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德育工作总结(2021年)一年来,在教育局和继续教育学校德育部门的领导下,我校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和精神,立足幼儿园实际,完成《标准》等相关文件精神,坚持育人为本,着力提升教师道德素质和儿童思想道德信息资源,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宗旨,开展各类德育和心理健康活动。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经济、健康、诚信、共享的园风。
(一)健全机制,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我校成立了以校主任组长、校主任副组长、班长为主要成员的德育工作小组,实行条线管理、分级实施,做到日常巡查,并将巡查结果纳入个人和班级评价,规范管理。完善了考核制度、奖惩制度、护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制定了《方案》《规定》《实施方案》,增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办事效率。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
我校立足实际,将师德培训融入政治、法制、安全、业务学习,加强实践学习。结合教育局和继续教育学校德育部门下发的文件要求,我校与教师签订了《师德师风承诺书》和《禁止教师有偿补课承诺书》,召开了“师德师风专项整治会议”,开展了“教师评主任、家长评教师、幼儿园”等评价活动。组织师德专题培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文明礼仪”培训;看了两部教育警示片;举办“依法教学”“道德模范”演讲比赛和“知识”“法律知识”比赛;“阳光儿童、教师和家长评选活动”启动。在元旦联欢会上,阳光名师、阳光儿童、阳光家长入选并受到表彰。同时,从教师职业道德出发,深入开展童心同理心服务,倡导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陶冶了教师的思想感情,丰富了教师的精神生活,升华了教师的道德境界。
(三)加强德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1.充分发挥环境教育的隐性作用,引导教师、儿童和家长的道德行为。
我们的公园充分利用环境作为教育资源,并在校园外悬挂宣传板和横幅。操场的墙上,有以“爱护环境”“城市是我的家,文明靠大家”“爱护身边人”“勤俭办得到”“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学习雷锋好榜样”为主题的师幼教育宣传板。创建了具有文明礼仪行为的室内楼梯墙;在班级门口张贴了其他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海报,引导教师和儿童、家长做文明、公平、礼貌、廉洁、守法的好公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师和儿童、家长心中生根发芽。
2.加强道德建设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我园充分发挥公告牌、电子屏、电视、简讯、微信、电台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宣传法律法规、安全教育、道德行为规范、模范先进事迹等。致老师、孩子和家长,从而在园内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道德文化和舆论氛围。为充分发挥榜样在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我园通过学习雷锋光荣榜、教师家长展板、爱护环境展板,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形象、孩子良好的行为榜样、家长正确的教育理念,促进了教师、孩子、家长之间的和谐相处,弘扬了“真善美”,传递了“正能量”。
(4)弘扬节俭作风,建设节约型校园。
为了深化,让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更好地传递到老师、孩子、家长的行为中,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我园在办公、环保、游戏素材制作等活动中积极倡导勤俭环保理念,将理念融入工作、教育、生活。我们本着不浪费一千瓦时、一滴水、一粒粮、一张纸、一本书的原则,开展勤俭节约生活办公活动,使教职工树立了勤俭节约意识,养成了文明工作生活的良好习惯。老师们本着节约、环保、自然的原则,用所有废旧物资打造了文化走廊和门牌,为幼儿园节省了近万元。本着合作、共享、环保的原则,家长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制作了小型运动器材、区域作业材料和玩具。同时在全园积极倡导“光盘行动”,增强了全体师生和家长的节约意识,让勤俭节约走进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心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师生健康人格。
(1)充分利用图书资源,开展健康阅读活动,影响教师、儿童和家庭主管的心理行为,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为了让老师、孩子和家长享受到更多的图书资源,我校与市图书馆合作,拓宽图书借阅渠道,让老师、孩子和家长能借到更多有利于自己心理健康的图书。同时,我园还为老师、孩子、家长购买了《儿童心理百科全书》《儿童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应对》《儿童心理世界的透视》《儿童绘本系列》《心中有强者》《生命安全教育》等关于生命、健康、安全与教育的书籍。,让老师、孩子和家长可以通过借阅、图书漂流和读书报告等方式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并加以接收。同时,在亲子阅读和区域故事分享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行为,培养孩子文明、随和、友善、大胆、自信、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
(二)创设私密空房间,缓解老师和孩子的不良情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