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婆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葛味节意义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信息资源众多,其中许多具有特色和传统文化的民族节日备受公众关注。那么,你知道“格威节”属于哪个少数民族节日吗?
葛卫节是哪个民族的?“歌圩节”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又称“三月三”和“歌婆节”。
节日活动及其意义
三月初三多,我们去歌圩,搭起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在这里唱歌、摸蛋、抛绣球、做爱。相传是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壮族人扫墓多在三月三日,通常在三月三日蒸五色糯米饭。
在壮语中,圪尾有“田穴之歌”、“岩穴之歌”、“坡尾”、“侗城”等名称。农闲节或春季节、中秋节等许多节日都在山坡上举行。届时,男女老少都会盛装出席会议,从数百人到数万人不等。通常,青年男女会唱民歌,还会举行抛绣球、摸鸡蛋、燃放烟花等娱乐活动。
歌圩也是壮族人从事文化娱乐活动的地方,也是未婚青年歌颂爱情的地方。歌会上演唱的歌曲大多是从生活语言中高度提炼出来的,具有生动、朴实、深刻的特点。歌词押韵,好记,经常交替使用赋、比、激的艺术手法。未婚年轻人在歌会上自由选择自己心爱的伴侣。当他们互相唱歌时,他们互相扔绣球。在一些地区,他们触摸成熟的红鸡蛋或互赠礼物,从而建立了恋爱关系。
历史
歌圩是壮族古老的习俗,群众广泛,历史悠久。据说唐朝有一个歌会。《广东新语》第八卷写道:“新兴女性有刘三妹,据说开始做歌。唐中宗年间(684 ~ 709年),这一年是十二年,他们淹没了经典的历史,擅长唱歌,听到歌曲的名字千里......和来自白河乡青少年一起品尝歌曲,广东人、姚、童在一旁观看。宋代《太平玉环记》卷一六三谈新沂县、窦州、平乐县、赵州的风俗,说的是:“五谷熟了,可以一起收,到了收获日打蜡,男女会一起打扮,一起推髻,一起唱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