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四个现代化是如何提出与发展(什么是四个现代化)

什么是四个现代化(四个现代化是如何提出和发展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开始在旧中国满目疮痍、一贫如洗的基础上谋划新中国的发展,先后提出了工业化、农业机械化和“四化”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后,“四个现代化”的内容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拓展和深化,表明我们党在发展目标上与时俱进。

以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路径选择。

建国初期,恢复被破坏的工业和农业只能从兴修水利、修铁路和制造化肥开始。因此,我们党制定了过渡时期“一个转变、三个改革”的总路线,“一个转变”就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后来我们党进一步提出“两个现代化”,把“国家工业化”改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增加了“农业社会主义和机械化”。1954年,毛泽东领导起草国家宪法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的总目标和“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社会主义和农业机械化”的总任务。在工业化方面,我们获得了苏联支持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在农业恢复方面,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和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决定从根治淮河入手,同时在全国各地修建水利工程,初步解决了淮河、长江、永定河流域的燃眉之急。

1954年9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中国经济落后。如果我们不建设强大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交通和现代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实现其目标”。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将“四个现代化”纳入总纲领:“使中国的具有强大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交通和现代国防。”

从“一”“二”再到“四个现代化”,说明我们党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条路在鼓舞全国人民士气、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巩固新政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认识和变化情况调整“四化”内容。

一是将交通产业现代化归为产业现代化。交通不仅仅是公路、铁路、水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有很多行业,比如建造基础设施的工具,制造车辆、火车、轮船、飞机等等。周恩来在1957年8月解释了这个问题:工业包括交通,交通要先行,但要综合安排。此后,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不再单独列出。

二是加大科技文化现代化,转变为科技现代化。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后来,我们党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对工业农业和国防现代化的巨大影响,把“科学文化现代化”表述为“科学技术现代化”。周恩来1963年1月在上海提出:“我们要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简称‘四个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三是先去掉国防现代化再恢复。面对世界形势朝着更加和平的方向发展,为了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周恩来提出要放慢国防工业的速度,所以在之后的几年里,他暂时没有提到国防现代化,而只提到了工业、农业和科学文化三个现代化。到1959年,毛泽东提出仍应增加“国防现代化”。1959年12月24日,周恩来在黑龙江省干部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我国将更快地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强国”。1960年3月18日,毛泽东在讲话中重申了四个现代化。他说:“我们可以建设我们国家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国防。”

1964年,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1975年1月,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发出“在本世纪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号召。中国提出的“四个现代化”一直延续到今天。

不断完善和拓展“四个现代化”目标的内涵

1964年,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思想。第一步,建立独立的和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向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两步走”细化了具体时间表:第一步是在1980年以前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

从邓小平国际国内发展现状出发,将现代化目标调整为70年时间跨度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1981-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二是1991年至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次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民将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

鉴于邓小平“三步走”目标的前两步已基本实现,江泽民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进一步细化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并将其转变为新的“三步走”战略,时间跨度为50年:第一步是前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第二步,再过十年艰苦奋斗,到建党一百周年,国民经济更加发达,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第三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后的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胡锦涛把我们党的现代化目标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到建党100周年,建成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年后,我们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时代,以Xi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规划了30年的“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力争到2035年,提前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再奋斗15年到205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