内容。学生处、教务处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意识培训、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重视加强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撤离、逃生等安全防护教育,增强师生自救、互救能力。安全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兼顾教师的教育。安全教育包括以下内容:(1)交通安全教育;(2)消防安全教育;(3)食品卫生安全教育;(4)用电安全教育;(5)实验、实习和社会实践安全教育;(6)体育安全教育;(7)劳动和日常生活安全教育;(8)网络安全教育;(9))毒品和艾滋病预防教育;(10)其他方面的安全教育。
2.安全教育的目标。政治处、教务处必须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确定安全教育目标,形成递进式的教育层次。要使学生树立安全观念、法律观念和公德意识,自觉遵守安全法规,维护公共安全,懂得依法维权;熟悉生活中的安全知识,掌握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和事故发生后求助的基本方式,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危险判断能力和抗暴力能力。
3.安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根据地域、环境、季节特点,学生处、教务处要利用活动课时间,定期对学生进行集中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各类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放假前和开学前是安全教育的重要时间。有必要向学生介绍交通安全、食品卫生、校内外活动等事故的自救和自护知识。政治处、教务处要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安全教育周(每学期第一周)、119消防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等。,确定活动主题并针对安全教育薄弱环节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安全教育方式上,要注重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宣传教育阵地和设施,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要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家长会和家长学校的重要内容,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疏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压力,预防和减少因精神疾病导致的其他伤害、自伤和自残事故。
四.学校设施的安全
1、学校安全管理。各地、各教室要加强校舍安全管理,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总务处校舍的设计、建设、使用、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等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规定执行。加强悬挂物和高空堆放物的管理。定期检查校舍,并立即向学校报告危险。
2.消防安全管理。总务处应在人员密集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锅炉房、学生宿舍等重点消防场所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保持安全疏散通道畅通,确保消防药品规格正确、性能有效。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以及夜间活动的场所(包括夜间自习等。)均进行应有完善的照明设施和停电应急措施,确保紧急情况下师生的安全疏散和疏散。政治处应组织相关人员熟悉灭火器等消防设施的使用;严禁携带煤油灯、蜡烛、煤气罐等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宿舍。
3.电力安全管理。总务处要定期检查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防止线路漏电或老化造成事故。学生处要教育学生,严禁私自在宿舍安装各种电器,严禁使用电炉、电褥子等电器。
4.实验安全管理。教务处和实验室要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学校危险化学品使用者应接受安全培训,熟悉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安全防护和处理措施,严格按规定进行实验教学。除教学中正常使用的少量化学试剂外,各类危险化学品应存放在危险品仓库或专用危险品柜内,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学校应当保存完整、详细的危险化学品采购、验收、储存、使用和消耗记录。实验室必须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5.网络安全管理。教务处要加强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加强防范反动、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内容影响学生。
6.其他安全管理。学校不得在校内进行危险生产作业。
动词 (verb的缩写)校外活动的安全
1.管理校外大型集体活动。学生在各个场所、房间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等各种大型活动,都要经过校长批准。基于安全和就近原则,提前排查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措施和应急逃生方案。严格执行大型校外活动审批制度。组织学生到外地或异地(跨县)参观学习、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公益劳动等大型校外集体活动,应经校长批准。
2.校外活动的安全教育和预防。所有场所和房间在组织学生外出前都要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配备学校领导和足够的教师带队。严禁组织学生在不安全场所或不落实安全措施的场所参加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实验、实习、勤工俭学等活动,应当坚持无毒、无害、保障人身安全的原则,完善安全操作规程,有针对性地进行劳动安全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加强劳动保护。
3.交通安全管理。车辆和其他交通工具,如学生在各种场所和房间租用的集体活动车辆,应经交通管理部门检查许可,并按规定运行。严禁学生租用证件不全、车况差的车辆,使用农用车、拖拉机等不合规车辆,以及超载。
4.其他注意事项。各地、各室不得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各种消防、防汛、防汛和商业庆祝演出,严禁组织学生参加超出其年龄、行为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各种活动。
不及物动词健康和卫生安全
1.学校体育安全。教务处要加强体育课教学和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加强体育技术指导和安全防护,防止事故发生。体育课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地理、气候等特点。学生健康档案要规范完善,不适合剧烈运动的学生要区别教。学校体育器材、实验设备等教育教学设施,总务处应当严格按照安全卫生标准配备,并定期维护。
2.学校健康和安全。总务处要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在卫生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根据国家规定,对患有常见病、传染病和一些重点疾病的学生,应在卫生部门的帮助下,根据法律法规组织集体预防用药。各部室有责任抵制任何其他单位、组织和个人以预防保健为名向学生销售药品或保健品。
3.食品安全。总务处要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严格预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学校食堂必须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开办。食堂工作人员应接受卫生培训,经卫生防疫部门认证,并定期体检。食堂工作人员出现可能传染、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时,应立即离岗,查明原因并治愈(或消除)相关疾病后,方可重新聘用。食堂的设施、设备及食品的采购、加工、储存等。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食品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无卫生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不得购买食品,无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经营食品,坚决杜绝过期、变质、有害、有毒、污染食品进入校园。学校食堂,尤其是学生食堂,不对公众开放。
七、校园秩序安全管理
1、加强安全值班。政治处必须加强校园治安管理。安排工作人员昼夜值班,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轮流值班。对于扰乱校园安全的重大事件,立即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公安机关报告,配合及时有效处置。
2.严格的警卫制度。政治处、总务处要完善门卫制度,防止各种外来扰民和侵害,建立并严格执行外来人员登记制度。未经允许,外人不得进入校园,未经允许不得进入餐厅、宿舍、教室、办公室等场所。
3.学校秩序管理。安排领导值班,上学时或放学后进行安全指导,避免因超员、秩序混乱造成事故。
4.宿舍管理。政治事务处应加强学生宿舍,特别是女生宿舍的管理。教师不得单独带异性学生到宿舍进行谈心或辅导。
5.物业管理。总务处要加强财务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对重点部门和重点部位,要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防止因管理不善引发火灾、盗窃等事故。
6.校园治理。学生处要与公安、工商、交通、卫生、文化、综合管理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管理,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八、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
发生安全事故后,应立即联系公安、应急中心等部门,全力组织救援,力争将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1.事故报告。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学校报告。如果能处理,就要上报学校。
2.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要积极配合学校和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安全事故。
九、安全事故责任追究
所有场所、房间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逾期拒不改正的,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部门、房间问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校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对部室领导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学生处、教务处未按要求开展安全教育,学生缺乏相应的安全知识,造成严重事故的;(2)未按要求建立所有场所、房间的安全工作制度,场所、房间安全管理混乱,对事故负有责任,情节严重的;(3)总务处未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落实校园设施建设管理,造成事故且情节严重的;(4)政教处、教务处未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开展校外活动,造成事故且情节严重的;(5)教务处未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组织体育课和课外活动,造成事故且情节严重的;(6)学生处未按规定加强校园秩序管理,造成事故且情节严重的;(7)总务处未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学校卫生工作,造成事故且情节严重的;(八)隐瞒、谎报、迟报事故情况的;(九)未及时组织处理事故或者阻碍学校及有关部门调查处理的。
X.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